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两汉时期“梁宋”地区的商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汉时期“梁宋”地区在全国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区有自早期商业兴起时形成的传统 ,交通条件的优势也形成了便利商运的经济地理基础。司马迁“洛阳……南贾梁、楚”和“陶、睢阳亦一都会也”的说法 ,反映了“梁宋”地区与“在于土中”的洛阳和有“天下之中”地位的陶之间 ,有特殊的经济地理关系。在两汉时期 ,连接“陶”、“洛阳”和“梁宋”形成的三角地区 ,是全国经济生活的重心地区。这一地区的商业活动相当活跃。“梁宋”地区的商路 ,在全国商业网络中是运营繁忙的主要干线  相似文献   

2.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建立于1981年,是全国首批博士点之一。本学科点于1988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九五期间又被列为复旦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该学科点所在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99年被确定为首批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学科点现有教授9入,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4入.讲师5人.学术梯队与年龄结构某水公frp主要学术带头人有;邹逸麟教授,主要研究历史经济地理,黄河史;张修佳教授,主要研究历史自然地理,古地图研究;周振鹤教授,主要研究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制度史、…  相似文献   

3.
现行中等专业学校用《中国经济地理》课本,共有插图29幅,表解26张。图表作为经济地理学科的一种“特殊语言”,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以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因此,加强图表系统的教学是中专经济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培养、发展学生智能的必要途径。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地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长沙、株洲、湘潭既是湖南地理上的“心脏区”,又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富矿区”,还是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知名区”。三市沿湘江下游成“品”字分布,两两相距30~50公里,构成天然的“金三角”。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优势,三市在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对于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湖南经济的发展,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客观依据所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就是打破三市的行政区域界限以及相互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中央提出的“统筹发展与安全”这个重大命题,对我国西部省份考验尤为巨大,在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下,发展和安全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讲话中强调四川“要从治国、安边、稳藏的内在关系上把握四川涉藏地区同全省全国大局的内在联系”。这个要求蕴涵丰富,既有深厚的历史依据,又有着安边与经营周边战略新指向,内含“国家战略大后方”的底蕴,即四川在全国尤其是大西部(包括西南、西北)的政治地理枢纽无可替代,应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潜力,以四川高质量的发展和更高水平的安全,策动西藏、青海、甘肃、云南、陕西的发展和稳定,发挥兼具经济地理枢纽的作用,在新时代的中继阶段,担负起“战略要地”应有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浅议经济地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而经济地理学则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经济环境是它的领域。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经济地理学界关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最早的提法是“生产力布局”(或称“生产布局”),谓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规律的科学。其后也有人提“生产地域综合体”,类似的提法还有“生产的空间组织”、“生产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秩序”、“生产地域体系”等。这些提法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地区综合的观点出发,研究生产力分布的规律性。解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它在揭示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分布条件、特点及地域组织形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暴露出一定问题,由于把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局限在生产活动方面,因此实际上等于把经济地理变成了生产地理,这是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只重生产、不重流通、更不重消费的情形在经济地理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都市圈是我国三大都市圈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个,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研究长三角都市圈,必然绕不过对长三角都市圈发展阶段的判断。本文正是从对长三角都市圈地理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发展态势的分析出发,按照弗里德曼理论对长三角发展阶段进行一个尝试性的判断,并提出了“多层次、多中心、多维向、多动力”的“四多”区域联动整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创新补偿论”与“遵循成本论”悖论下,提出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利用随机前沿函数测度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绿色经济效率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估计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在地理与经济两种权重矩阵下差异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存在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行政型、市场型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基于地理或经济的间接效应远高于其直接影响;区别于其他两类环境规制地理与经济联系省份间均为正向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行政型环境规制对地理相邻地区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对经济迥异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材编写会的规定,全国高师地理系《中国经济地理》教材讨论会于五月三日至五月二十三日在西南师范学院召开.参加教材讨论会的有上海师大、开封师院、北京师大,北京师院、吉林师大、华南师院、甘肃师大、西南师院等八个编写单位的代表.此外,天津师院等十三个单位从事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代表也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武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情风俗、社会经济、未来走向、全国影响等可以说格外与众不同。从历史上看,武汉是近代唯一能与上海齐名并冠之以“大”的中心城市,但它拥有 3500多年的寿龄则为上海所不及。从明末被称为“四大镇”之一到近代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长时间的富裕、繁华和开放为许多城市所不可比拟。从三国到太平天国,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武汉一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从地理上看,武汉素称“九省通衢”,拥有许多城市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长江、汉水在这里交汇,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在这…  相似文献   

