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国家信访制度的确立,国家越来越重视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一些无理缠访、非法上访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对非法信访、无理缠访现象的预防和打击惩处力度不够,造成无理缠访、非法信访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到司法的权威和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信访工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本文探讨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判后答疑制度在全国各级法院逐步推行,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涉诉信访现象依然很严重,缠诉缠访问题已到了令不少法院一筹莫展的地步,与最高院推行该制度想要达到的“从源头上治理涉诉信访的产生”目标仍有一定距离。通过实践运作与理论分析,笔者发现“心态不平衡”是引发信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涉诉信访人实行“心理疏导”是有效息访、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在涉诉信访的源头——判后答疑阶段引入心理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日渐显露,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总量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妥善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已成为当前“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方面。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的完善进行探讨,包括:立案制度上明确信访案件的受理范围和受理方式;办结制度上规范终结程序;完善其他各项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4.
席义祥 《经营管理者》2013,(24):232-232
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益格局的再调整,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渐凸显,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居高不下,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妥善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已成为当前"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方面。现结合工作实际,对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如何立足检察职能,构建和谐理念下的涉检信访的新格局进行了积极探讨。并结合和谐社会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建立平等接访机制、便民维权信访机制、初信初访息诉机制和多元化调处信访机制等涉检信访长效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层面,诉讼与信访交织、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共存的状况不断涌现,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弃法转访"、"以访压法"等现象突出。可从法社会学视角梳理应对思路,并通过制度构建与实施探索出具体的困境应对之道。涉诉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现涉诉  相似文献   

7.
信访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上访过程中往往因为问题久拖不决,或遭受不公正、不客观对待,形成怀疑、偏激、焦虑的心理特征,对信访工作人员抱抵触情绪。研究信访人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接访技巧和应对措施,有利于信访积案、缠访闹访矛盾纠纷的化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信访成为老百姓主张权利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每个党政领导始终紧绷的一根弦。由于各种原因,上访时有发生,并且出现了一些“越级访”、“缠访”、“无理访”等不良苗头。  相似文献   

9.
与日俱增和居高不下的涉法信访,其人次数量足以构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涉法信访作为一种现象,它所反映的真正问题是司法公正问题。针对影响司法公正或社会民众对司法公正认同的因素,对涉法信访进行"综合治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出路。为此,应该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合理构建民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0.
信访权在性质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公权利;另一方面,从信访内容来说,它同时也是一项私权利.信访权的这一双重性质决定了信访应是实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益的一项重要民主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完善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和矛盾较为突出.笔者通过几年来对涉法上访问题的研究以及对执法监督的关注和思考,在此就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规范和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逐年上升,已经影响到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维护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信访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访主体多元化、行为激烈化、诉求趋利化,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呈高发趋势,化解难度加大.面对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广大信访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和有效化解突出的信访矛盾,按照新修订的<信访条例>的要求,建立大信访工作格局,整合信访工作资源,形成高效运作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孟新军 《领导科学》2004,(15):20-21
2003年中国遭遇了信访洪峰,全国信访形势十分严峻,越级访、重复访、群体访数量居高不下。专家学者呼吁,要改革信访管理体制,加大信访立法力度,明确信访法律地位,赋予信访部门相应职能和权力,不断将信访工作引向法治化轨道。实现依法信访、依法治访,是信访工作发展的总体趋向,但在法治建设还不十分完备的大环境下,信访部门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现大的作为呢?一、必须克服消极无为的思想。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并要勇于承认,当前信访工作面对的现实不容乐观:信访立法不完善,信访部门法律地位不明确,管理体制不科学,整个社会法治环境尚未最…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建设的视野下,我国司法改革应当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形式法治建设为主兼顾实质法治建设,变当前的内向性改革为内外兼顾,将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改革视野,让渡部分司法权于社会,进而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各类矛盾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出来,作为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在处理涉诉信访工作中应提高对涉诉信访工作的思想认识;处理好涉诉信访工作中的关系;做好涉诉信访工作的预防措施,维护信访工作的正常秩序,保护法官和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加快,涉诉信访案件不断攀升,本文通过对涉诉信访的含义进行界定,寻求涉诉信访的缘由,明确法院在涉诉信访中的角色定位,提出法院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为民办实事的有效途径.但如把上访看成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本该用法律解决的事情却偏偏去找领导、找党委和政府,这就有失偏颇了,效果肯定不会好.在当前社会转轨时期,法制环境、法制状况和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相对滞后,一些涉法问题进入信访渠道,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受传统"遇事找政府"的观念影响外,更多的是目前的法制环境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正常的法律渠道不畅,群众诉讼难,诉讼成本过高,诉讼时间过长,判决执行难,致使部分涉法当事人转向信访渠道,以致近年来信访部门受理涉法问题呈逐年增多之势.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信访局上访的个人来访看,有三分之一的案件是涉法案件.这些上访的群众大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相信法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信访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上访主体多元化、行为激烈化、诉求趋利化特点,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也呈高发趋势,使得化解矛盾的难度加大。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才能有效化解突出的信访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笔者以为,只有按照新修订的《信访条例》的要求建立大信访工作格局,有效整合信访工作资源,形成高效运作的长效机制,才能适应信访工作的新形势,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群众信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一、存在的问题(一)信访形势:呈现集访化、极端化、高位化趋势第一,集体访占主体地位。近年来,到党政机关进行集体访的频率高、规模大、人数多,占据了信访活动的主体地位。其中涉军人员、原计划外民师、民工讨要工资和云南青海支边人员等集体上访的居多。第二,信访问题相对集中,处理难度较大。第三,部分信访人员观念存在误区。一是信上不信下,二是愿多不愿少,三是上访不上诉,四是选择敏感时期上访。  相似文献   

20.
丁国志 《决策探索》2011,(12):48-48
涉诉信访是指涉及法院诉讼活动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对法庭的审判及法院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有异议,并进行信访的各种活动的总称。近些年来,涉诉信访居高不下,成为困扰法院工作、影响法院开拓新局面的障碍之一。对涉诉信访的处理情况复杂,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有必要对涉诉信访问题进行分析,以寻找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