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化是现代文学的主题之一 ,在他的代表作《黑暗的心脏》中 ,康拉德讨论了由无情的世界和错误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产生的人的异化问题。此篇文章首先介绍了异化的定义 ,然后指出康拉德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使他比同时代者率先觉察了人的异化现象 ,并将此 ,如那些现代主义者在他们作品中展示那样 ,在《黑暗的心脏》中提出来。通过分析《黑暗的心脏》中的异化问题 ,我们发现故事中的白人———那些朝圣者 ,女人 ,俄国人 ,库尔茨 ,包括马洛自己一个认为自己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在与世隔绝 ,无情的 ,没了上帝的世界都被异化了。而黑人则被欧洲先进的技术尤其是被文明化的进程异化了。通过对异化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事实 :人不能逃离由自然和社会组合的力量的异化。《黑暗的心脏》所揭示的与存在主义的观点遥相呼应 :人生活在周围的各种随时变化的情况之中。人不能逃离他生活的环境所以他不能逃离异化———这一问题同样被存在主义者所发现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疏离:解读《黑暗的心》的孤独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拉德在《黑暗的心》中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地反映了在工业化带来物质丰富的表象之下,人性被颠覆、物化、异化,孤独意识像暗流般在人们的内心涌动的社会现实。随着殖民者的足迹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工业社会的孤独意识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作者借马洛的刚果之旅向读者展示了后工业时代各个层面的人际间的疏离。  相似文献   

3.
《黑暗的心》是英国现代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一部著名小说,通过主人公马洛从英国到非洲寻找传奇人物库尔兹的历程,展示了人性的本我、自我、两面性和差异性,并潜在地表达了对健康人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4.
约瑟夫.康拉德被西方评论家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小说家之一,他的重要作品《黑暗的心》历来备受推崇。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黑暗的心》中主要人物库尔茨和马洛对于物质与道德的不同态度,探讨物质利益和道德理想的关系这个重要主题。对物质"进步"的狂热追求会导致人性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而只有坚持平等、博爱的理念,才可能实现道德救赎。  相似文献   

5.
康拉德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间谍》是康拉德重要的关于无政府主题的小说。出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康拉德在书中深刻地描述了当时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异化现象。《间谍》中异化的具体表现为人的情感、道德的缺失,世界的荒诞和人的生物化。异化无孔不入,康拉德对人类是否能扭转这种局面持悲观态度。  相似文献   

6.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马洛从英国到非洲寻找传奇人物库尔兹的历程,作品探索了文明的内核和外表,展示了人性的黑暗、复杂和悖谬.作者试图透过各种表象去感受每个人对尊严的要求,从而潜在地表达了对健康人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河湾》和《黑暗的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比较奈保尔的《河湾》和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出发,探讨形成作家不同个性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奈保尔是康拉德的继承者”,揭示出两者在殖民/后殖民文学历史上各自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菲茨杰拉德的创作深受英国著名小说家康拉德的影响。《黑暗的心》和《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两部作品主题和叙事技巧的比较研究,试图探讨康拉德对菲茨杰拉德的影响在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诸多评论家用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对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进行了解读,当代文学批评的各种声音似乎都在《黑暗的心》这部作品中得以回应,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极佳注脚,并引发了一次次争论,因此,对国内研究《黑暗的心》的成果进行述评是必要的。对中国学者而言,众多的研究视角中,我们尤其需要关注现代主义这一视角。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和对康拉德《黑暗的心》的写作背景的考证,简要探讨了《黑暗的心》中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话语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小说运用“投射”、“失语”、“缺省”和“食人”等方法建构“他者”,对帝国主义话语实行了颠覆和包容。笔者运用实例分析证明《黑暗的心》是一部寓殖民主义思想于反殖民主义思想之中的辩证统一的杰作。  相似文献   

11.
《骆驼祥子》有类似康拉德《黑暗的心》走向人类内心探险的旅程的结构。祥子从中国的农村出来 ,带着朴实勤劳的精神 ,为的是追求买一部可以致富的洋车。洋车就象征意义来说 ,就像《黑暗的心》的白人所追求的象牙。康拉德的克如智和老舍的祥子一样 ,想要摆脱落后与贫穷 ,最后都被落后与贫穷毁灭了。  相似文献   

