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国企改制中职工身份置换的补偿模式的分析,探讨具体有效的置换补偿模式,以期对我省国企改制中的职工身份置换工作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的改革最终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这种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会引起企业产权的置换和国企职工身份的置换。特别是职工身份的置换,是一项复杂、艰难、棘手而又细致的工作。如何在职工身份置换过程中,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利益,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国有财产的范围应与国家承担的职能相适应,社会和个人有能力从事的行为不应纳入国家职能之列,小政府、大社会是理想的国家模式;国企改制要本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在非要害领域,放开民营,推进私有化进程;国企改制中要充分重视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双管齐下,依法行政是对政府参与国企改制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资源型城市。所谓资源型城市是由于开发本区域某种优势资源而兴起的,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不可否认,资源型城市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型城市因其产业结构单一、资源趋于枯竭、城市建设落后、缺乏发展后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且大部分面临如何实现经济转型、保持城市发展的问题,而经济转型往往又需要较长时间(一般为20-30年),因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是通过<背影>、<荷塘月色>来识别朱自清的,这样的视角过于狭隘,自然不能对朱自清有整体的把握.在朱自清的散文序列里,许多文本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阿河>就是其中的一篇,它语义复杂,具有巴赫金所说的"复调"特征.解读<阿河>可以一窥中国现代知识者的心灵奥秘,重启关于启蒙的话题,有助干对他们的身份进行重新识别.细读<阿河>文本,把它与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进行有意味的对照,可以看出,对中国现代知识者的认知要树立由简单的思想层面进入复杂的心灵层面的理念,特别要关注"深情"对"人"的重塑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上文类之间的关系千姿百态,文类等级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关系之一。中国古代戏曲的等级形成之由有:情之放肆说、身之低微说、生之晚起说;具体认同之路表现为:戏曲通过与诗文求同策略达到思齐之旨,而凭借与诗文求异策略达到出类之归。思齐式认同之路包括:正情论、同源论、更替论;出类式认同之路包括:作至难、乐至最、教至深。思齐式认同更多着眼于破,跟从色彩浓厚;出类式认同更多倾向于立,独立意识强烈。中国古代戏曲争取身份认同之举至少产生了三个不可忽视的消极后果:作至难说影响下的创作因素对戏曲繁荣的制约;身份认同推动了戏曲的诗文化或阅读化倾向;戏曲身份认同走向了反对反对者自身的自我否定之路,暴露出认同行为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7.
8.
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肌理,影响着社会的物质和意识形态,公民生活和国家生产在网络技术的架构上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催生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类型,即网络社会.其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和分散性的社会特征弱化了行为主体的身份属性,导致一系列的网络失范行为,同时造成以主体意识和身份关系为基础的治理措施无法发挥的预期效果.通过对网络社会治理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身份映射关系的网络身份管理路径,以期对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产权泛指财产所有权及其他相关权利,它是个人或组织借以谋取合法收益的一种社会性制度约束.中国30年国企产权改革,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1995年国家开始正式鼓励地方中小国企以产权出让等多种方式放开搞活,但在随后的多年实践中却出现不少偏差:各地推行国企限期出售,不再局限于中小国企,还常出现地板价交易,人为导致大量的不当套利活动,不仅造成产权制度虚置、国资流失,更使民众基本利益遭忽视,日益呈现民众集体失语状态.本文试图再现其中可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变迁上的意涵,即从"单位本位"向"网络关系本位"而非纯粹向"个体本位"过渡的局部性特征,这为我国结构转型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灿 《阴山学刊》2011,(3):78-82
司马迁之《史记》开"正史"之先河,在这关键的转折之中,文化背景与民族心理因素至关重要:中国经史子集"四部"之分,实为一种"文化层级"意识,与"三不朽"的人生"价值层级"相对应,二者皆中国特有;再者,由于世易时移,进入"经"书行列的时代契机不复存在,加之司马迁个人身份特征与孔子式"圣人"形象不合,没能如愿进入"圣人"行列...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民营化已成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趋势。然而,由于各个企业自身的差异,决定了在实施民营化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战略。本文针对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战略选择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本文从这种调整和改革的必要性研究出发,在对以往国企改革思路反省的基础上,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特殊性和艰巨性,系统地分析了新形势下国企改革的目标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三年扭亏脱困目标的基本实现,还只是国企改革的一个初步的阶段性成果,以往国企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反思几年来国企改革走过的路径,国有经济的出路不在于维持原有规模甚至在原有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去搞现代企业制度,而是应该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规模方面去探索未来国企改革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最优选择与国有股减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股权结构 ,而在于相应的监督机制的缺乏。国有股的复杂性表明现阶段不是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最优选择。这一目的完全可以在维持现有国有股权结构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引进独立董事 ,强化董事会的非国有色彩 ,建立经理人员的市场选拔机制及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就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即所有者委托经营者为实现所有者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链中的各个环节,找出我国国有企业由于存在多级契约安排而引起的多层委托代理问题,从而探讨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及措施。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平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分红问题是近几年国内外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国有企业要向政府上缴红利已经步入实施阶段.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上缴红利对国有企业本身的影响,得出了基于公平的国有企业分红的支出方向:充实社保基金、弥补国家公共事业支出、补充企业国家资本金和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从而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年志远  杜莉 《东岳论丛》2004,25(5):146-148
企业家的人格可以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内生人格 ,它是资本与其所有者相结合的产物 ,是人与生俱来的人格 ;另一类是外生人格 ,它是资本与非所有者相结合的产物 ,是资本所有者强加给非所有者的人格。在经济人的前提下 ,内生人格表现为资本所有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外生人格表现为非所有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国家是一个集合体 ,不能经营企业 ,只能委托他人 ,所以国有企业家只能形成外生人格。这也是目前国有企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深层次原因。因此 ,要保证国家利益最大化 ,就必须通过制度安排 ,促使国有企业家由外生人格转变为内生人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司法改革面临四大核心问题 :司法权是中央化还是地方化 ,是制度改革还是技术改革 ,是立足国情还是强调接轨 ,是统一推进还是各自为政。根据我国司法改革所处的历史社会背景和现有的社会体制 ,以及我国司法体制的现状 ,笔者认为 :我国司法改革的必然选择是 ,在全国统一规划和领导的前提下 ,有计划、分阶段地实行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限独立的司法体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19.
"内部人控制"是国企公司制改革中所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其主原因有所有者缺位、信息不对称、制衡机制弱化等.针对该问题,我们可以从企业内外构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期将"内部人控制"对所有者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20.
组织认同是组织成员以组织为中心寻求一致性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可以把组织认同心理分为生存性、归属性和成功性三种类型.从行为角度把握的组织认同,其实就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所指的组织公民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中,组织认同心理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线性关系.这个问题的存在与我们国家长期推行的许多制度已经形成了人们的某种惯性心理有关,组织认同心理与组织公民行为分离其实是"单位制"组织认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