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远在唐朝初年,魏征在上唐太宗疏中就说:"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人心向背,是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中的决定性因素,密切联系群众,是政工干部的优良传统。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政工干部作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与桥梁,如何在新时期保持与群众的"鱼水关系",是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老而常新的课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优秀的政工师  相似文献   

2.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谷家栋 《领导科学》2004,(20):33-33
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曾引用我国古代先哲孟子的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引证高妙,寓意深刻。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先民之忧而忧,后民之乐而乐,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领导干部忧民,善莫大焉。面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领导干部只有亲历“忧民”的四种境界,才能忧得其所,忧得百姓欢乐,忧得四海升平。境界一:先于民忧。“明者远见于未萌”。领导干部只有先忧,把人民的困难系于心间,把大众的疾苦担于肩上,…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保障需求,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笔者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一、民生保障部门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明确服务的目标与方向新的形势下,社会多元化日益凸显,各种利益错综交织,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显得越发紧迫。各级民生保障部门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发挥好这一纽带作用至关重要。要做好民  相似文献   

5.
"元芳体"源于央视大剧《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类似口头禅的一句台词,在剧中狄大人几乎每逢大案必问下属元芳"此事你怎么看",以致此语在剧中出现频率非常高。此语经网友疯狂吐嘈跟风后,成为本年度最流行的网络语言。日前,新一届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充分彰显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坚定决心,体现了求真务实、实干兴邦的作风形象。  相似文献   

6.
新的历史时期,主职干部要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认为关键是要运用辩证法,把握好六个关系。把握忧与乐的关系,心存忧患,励志拼搏。要忧德才不及,乐于勤奋学习。当今社会的知识保鲜期越来  相似文献   

7.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头堡",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做好新形势下改制企业信访工作,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缪国亮 《决策探索》2014,(14):38-39
接待腐败是指在公务接待中发生的腐败行为,例如用公款来大吃大喝、赠送贵重礼品及进行各种高档消费。与具有隐秘性的贪污受贿不同,接待腐败是明目张胆的公开行为,是公开的腐败。多年来,我国在公务接待中发生的腐败行为已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2012年12月,党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后,接待腐败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决策探索》2011,(1):84-85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天线"架得很好,上面的信息接收得很快,接"地气"却出了问题,"地气"不够,底气不够啊。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天线"架得很好,上面的信息接收得很快,接"地气"却出了问题",地气"不够,底气不够啊。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不是可选可不选。  相似文献   

10.
党建工作几十年的经验证明,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关系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通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从找准定位增强活力;终身学习强化素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力量源泉,在目前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基层领导干部对群众期盼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有什么思想问题需要疏通,都需要深入了解,以便在准确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主要承担者和实践者,基层领导干部要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效,应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党之所以坚强有力,之所以不可战胜,关键就在于党坚持了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在深化改革、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要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切实加强党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赵容青 《经营管理者》2013,(23):303-303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它仍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核心。本文主要阐述了现阶段,加强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的紧迫性及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当前新形势下,应如何加强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在我国朝着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目标迈进的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作风发扬得如何,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能否取得辉煌成就这样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亲者疏,疏者亲"是领导干部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方法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领导干部要辩证地把握"亲者疏"与"疏者亲"的对立统一关系;要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践行"亲者疏";要密切联系群众,决不做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做到"疏者亲"。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强调:"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落实好这一要求,必须深化密切联系群众"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认识,把密切联系群众当成一个有始有终、环环紧扣的"工作链". 一是群众作为整体永远是正确的.群众工作做不好,只能说明我们干部工作上有问题.要深化联系群众"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认识,防止虎头蛇尾,真正让"群众作为整体永远是正确的"的思想在干部心中扎下根,努力做好"四个有"的推定:做"群众有理"的推定,认真听取群众诉求,设身处地感受群众的苦衷,体谅群众的难处,让群众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对那些心里不平衡、想出口"气"的群众,也要注意帮助其理顺情绪、化解怨气.  相似文献   

17.
残疾人工作是一项任务艰巨、难度很大、业务广泛的工作,残联干部作为社会特殊困难群体的服务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工作效果。残联政工干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其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对思想政治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本文对残联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残联政工干部必备的素质和修养,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一生关注入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大力倡导走群众路线、始终从人民准本利益着眼处理各种重大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深刻总结了党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诈出了一系列理论概括,为在新时期处理党群关系指明了方向。一、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在80年代初的一次讲话中,邓小平曾明对实的语言,表述了党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思想。他说:“我们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  相似文献   

19.
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民心向背决定了一个政党的执政前途和命运。作为中国一切事业的关键,党员干部要随时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断深入群众,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卞君瑜 《决策探索》2010,(21):20-22
他们曾是"留守儿童",他们曾是随"民一代"父母进城寻梦的"无根儿童"。在他们身为"民一代"的父辈渐渐退出城市舞台的同时,他们陆续涌入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不属于他们的高楼大厦间寻梦。这是一个数以亿计、游离在城市边缘的庞大群体。他们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在"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乡村"之间,越来越多的"民二代"偏离了人生航向,迷失在犯罪的丛林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