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我国,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被辟为商埠,并设立海关。以后,英、法、美、日、德、意、奥、比、俄九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天津设立了“租界”。同时,外资开始在津建厂。到中日甲午战争前的1894年,已有英商隆茂洋行打包厂(1860年建立,年打包羊毛、驼毛十万担左右)等六家工厂。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后,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
租界文化的形态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永东 《河北学刊》2006,26(1):116-121
上海是一个因租界而突然崛起的城市,不管说上海租界是民族屈辱的象征,还是了解现代中国的钥匙,它在事实上生成了租界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我们可以从城市文化景观、租界的制度文化、租界人的文化构成等方面阐述租界文化的基本特征.租界文化概念的提出和租界文化特征的阐释,对于推进近现代上海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就性质而言,小刀会起义不过是一次区域性的城市暴动,并不具有全局性影响,但在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上,其影响却不可小觑。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它引发了上海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难民潮,此前的华洋分居一变而为华洋杂处;二、华洋杂处以后,界内秩序大乱,于是而有《上海土地章程》的修订,工部局和公董局的次第设立,以及租界内的市政管理体制和社会治安体制的构建;三、它促成了上海城市格局的变化,此后租界日盛,北市(租界)迅速取代南市(老城厢)成为上海城市的中心;四、上海客籍移民构成发生剧烈的变化,江浙商民逐渐取代开埠初期的闽广商民,成为上海移民的主体。小刀会起义后,上海一跃而为全中国最发达、最有生气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近代上海地方诉讼法制史浅探钱国耀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各国通过暴力与强权,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从此,上海地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诉讼制度也开始形成:一方面,在上海县城,继续实行清朝封建主义式的司法诉讼制度;另一方面;在上海租界,则逐步实...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天津召开了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广州、厦门、深圳等沿海八城市经济问题讨论会。会议对如何发挥沿海城市的作用,使它们在实现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中多作贡献,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现将讨论中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租界作为近代中国的产物,其出现具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乃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辟、经营的居留和贸易区域。它是西方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强行划定的,独立于中国的主权之外,成为"国中之国"。租界存在于中国各通商口岸,尤以天津为多。先后有英、法、日、意等九国租界。租界的存在,对于近代天津城市的成长变化、文化的重塑、城市空间等都产生了  相似文献   

7.
天津的西洋建筑以其丰富的空间和形式蕴藏着多种多样西方建筑文化的“能量”——西方建筑的传统风格。天津的租界建筑已被人们所熟悉接受,在天津的城市环境构成上,已成为城市中主导的特征要素,形成了天津的历史性风格特征。因此,研究天津的地方性城市文脉不能不着重研究这些外来文化的租界建筑。租界建筑是天津新建筑创作的制约和启示,如果我们能从这些地方性传统建筑中摄取一些有意义的文化“能量”,来丰富我们的新建筑构思,对保持天津城市建筑的独特风格,维持天津城市环境特征的延续,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现代化的实质,是由小生产城市向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城市的过渡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是人口与非农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中。集中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能源、交通、邮电、住宅、供电供水、排污等,从城市经济学角度看,这些属于城市基础设施范畴。讲到天津城市近代化,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一切正是从租界开始的。租界与天津城市近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租界的形成,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对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的需要,一方面在客观上对天津由小生产的城市向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城市过渡起到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 直隶工人队伍,特别是产业工人,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清政府、洋务派官僚创办近代工业产生、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主义者蜂涌而来。他们凭着清政府与之签订的一系列“从头到尾都是侮辱”的条约,获得了在我国沿海一些城市开设商埠、设立租界、开办工厂的特权。1860年,根据中英北京续增条约第七款的规定,英国辟天津为商埠,在天津城东南划紫  相似文献   

10.
租界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旧中国开辟的居留、贸易区域,是外国人侵夺了当地的行政管理权及其他一些国家主权的“国中之国”。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利用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开辟租界。自1843年上海开辟英人租地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租界收回为止,历时100余年,辟界近30处。此外还有越界筑地、界外租占区、预备租界、外国兵营、基地、避暑地等。开辟租界的有英、法、美、德、俄、日、比、意、奥九国。要把这  相似文献   

11.
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近代中国先后存在的二十多个外国租界中 ,上海租界设立最早 ,面积最大 ,历时最久。租界的存在 ,为西方文化比较系统地、迅速地、少受约束地输入上海提供了便利条件。近代上海因中国文化传统的边缘性特点和近代性因素 ,弱化了对西方文化的排拒力。同时上海社会移民人口特点 ,传统士绅角色缺位 ,使得近代上海文化呈无霸权状态 ,有利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近代上海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是中西不同文化共存、交流、融合的状态 ,是上海被称为文化熔炉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租界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开端,也是藏污纳垢之地。在三大租界即上海、天津、汉口,游民帮会的势力特别引人注目。租界是培育帮会的温床,也是青洪帮发迹变泰的大本营。在近代上海、天津、汉口等地租界,青洪帮首领以帮会为依托,以贩卖鸦片、开设妓院、赌台、贩卖人口、"黑吃黑"等不法行为获取大量财富,并影响商界、政界。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吸毒人口最多、毒品危害最烈的国家,在华夏文明史上,没有另一种商品曾像鸦片那样带来巨大的灾难与耻辱。在租界庇护下,青洪帮广泛吸收各阶层人士加入其中,渗透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行业;烟、赌、娼三位一体,租界巡捕房与青洪帮相互勾结、相互利用。青洪帮的本质是黑社会性质的江湖渣滓。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割除了青洪帮黑社会的毒瘤。  相似文献   