12.
《黑暗的心》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以作者1890年的刚果之行为基础;作品的标题富有象征意义。“黑暗的心”一般认为是指形似心脏,尚处于史前文化阶段的非洲大陆,特别是它的心脏地区果河上游;同时也暗指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它的潜意识与无意识的神智活动。小说的中心人物是科兹。科兹是康拉德笔下创  相似文献   

13.
《黑暗之心》于1899年写成,它取材于作者约瑟夫·康拉德本人1890年在刚果的一段亲身经历--在非洲中部丛林中他所亲眼目睹到的可怕景象.在小说中,康拉德描绘出了欧洲殖民主义统治者道德上的堕落,他们试图把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强加于非洲人民头上,同时进行大肆掠夺.当时的非洲处于殖民主义统治的最黑暗时期,非洲人民经受着历史上最黑暗的殖民主义剥削和压迫.  相似文献   

14.
从海洋文学的角度考察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在整个英国海洋文学体系中,《黑暗的心》是众多文本的集大成者。凭借其对欧洲入侵者在非洲殖民活动细致而耐人寻味的刻画,《黑暗的心》凸显了海洋在殖民活动中的角色。具体表现为:马洛的听众“我们”在泰晤士河口所发的思古之幽情很显然勾连起了海洋在英国对外扩张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也为下文马洛对非洲之行的叙述作了主题预设;同样作为陆上的主要交通动脉和母亲河,泰晤士河和刚果河在历史命运中的遭遇发人深思。海洋和大河在《黑暗的心》中明暗对照,前后呼应,共同推动了小说主题的呈现。这一主题关乎海洋与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康拉德的小说以复杂的叙事结构、深刻的主题而闻名。阅读康拉德的小说时,读者时常有一种不真实感。这种不真实感一方面增加了小说的阅读难度,挑战读者思维;另一方面奠定了小说昏暗、压抑的基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康拉德独特的写作风格,即给现实事物蒙上一层面纱使其变得模糊。这种描写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文章以《黑暗的心》为例,从复杂的叙事和场景的模糊两方面来揭示《黑暗的心》中的真实与虚幻,进而阐释出这种真实与虚幻的起因及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约瑟夫.康拉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黑暗的心》(1899)、《吉姆爷》(1900)和《诺斯托罗莫》(1904)等作品,而关于《间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存在主义的荒诞理论为基础,分析《间谍》中所展现的荒谬的叙述方式、荒谬的外部世界和荒谬的人物形象,探讨康拉德对人类荒诞的生存状况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黑暗的心》中殖民话语的矛盾性,从而揭示康拉德对殖民主义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他在小说中揭露了欧洲殖民者的虚伪、残忍和贪婪,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支撑殖民侵略的西方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父权规训与男性想像:解读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文化理论,解读有“英国文学经典之作”盛誉的康拉德短篇小说《黑暗的心》,并对小说作者在文本中充斥展现的性别政治观点即父权思想、男性幻想弥漫意识等进行严肃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充满着寓意 ,其框架结构和小说的人物、事件所展示的寓意与佛教精神有着相通之处。具体特征表现在主人公对一系列死亡事件的连绵不断的顿悟 ,以及小说中的“大海”、“船长”的象征含意和“船”的寓意中。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论述《黑暗的心脏》所展现的自由和责任这一存在主义主题。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所以,人 可以自由地创造自己的价值和本质。与此同时,存在主义者又强调了自由和责任的关系。萨特认为人被抛在绝对自由中击 创造自己的本质和价值。本文揭示了在《黑暗的心脏》中康拉德塑造的库尔菠,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最后被没有约束的绝对自 由彻底毁环了的库尔茨,与萨特绝对自由不承担广泛责任的理论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康拉德笔下的马洛是充分享受自由并 承担责任的人。诸如此类的人物形象在存在主义者的作品中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