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琼瑶、亦舒、张欣是近30年来活跃于两岸三地的言情一J-说家,从原型视角分析这三位女作家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发现她们的小说创作与大众文化、男权主义的关系,从而探寻通俗小说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论亦舒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言情为主的亦舒小说,受大文化氖围的影响,有着都市化的味道。她的小说以都市人的寂寞和冷漠为精神内涵,对人生状态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通过绮丽的文笔和构思,给人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11,(7):60-60
你能靠回忆活命吗?回忆吃得饱还是穿得暖?女孩子最好的嫁妆是一张名校文凭,带着它嫁人,夫家不敢欺侮有学历的媳妇。  相似文献   

4.
亦舒小说语言特色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港著名作家亦舒小说的成功要素之一即是她独具的语言魅力.综观其小说最突出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极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为受众营造了充分的阅读想象空间;第二是她在小说行文过程中揉进了古语词和方言词,既提高了语言表现力,也增加了阅读情趣;第三是作为女性,亦舒的小说语言渗透了女性特有的感性和直觉,而与此同时,丰富的职业历练又使她的文字具有一针见血式的犀利老辣.  相似文献   

5.
她们被称为“爱情教母”,用她们对一场场恋爱的诠释和讲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人。有人说,女人写作总是在写她自己。情书、细节也总泄露出她们真实的我。  相似文献   

6.
亦舒成功之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亦舒的言情小说几十年来一直风靡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人圈,近几年来在大陆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文章从亦舒的勤勉执着、作品内容的时代感和思想性、创作手法的独树一帜三个方面来阐述其成功之奥秘。  相似文献   

7.
发乎情,止乎礼义--琼瑶小说爱情模式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琼瑶的小说,大多有同样的背景,相似的人物,相类的故事.琼瑶擅写爱情故事,且有传统、现实、浪漫、传奇的爱情模式,但琼瑶所描写的爱情重在渲染"情"字,表现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纯情和对"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8.
亦舒小说把女性意识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其女性意识主要表现为平等的两性关系、反父权的思想、姐妹情谊的书写等方面。究其原因,是基于亦舒的个人经历、香港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因素。这种女性意识使其小说在当代女性文学中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在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方面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评论大多倾向于发现亦舒小说女性形象强烈的独立意识,本文认为,在亦舒的小说中,这种独立意识是作者强加于人物身上的,这些女性形象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独立意识,特别是把放弃爱情作为女性独立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0.
亦舒将言情小说写作推到"雅俗共赏"的高度,得益于她采用了文本"戏仿"和承继前辈女性书写传统的写作策略。在戏仿写作中,她借"转述者变调"和"义理置换"方式质疑与颠覆经典文本中的男性本位思想及传统女性意识,颇具时代性和先锋性。而在承继女性传统写作方面,通过与张爱玲、苏青等人的创作比较发现亦舒的承继书写不仅具有沟通今日"香港文化"与往昔"海派文化"之功效,同时亦展现其根据自身女性经验对香港都会女性历史处境所做的独特书写。  相似文献   

11.
香江都市言情小说家亦舒,其作品的现代意识主要体现在浓郁的都市情结、强烈的时代精神、自强不息的女性意识等三个方面.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入笔,对亦舒言情小说的现代意识作一番综合性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亦舒是香港著名的言情小说家,然而,她笔下的科幻小说也毫不逊色,不仅情节曲折,想象奇特,而且能充分体现出女性作家特有的心理体验。相对于其同时代的言情小说家而言,身为言情小说家的亦舒,科幻小说更能显示她过人的才气。文章即从小说的叙事模式和女性心理体验两方面阐述亦舒科幻小说的创作特色与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和亦舒的小说都以都市男女婚恋为题材,从女性自身处境入手,从内省的角度出发描写现当代中国从封建文化向现代化过渡中女性的情爱世界,关注爱情的世俗特色。她们摒弃了传统情爱叙事侧重赞美爱情中美好的人性、歌颂男女两性互相吸引所焕发出来的神性光辉的特点,撕开爱情的神秘面纱,直视女性弱点,呈现婚恋现实的一面,从而解构传统文学中爱情主题的言情范式。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为谋求生存而掉进神秘的泥淖无力自拔,让人为旧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扼腕叹息;亦舒笔下的新时代女性或因初具自救的力量而让人多了些慰藉。  相似文献   

14.
亦舒小说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她笔下的一系列女性身上。经济上的独立,使亦舒小说的女性形象具有自信、自尊、自立的现代风貌,然而传统的温柔多情,甘愿为爱情作牺牲的女性美德,仍是她们性格的主宰。在香港这个社会里,寻觅知音的理想难以实现,这一代不需再依赖男人的现代女性,仍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  相似文献   

15.
森林美的构成要素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需要形式借以呈现,形式需要内容得以深刻,以达到生命、生态的内涵美与精致而又恢弘形式美的统一。形式美既遵循对称、比例、齐一、均衡等一般美学法则,又遵循非对称、非规则、非整体性等特殊美学法则。特殊美学法则并不排斥一般美学法则,一般美学法则也不排斥特殊美学法则。森林属大地艺术,在呈现非对称、非规则、非整体性的同时,总保持自然本身的秩序、节奏和韵律;同样,在表达对称、比例、齐一的同时,又总呈现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变化、差异和不确定性。这是森林美的悖论,也是森林之美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等价无穷小代换法则的传递法则与幂法则,常用的等价无穷小一览表.举例说明其有趣简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政府为主导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形成了灾后重建的中国经验。从相对需求法则和相对优势法则的角度出发,分析和总结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政府资源分配的机制和逻辑,可以发现:(1)相对需求法则是政府资源分配的首要原则。家户住房损失越严重,林地和耕地受损越大,其获得的住房补贴款就越多;人员伤亡状况越严重,非农业生产损失越严重,其获得的生活补贴就越多。(2)相对优势法则在政府资源分配中的作用显著。家户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高,其从政府得到的住房补贴款和生活补贴的数量就越多。(3)银行贷款则更多的是遵循相对优势的法则,家户的震前经济地位越高,其能得到的贷款就越多,反之,则贷款额越低。(4)政治资本对于政府资源的分配并无显著影响,党员身份并没有提高其家户资源获取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虽然对于李碧华作品的研究并不少见,但很少从商业角度探索李碧华作品成功的深层原因。指出拜金主义、去政治化以及虚无的爱情是李碧华商业炼金术的3种类型,结合对李碧华主要文本的解读,探讨其作品商业价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孙建勇 《社区》2013,(20):63-63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国禅寺,寺内仅剩一僧。一日,一落魄书生来到寺内,说自己带着妻儿老母流落到此,歇脚在附近青云佛塔之内,一家四口饥肠辘辘,实在无法,只得前来乞食。  相似文献   

20.
群居法则     
一个算是我领导的人常拍着我的脑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的工作能力很强,但要注意人际关系。” 我所在的是个自由、民主、文明的团体,我打心眼里视同志们如兄弟姐妹,我不明白为何落此下场。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