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应全面贯彻"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群众路线;发挥党在群众路线中的主导作用;完善群众参与监督机制;构建宣传组织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将科学发展观引入政府能力的思考框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我国政府能力的现状仍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存在差距.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政府能力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同时也为我国的政府能力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3.
多主体参与项目治理是项目制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普遍治理形态和经验模式,是长期以来"有为政府"干预和"有效市场"调节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回顾历史,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经历了从政府单一主体管理到向以农业企业为代表的多主体共治的转变,这一转变对项目参与主体地位、资金配置、协商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这一结构转变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制度和市场条件逐渐成熟,即"政府适时适当的宏观调控"和"逐步完善的市场机制";二是政府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日渐凸显,即"政府的有为需要市场力量"与"市场主体发挥了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要找到提高思想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的一些有效方法,就必须从当前思想理论课教学及其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方面;二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方面;三是教学的环境方面。通过对这三个方面问题的分析,笔者提出了提高思想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的几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观下的政府环境审计基本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可持续发展。目前,在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本文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政府环境审计基本构想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发展观与政府绩效密切相关.科学发展观作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推进和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理论前提.在当前,针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目标设定、政府职能和考核主体的"错位"问题,我们在更新行政管理理念和建立可行指标体系的同时,加强绩效评估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技术标准化具有"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缺失"和"技术崇拜"三大现状特征。因此,中国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发展,建立符合国情的运行体系;统筹兼顾,建立企业技术标准联盟;以人为本,唤起全民的技术标准化意识。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硬道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创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来加快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创新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要以增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为根本目标。合理配置公共服务的内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主体合作模式来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生态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精神在人自关系领域内的必然诉求,它的广泛实践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向度.当前我们要特别重视政府、公众、企业这三个主体在践行社会主义生态荣辱观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切入点。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校教育的真谛,是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全方位的论述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并结合具体工作提出了可行性操作措施,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是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问题,《论十大关系》就是阐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矛盾.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问题是《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两条主线;"以苏联为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处理好"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发展关系蕴含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雏形.  相似文献   

12.
近来国内出现一些质疑、否定我国现行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文章,其所依据的是质疑或否定民族平等的公民平等观、民族注定要消亡的发展观以及崇尚民族国家的国家观等似乎“不言自明”的原理.但无论是近代以来的各国历史和实践,还是当代众多科技和人文理论成果,都已经证明而且仍在证明,传统的简单、绝对化的平等观正在让位于包容性平等观;以旨在同质性为根本的未来发展观,逐渐为欣赏多样性的共生发展观所取代;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基本特征的民族国家观,不仅早已被国家宪法所不容,更为当代主流历史进程所唾弃.尽管我们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仍需要不断完善调整,但包容性平等观、共生发展观和多民族国家观理应成为当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基本依据和基础,理应贯穿于相关研究和实践之中,以实现多民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作为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和思想纲领,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中的有效实施和运行需要一定的基本要素作为支撑和保障。这些基本要素包括:经济发展、制度完善、价值认同、党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新成果,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实现了执政理念的升华,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5.
整体性视角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依托。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影响。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讨论,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教育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从相对宏观的视角,针对我国当前的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改革发展的原则,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略,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科学发展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入手,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科学发展观理念相背离的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具体建议,为树立真实意义的弹性规划理念,重新审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重点,准确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全面提升和规划实施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规划编制公众参与的真正实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对于改革的反思演变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论争”。这场讨论虽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但基本上是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利益表达。平息这场论争也不是靠领导人的一些谈话所能化解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构建全民共享的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才使我们的改革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真正跨入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对大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促成和丰富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理念。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大学理念为大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从科学发展观的视域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论强调: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找准历史方位,打牢实践基础;把握时代脉搏,回答现实课题;坚持辩证统一,强调协调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强调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