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村信贷密切相关,这得到了许多国家实践的证明。农村信贷对于扩大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工业以及改善农民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农村信贷的发展是实现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农业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印度农村信贷,尤其是农村机构信贷的发展及其现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梁林泉 《探求》2002,(Z1):56-5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村经济飞跃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 ,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我们要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998年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指出 :“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3.
《探求》1999,(Z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改革与发展必须围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来进行。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无疑是促进农业市场化,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创农业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争取尽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成功地实行和完善了家庭…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为落实和推进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西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主要通过国家转移支付等方式在政策上进行大力推动,目前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西藏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总体生产环境的影响,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仍然滞后,而且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遇到了巨大挑战。本文对西藏乡村青稞农业稳定性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青稞农业是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青稞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实现青稞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西藏乡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农村工业资源配置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求从理论上探求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农村工业化规律。作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发展是由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状态决定的。由于农村工业的兴起,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农业技术选择和农户家庭结构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要实现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新的农村发展机制。这种机制的重点是把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成本因素和影响农产品供需状况的价格因素结合起来,因而能够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相似文献   

6.
王春林 《创新》2013,(3):112-117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转型升级为特色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阐述特色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实意义,分析国内特色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与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广西特色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与机遇,提出了促进广西特色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政府承担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我国政府以国家干预、政府主导为特征的农业农村政策,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现有农业政策在提高农业生产率方面的限度日益显现。有鉴于此,急需构建一个政府调控和引导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的分析框架,在其中,政府需要界分与市场、农村社会组织之间的行为边界,在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农村社会自主管理的基础上,体现政府职能的"兜底"特征;而且,政府在构建市场/社会运行的基本制度、匡正和补充市场/社会失灵、培育市场/社会主体等职能中需要进行逻辑先后排序。应用这一新分析框架,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就需要基于农业市场化取向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注重对农业生产市场主体的培育;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需要基于城乡一体化要求重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确保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5):159-163
加快农村远程信息教育平台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村远程信息教育,对于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农村工作面临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实现农民增收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现 ,促进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黑龙江省双城市的具体做法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优化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历史进入新世纪,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转移;农民收入增长的渠道进一步多元化;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对城市、工业的依赖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加直接地面对国际的竞争。但中国农业薄弱、农村落后、农民贫穷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之一,既有对经典作家思想的继承,更有新的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新农村建设思想,这些思想或观点主要体现在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重要会议及中共中央文件中。这些思想或理论涵盖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这不仅构成了新的理论体系或思想体系,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东方农民问题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增强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探求》2017,(5)
近年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我国各地方兴未艾,显示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力地激发了新型业态的产生,大大地拓展了农村农业的发展空间,有效地增加了农民增加,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应抓住关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伸延农业产业链条上下功夫,不断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与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并推动全面形成社会共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商品经济,搞好资金和货币融通是一个重要环节。信贷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在支持农业生产中,积极调整贷款结构和投向,对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将起重要作用。一、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信贷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活跃农村商品经济,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必须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形势表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经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越来越集中,农业生产实行集约化,生产更加专业化,农村各业连接紧密,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13.
简论日本的农业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日本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不断发展。尽管其水平在诸产业中处于后进地位,但是在日本这种农业与经营的条件下,应该说能达到目前这种程度还是不容易的,而且有不少做法是值得借鉴的。一、日本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状况一个国家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是这个国家的农户、农业团体、农村地区、农业行政组织的信息化水平的综合反映。农业信息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近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7,(8):59-64
农旅融合的休闲农业对于促进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有积极作用。依然存在农业、农村、农民的都市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将有助于形成城乡生态、文化交融的新型全域城市化格局。本文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探索都市区休闲农业发展,以期为其他相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这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全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具体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跨世纪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经过了20年改革,我国的农村发展已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农民物质生活改善后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引导广大农民进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我国九亿农民以崭新的面貌迈向新世纪,为农村…  相似文献   

16.
印度同中国一样,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据198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全国拥有人口6.8381亿,其中农村人口占76.3%;同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1%。农业生产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1965年为47%,1983年为36%。独立四十年来,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采取过多种措施,如土地改革、合作运动、乡村发展计划、农业发展新战略、农村发展的一体化计划,等等。本文试图对印度乡村发展计划作个扼要的介绍和评述,并探讨乡村发展计划对印度农村的资产主义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力是随着国家工业化逐步转移的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日益增多,同时也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同步向非农产业转移。16、17世纪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也是很大的。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产业革命的爆发,英国领先实现了工业化,农业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亦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转移。后来,其他发达的国家、包括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走了这条路。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占有者逐步垄断农村土地,使大批农民因丧失土地失业而被迫集结城市,为工业资本家准备了廉价的劳动力,从而推进了工业的发展。工业越发达,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流向越广,流速越快,流量越大。100多年过去了,现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这对县域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域经济作为涵盖农村、乡镇的区域经济,它的健康发展可以改造、升级传统农业,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延缓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抑制农村的发展。而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在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农业结构、基础设施、经营制度以及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等方面的现代化,它能够巩固县域产业基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县域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从优化调整农业、城乡与工业结构,加大文化教育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以及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等路径着手,可以推动我国县域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推动城镇化发展和农村科技进步的主要途径,在农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内部动力、人才基础、就业转移"等作用,要通过扩大教育投资、转变教育观念、发展农业教育等方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现实选择。我们必须以产业化入手,去推动乡镇企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实现“三化”齐动。一、“三化”是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途径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解决农村改革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