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晋是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长期以来,西晋文学史研究多停留在散点和个别一流作家的研究上,总体研究虽然没有停止但相对薄弱。本文从这种研究现状出发,力图通过对南北朝至今历代文学史名家对于西晋文学总体研究成就的追述和对比评析,来勾勒西晋文学总体研究的概况,并提出西晋文学总体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阐述了自己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期望通过这些梳理和论述,能引起文学史界对于西晋文学总体研究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有着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我们集中精力追问与之密切相关的三个根本问题:如何比较?比较什么?谁有资格比较?这种追问表明: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应该是一种"深度比较",这要求研究者必须立足于"文学",且应具有"全球"胸襟和视野. 相似文献
3.
龚举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194-201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性研究在60余年的探索、聚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既兼顾社会历史语境又源自民族文学本体的行之有效的话语系统,其中诸如国家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民族身份、民间精神、现代性等话语方式,已经凝炼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话语范型。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对之进行逻辑梳理、类型阐释和语境分析,既是系统总结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话语形态的内在规定,也是持续推进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及其学理阐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吴超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5)
现阶段,我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研究均受美国学派的深刻影响,普遍认同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研究正处于“跨学科研究”阶段,使得“跨学科研究”成为了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应用于多学科领域研究的普适性研究方法,缺乏对比较文学研究的针对性,加之“跨学科研究”的范围过于宽泛,从而严重忽视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国际性和世界性.基于此点,对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进行剖析,对于重新确定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范围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炳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58-64
文学和文化经典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的今天屡遭解构和戏说,不断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何在新的文化境遇中重新认识经典的本质和文化特性、反思经典的文化功能?在跨文化的语境下审视经典的形成和流变、意义的解构和重建,既是比较文学研究的胜场,同时也可以推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齐洲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3):5-10
"文学是什么"是文学界一直关心并力图加以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在文学研究领域和文学史研究领域,其意义和价值是有所不同的.文学研究应该注重理论创新,大胆地回答"文学是什么",以推动文学思想的发展;文学史研究则应该讲求实事求是,小心地考察"什么是文学",以描述文学发展的本来面貌,20世纪有关研究的经验教训给予我们许多启发.中国文学史研究与文学研究都多少有些模糊了自己的研究对象,都多少采用了一些本该主要由对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使得文学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创新,而文学史研究又多了一些主观的成见.如果我们能够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适当做一些分理,鼓励文学研究者大胆进行理论创新,而不止于阐释前贤,同时也鼓励文学史家更多地尊重古人,而不要强迫古人服从自己,文学领域的学术研究面貌也许会有新的改观. 相似文献
7.
吴格非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26-130
本文针对曹顺庆先生文章中的两处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平行研究不会导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跨文化研究的要旨不是强调中西文化差异 ,而是探询二者的同质结构 ,以融通中西文化 ,在此基础上锻造全新的、更加富有生命力的世界文学和文化形态。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 ,应首先着眼于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 ,然后寻求中外文学相融的可能性 ,最终回归文学本体论。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视野中的世界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祝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87-91
近年来,比较文学界经常把世界文学作为学科概念使用,甚至把它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目标。但是,世界文学的概念并不被法国学派所推重。世界文学在比较文学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美国学派的崛起,因为美国学派倡导的文学性、总体文学、共同诗学研究与世界文学有内在的共通性。但是,歌德只是把世界文学作为达到民族和睦的一个手段,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则指范围更大的文化产品。在后现代理论的观照下,美国学派的学科理念包含了本质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因素。因此,比较文学研究应从共通性转向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陈蜀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1):165-167
辐射研究给影响和接受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一视角关注外来现象 ,特别是外来现象的演化和生成。这样的研究在比较文学中构成了新的点、线关系和这些关系之间的各种连线。朝鲜文学、文论对中国文学、文论的接受就是后者对前者辐射影响的结果。尽管西方辐射研究在影响与接受理论中已形成辐射研究框架 ,但是东方的辐射研究在内容、方式、发展势态等方面与西方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是文学学科中最具开放性的一门学科,而人类学则是整个人文社会学科中真正能够全面体现出开放性特色的一个学科领域。文章通过对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的梳理,说明了二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表明二者具有根本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