13.
1845年公布的《上海土地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租界——上海英租界开辟的一个中英地方协定,这个章程既确定了外侨和华民之间的具体租地办法,又规定了界内的一些城市建设、市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行措施。这是近代上海主权将沦,但也是进入对外大开放和城市近代化的一个历史性的起点。除此之外,这个章程更深广的意义还在于,经过以后多次的修改、补充,它成了上海公共租界的“根本法”而且,因这个租界是外国在华建立的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1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东部沿海逐步形成了一条由南而北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带.1979年国务院把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开辟为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对外开放北海、湛江、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天津、秦皇岛、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并在上述开放城市中相继建立了十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至1988年又先后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对外开放区.1983年初国务院宣布把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并把它确定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这样,就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15.
从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至1949年1月天津解放的89年间,天津成为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都超过北京的国内第二大港埠城市。它已从一个内贸型华北商业中心,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总结以往89年间天津被迫开放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与教训,并对外国侵略者在天津投资、设厂、建租界的作用作出客观的估价。  相似文献   

16.
辛亥鼎革与租界遗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运鼎革之际 ,故国旧臣的命运 ,或死、或降、或隐 ,除极个别逃亡海外的 (如明末朱舜水 ) ,并无他路可走。辛亥革命以后 ,清朝旧臣的命运 ,除了死、降 (从一个角度是降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是反正、起义 )、隐以外 ,多了一条出路 ,不死、不降也不隐 ,而是到租界里去做遗老。那时中国有 2 3个租界 ,对清朝旧臣有吸引力的主要有三个 ,即上海、天津、青岛。黄河以南的封疆大吏到上海的比较多 ,清廷皇室近臣、满族、蒙古族官员和黄河以北的地方大员到天津的比较多 ,也有一些人到了青岛。流寓上海租界的遗老比较知名的有 (按年龄排序 ) :冯煦 (18…  相似文献   

17.
维新思潮的涌起不但受甲午战败的刺激,受启蒙思想家的鼓动,还受近代以来口岸城市变迁的深刻影响。以上海、天津等租界为核心的口岸城市的兴起,包括其市政建设与管理,西人在这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这些城市在现代化方面的种种表现,包括宽阔整洁的道路,严格有效的管理,体现民治精神的选举制度等,都与中国传统城市或乡镇的脏乱差形象形成巨大反差,刺激了国人的耻感文化,为中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近在咫尺、可资仿效的榜样,对维新思潮的酝酿与发展,具有长期、广泛、润物无声的影响。中国目光敏锐的绅商在口岸城市的努力,包括兴办新式企业与学校,倡导对外开放、学习西方,进行改良思想宣传,特别是这些城市在学会设立、报刊发行以及以现代交通、通讯为依托的联系网络方面的独特优势,则使得这些城市在维新运动兴起以前,已经成为中国革新运动的先行区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租界,以其独一无二的生存环境对沈从文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仔细考察沈从文居留上海期间的创作、通信及相关资料,从艰难的租界生存和丰富的谋生体验、庞杂的租界叙事和难舍的乡情、矛盾的租界情结和尴尬的"乡下人"身份等三方面作出论述,以期对上海租界在精神、生活、创作等方面对沈从文的潜在影响作出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1870年设立兼职卫生官,到1898年专职卫生官和卫生管理机构的出现,上海工部局的医疗服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仅关注雇员健康到关注公共医疗的过程,体现出了从"救己"到"救人"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工部局的医疗服务惠及了租界内居民的健康,但其出发点和主观目的仍是"救己"。但无论如何,工部局作为城市自治管理机构,其早期医疗服务已经开始呈现近代城市公共医疗服务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上海城市的道路建设除了经济对其有直接推动外,其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上海租界的越界筑路。上海租界内原有的马路和越界筑路而成的马路,不仅对上海租界的交通与道路有直接的作用,对上海原城厢格局的影响也非常巨大。直至今天,我们在上海还能感觉到当年的越界筑路对上海旧城格局和道路的影响。越界筑路是外国人强行扩展租界的重要方法之一。1853年的上海小刀会和1854年的太平天国战争,不仅迫使大量江浙居民涌入上海,客观上为上海输送了人力资本,从而推动了上海租界的经济发展,也必然带动外国人占据的上海租界的扩张。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