11.
唐宋巴蜀诗不仅多方面反映了巴蜀地区的经济、军事、社会、风俗,而且也留下了有关对巴蜀地域富于时代特色的地理感知,特别是其中所折射的感觉地理认识,对于巴蜀文化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唐宋诗歌中所反映的山川奇异感、蜀道诗的文化内涵、“山南”诗中古典农业地理景观的玩味三个方面对唐宋诗歌中的“巴蜀意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原产地名称 (地理标志 )实施法律保护 ,是一项特殊的产品质量控制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按照世贸规则的要求 ,“西湖龙井”等名茶纷纷实施了原产地名称 (地理标志 )法律保护。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江西省地方名优产品、省名茶之首的庐山云雾茶原产地名称 (地理标志 )亟待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论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在唐代为全国最大的经济都会。当时的人每以益州和扬州并称,说是“扬一益二”。以益州的富庶,尚仅居于扬州之次,其他各地更难与之相颉颃了。扬州能够成为名重一时的经济都会,是与长江下游经济地区的发展分不开的,这里一并加以论述。一、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经济地区的地理条件唐代扬州能够繁荣,而且为其他经济都会所不及,是有各种原因的。地理条件应该是其中的一种。唐代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经济地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都居有影响全局的地位。扬州就在长江下游经济地区的中心。当时长江下游经济地区应以长江三角洲为主。不过根据唐代实际上的情况,它应该  相似文献   

14.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转轨经济中加快市场取向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基于地理本性理论,从空间视角分析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理论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在区域市场一体化实践中,存在着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不足、区域合作机制虚化、对内开放不足等诸多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的堵点。欧共体(欧盟)、美国和俄国等经验表明,以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其关键抓手在于促进区际商品要素资源的充分自由流动,以及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具体策略和路径上,要通过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极化”“扩散”和“联通”,分步骤、分行业、分项目地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5.
荆巴古宝及土家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巴区”是去年我在区分全国各民歌地方色彩区时划出来的,以地理概念暂取名为“荆巴民歌地方音调色彩区”,简称“荆巴方音区”或“荆巴区”。“荆巴地区”,大致范围包括湖北省、陕西汉中、安康二地区的汉水两岸一带,川东的万县、达县、涪陵三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北部分地区。此区处于长江中下游与全国南北音分界线上(南侧)。区之东临赣、吴方音区:区之南与湘方音区交界;区之北与全国北方音区接连;区之  相似文献   

16.
试论唐代江南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一词的涵义古今多异,本文鉴于地理上的完整性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也鉴于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是“粮食生产”,这里“江南”所指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今安徽、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即唐开元时的江南东道的润、常、苏、杭、越、明等州以太湖平原为核心的地区。江南地区经过秦汉以至于隋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到唐代,粮食生产有重大发展,最终改变了全国的经济格局。本文仅就唐代江南地区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18年3月10日,由中国城市群研究联盟、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安徽财经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城市群发展高端论坛(第二期)”在安徽省蚌埠市举行.本次论坛以“城市群发展与中部崛起”为主题,就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城市发展动能转变和中国城镇化道路转变,城市群结构、绩效评估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此次论坛对促进城市群理论研究,加速中部地区崛起,推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的最后几天里,温福铁路福建段、浙江段相继开工建设,备受关注的中国“沿海高速铁路”,在年终岁末,由温福铁路的开工而拉开了帷幕。温福铁路是福建人民和温州人民期盼已久的德政工程。为全面建设“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刻改变温州的地理版图和经济版图,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为了纪念这一工程全面开工,我们从近年来全国各地媒体公开发表的报道中。选择、整理成如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应当把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纳入广义的粮食安全战略范畴,通过建设“海上粮仓”来拓展国民食物来源,辅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法》为主,明文规定地理标志权,辅之以海洋基本法,全方位保护海洋生物地理标志,更好地对海洋生物进行养护,推进“海上粮仓”的品牌建设。未来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因应“海上粮仓”特色,登记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起点要重点解决申报准备、登记主管部门选定、初审、审核批准等问题,使用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核心要注意地理标志的使用协议、使用限制等问题,救济制度作为品牌建设之保障则应构建综合性的责任追究体系并引入公益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什下,加快和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以解决国内资金不足,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引起各方重视。而引进资金、设备、技术、经验等都必须有特殊的环境、条件和政策。因此,在特殊政策的启动和诱导下,各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旅游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应运而生。这些开发区的大量兴办,有利于对外开放,以“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的形式加快了经济发展和全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意义重大。特别是沿海、沿边开放地区,抓住机遇,利用本地地理和资源优势,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