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出>经历了复杂的版本变迁.其再版本较之初刊本和初版本更完备;开明本改动最大,充满国家意识形态修辞;"剧本选"本是初版本与开明本的合成本,但又有新的改动;"戏剧二版"本承续了"剧本选"本的修改,是一个更适合演出的本子;四川本是曹禺最后的改定本,却又不及再版本那样完备.这些不同的版本是<日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变体,其实是不同的文本.这涉及文学史如何叙述具有不同版本的新文学名著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2.
《骆驼祥子》经过多次修改,有众多版本。从初版本到节录本是一种简化处理,从初版本到修订本是一种洁化叙述,而文集本在还原初版本时又有遗漏。这些版本变迁其实带来的是文本的变异,能唤起新文学研究应有的版(文)本意识。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全集·女神》注释,校考了《女神》中一些诗的写作时间,注明了每一首诗初载的报刊卷期,还把初版本中与现行版本中有几处重要的异文录出,又在过去已有注释基础上改动和增加了一些注释,成绩应该充分肯定。鉴于现在正陆续编注出版的这套郭氏《全集》,可以说是当前最具权威性的版本,在国内外都会发生大的影响,为使《全集》力臻完善,本文愿对其《女神》注释提出四点商兑意见,以就教于专家前辈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倪焕之》有四个重要的版本 :初刊本、初版本、删节本和文集本 ,其版本的变迁体现了三种不同的修改意向 :艺术完善、与新的文学规范接轨、语言规范化。这部小说具有不同的版 (文 )本“本”性。  相似文献   

5.
《边城》的主要版本(文本)共有初刊本、初版本、改订本、校正本、重校本和全集本6种。《边城》从初版本到改订本主要是艺术方面的修改和作者创作观念的明显化;从改订本到校正本主要是作者为适应新的语言和道德规范做出的调整,是对其文学观念的再坚持以及艺术方面的修改。版本(文本)变迁中贯穿始终的实际上只有两点:一是“文字试验”,二是作者对其以“生命”为核心的文学观念的坚持。综合看来,全集本可称为《边城》的一个“善本”。  相似文献   

6.
茅盾的小说《蚀》三部曲,在版本变迁中主要的一次修改,是在初版本到定本之间。这次修改,作者迎合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学规范,实现了文本的全面刷新,尤其是导致了“革命”与“性”的意义滑变。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汉语中,除了实词和虚词之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词,它们兼有两种不同的词义和语法作用,这就是“兼词”。有的古汉语语法论著称之为“合音词”,或“台词”(如向增光等编《文言词语汇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初版本即用此称)。也有的语法书则认为这是词的活用  相似文献   

8.
《桃花扇》基于明清时期真实事件改编而来,它反映了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结合接受美学视角中的"视域融合",将许渊冲译本和陈世骧与艾克顿、白芝合译的版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台词翻译处理作为研究重点,尤其是如何处理台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从而探索翻译中国经典作品的文化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的版本均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演进的过程;被随意改动、评点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影响到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古代小说比戏曲的版本情况更复杂,删削、割裂、作伪、续书等现象屡见不鲜。其原因在于两者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的差异。古代小说与下层文人联系更为密切,因而版本问题更多。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元杂剧版本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近著名学人就元杂剧版本问题多有论议,并由此贬抑《元曲选》,大抵发生在1915年《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影印、便于学人利用以后。1938年,明人赵琦美脉望馆所藏抄校本元明杂剧二百多种发现以来,元杂剧版本问题更受学人注意。《元曲选》的编选者臧懋循师心自用,改动曲文,招致批评,是为事实。但此类批评不宜绝对化。与诗文流传情况不同,戏曲剧本在传播过程中常遭艺人改动,讨论元剧版本时注意到这一历史现象当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编排,必须强化编排意识,树立“大编辑”的思想观念,以其构建节目的整体框架,对节目进行统筹策划,使整版电视新闻编排浑然一体.强化编排意识,树立“大编辑”的思想观念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的编排思想;2.周密的编排策划;3.灵活的编排技巧.通过充分调动编排思想、编排策划、编排技巧等诸种要素,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小说经历了几次改写,形成了不同的版本。通过比较流行范围最广的文集本与基本恢复了初版本原貌的全集本,可以发现文集本基于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新的语言规范等方面的原因所做的修改,虽有积极的一面,但总的来说影响了小说内涵的丰富性、情节的完整性和人物的丰满性,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原有文本的本性。由此看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很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善本观念。  相似文献   

13.
如果将《创业史》第一部的初版本与修订本比较,可以发现柳青对初版本作了诸多修改,其因有三:一虽然文革已过,但作者受时潮影响未减;二作者重病在身,孤独自处,“左”毒未消;三身体受损,作者的审美鉴赏力未能如前保持。因此,从文本的艺术价值着眼,今后重印《创业史》第一部,宜以初版本为准。  相似文献   

14.
毛晋汲古阁刊本《花间集》是一个比较精审的明刊本,但其来源尚无定论.陆游跋本《花间集》仅是陆氏题跋的一个宋本,并没有刊刻流行.毛晋所谓陆跋本是自己借用陆游跋文抄补的某一宋本,这个宋本很可能就是聊城杨氏海源阁曾藏的鄂州公文册子纸印本,毛本多从此出,但毛氏刊刻时也参照了其他版本.因此毛本的来源不能简单地指定某一本子,它是一个综合各本而又较多沿袭公文纸印本的一个新版本.  相似文献   

15.
论学报编辑科研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学报编辑科研化是学报编辑学者化、学报编辑优化、学报编辑经典化和学报编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编辑的科研化则难于有编辑的学者化、编辑优化、编辑经典化和编辑的现代化,五者互为条件,良性互动。学报编辑科研化与学报科研编辑化是辩证的统一,是学报编辑活动的内在逻辑和外部环境的要求。学报编辑科研化包涵学报编辑主体、客体及学报编辑出版全过程各个环节的科研化。  相似文献   

16.
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与李善兰合译的《重学》是系统地向中国介绍西方力学知识的代表作,它有多个版本流行于世。第一版是由钱熙辅刊刻的,但印行无几就毁于兵祸。之后,李善兰在金陵重刊《重学》,并增补了三卷流体力学的内容。随即上海美华书馆亦重刊《重学》。此后,《重学》又被收入《中西算学大成》、《富强斋丛书》和《西学富强丛书》中,上海积山书局也重印了该书。在考察李善兰等人翻译《重学》背景的基础上,梳理了《重学》各版本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在《重学》的上海美华书馆本、金陵刻本和《中西算学大成》本间存在着较大差别。其中,金陵刻本对后来的版本影响很大,成为后世翻印的模本。  相似文献   

17.
将卞藏本《红楼梦》与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及其他重要本子作比对,发现数量很大的重要异文。卞藏本数量很大的重要异文在《红楼梦》已知重要本子中独一无二。文章列出的卞藏本一至十回有64处重要异文,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之外的其他重要本子只有极个别几处基本相同。从卞藏本与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大量重要文字差异的基本特征,可以得出结论:卞藏本底本早于甲戌本,卞藏本的底本属于早期脂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