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发展看,实现人生价值观的系统化理论化,创立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论,是一项极其重大而紧迫的理论任务。目前我国人生价值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通过深入研究使之成为系统精密的科学。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广义劳动价值论和广义剩余价值论为基础,系统研究人生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创立一套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论。  相似文献   

2.
从幸福评定的基本依据、幸福关怀的对象范围和幸福实现的时间预期三重视角考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新时代实现人民幸福在逻辑上是贯通的,可以为当下实现人民幸福提供遵循.在幸福评定的基本依据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大众幸福的评定依据在于辩证立场下的物质维度和精神维度的统一,在新时代我们应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途径推进人民幸福;在幸福关怀的对象范围上,马克思主义强调立足于公平正义基础上个体维度和他人维度的统一,在新时代我们提出"更加公平"以及全面小康的目标,促成幸福对社会成员的最普遍惠及;在幸福实现的时间预期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应统一于当下维度和未来维度之中的历史进程,在新时代我们倡导"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人生哲学思想是张岱年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西方哲学,是张岱年人生哲学思想的三大理论渊源。在人生哲学理论建构方面,张岱年提出了"理生合一"、"与群为一"、"义命合一"、"动的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论,"生之圆满"即"个人生活之圆满"与"人群生活之圆满"的辩证统一的人生目的论,"改变自然、变革社会及改善现实"的创造价值论。张岱年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兼综中西人生哲学的优良传统而建构的人生哲学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人生哲学建构和青少年"三观"教育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的人生哲学思想,表现在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人生哲学的基本特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概括了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指出无产阶级的最高人生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从而对人生本质、人生与自然、人生与社会,以及人生主体与人生客体的相互关系都作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幸福与尊严的心理和谐之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为人民服务"在当代的最为直接、具体的表达和体现,也是建立和谐社会应实现的目标。由于心理和谐是幸福与尊严的基础和源泉,因此要使人幸福、有尊严,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和提升人的心理和谐,包括自我心理和谐、人与事的心理和谐、人际心理和谐、人与自然的心理和谐、个体与群体和社会等的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过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种施政理念和服务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诉求和目标指向,但不可讳言,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7.
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反映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提出人民幸福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美好生活需要为动力、以艰苦奋斗为途径、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共同富裕为全体人民幸福的表征,解答了为谁谋幸福、如何谋幸福的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人民幸福观,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合法性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引领、为人类社会走向共同幸福指明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人"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有人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人学空场"!对此,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创立的内在逻辑线索以及关注的终极目标三方面来论证"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一、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二、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内在逻辑线索;三、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对幸福的渴望是人们奋斗不息的动力源泉。习近平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劳动实践理论、价值理论等为其提供了理论滋养和哲学准则,体现了创造与享受、物质与精神、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幸福观的扬弃与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树立正确幸福观念、实现人生幸福的科学指南,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幸福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地论述了人生哲学的对象及其体系结构,集中地阐释了三个问题:首先,关于人生哲学的对象,认为人生哲学是从总体上对人生的根本问题的哲学思考,是关于人生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生观的系统化、理论化。其次,分析了人生哲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内在关系,提出科学的人生哲学主要是由人生的理论体系、行为规范和人生的实践活动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完整体系。再次,分析了科学的人生哲学具有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等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萨特的存在主义人生哲学,指出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教乃是抽象的人性论。萨特把“自由选择”作为人生价值的基础,这实际上是在宣扬一种个人至上的利己主义人生哲学。文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论述了在社会和个人的相互关系中社会是矛盾的主导方面,人生的价值首先是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同时社会要尊重个人,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  相似文献   

12.
希望过幸福的生活是人的权利,人追求幸福的愿望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天然的正当性,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幸福问题是人所面对的所有问题中的终极问题——是一切目的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也是一切原因最终所导向的目的。探讨幸福问题就是探讨人类的精神出路,这是人类理性活动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人们对于幸福的认识即幸福观,却是大相径庭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思想家是人类的‘大脑’,政治家是人类的‘双手’",3 000年来思想家们关于幸福问题的思考,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幸福、认识幸福、创造幸福和把握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人类对幸福的认识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类进入文明期不久,人们对于幸福问题的探讨还是初步的,认识也比较肤浅;意大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幸福问题的认识已比较深入,且带有强烈的反经院哲学的性质,言辞激烈但不够深刻;欧洲思想革命-启蒙运动时期,人类已比较成熟,对幸福问题的探讨也更深入,不仅讨论什么是幸福,更关注怎样才能幸福;近200年来人们关于幸福问题的讨论已较少关注物质层面的因素,而着重关心意识、观念、精神、制度等对幸福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预示的以消灭私有制、彻底解放生产力,从而建立和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满足实现人类期望的最大幸福的充分条件,是实现人的个人幸福和全人类幸福的必由之途。3 000年"幸福论坛"的主要结论是:人是地球上唯一同时生活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拥有物理空间和思想空间的生物。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但主要是精神生活;人的享受离不开物质,但主要是精神享受;人的幸福离不开物质,但主要是精神幸福。精神追求是人的幸福之路的唯一正确出口。值此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之际,人的个性张扬而又思想纷扰,人人都在自己的幸福观的支配下为"幸福"而奔忙,但不少人陷入误区、走上歧途。在这种情势下,回头看看人类幸福观的演变过程,听听先哲关于幸福问题的论述和争辩,对于矫治和修正自己的幸福观不无益处。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幸福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就是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构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必须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建设法治国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培养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幸福梦。  相似文献   

14.
"美感经验"把朱光潜的美学与人生哲学贯通起来。朱光潜的美学探讨"美感经验"的心理机制及其"前因后果",属于科学;通过"美感经验"实现人生的解脱与超越,即所谓"人生艺术化",这是朱光潜的人生哲学。弄清朱光潜的美学科学与人生哲学的关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评价朱光潜的思想,为当下的美学和哲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认为幸福的社会属性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二个方面,前者是人的本质决定的,后者是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历代思想家们都认为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幸福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社会生活是幸福的现实基础,劳动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手段,社会制度对人的幸福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幸福领域的体现,是科学、理性、辩证的幸福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作为主体对实际生活条件的一种体验和评价,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人追求的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幸福;人世间的幸福都贯穿着人的社会性,人追求的是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幸福;幸福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中的享受,人追求的是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世界,而西方学术界所研究的重要论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但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研究者往往站在统治者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进行解读。而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辩护,却和实证主义有着直接的关联。巴斯卡领导的批判实在论作为一种科学哲学,是在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马克思研究社会实在方法相对于理论科学性的实证主义辩护,更加贴近于巴斯卡所创立的批判的实在论。  相似文献   

18.
拥有幸福的生活.不仅是我们每一个人所企盼的,也是好社会的努力目标。教育不仅要关照学生当下生活的品质,也需要为未来完美的生活做准备,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就是教育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和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再提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总理的话意味深长。对于老年人来说,尊严同样是晚年幸福的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和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再提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总理的话意味深长。对于老年人来说,尊严同样是晚年幸福的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