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来我以为自己会有很多的话,可以像和尚念经一样振振有词装模作样地念出来--至少我的心是这么想的--但当我提起笔的时候,却竟不知该如何着手。 其实生活本来就很无聊,我们试着用自己的青春去打破这种袭人的寂静,直到头破血流,却依然不痛不痒。 一切都在变化着--虽然我很不愿承认,但是看着自己和周围人聚聚散散的时候,我开始沉默,甚至死寂。  相似文献   

2.
中午,我在家门前吃饼(bing)干,有些饼屑(xie)掉在了地上。不一会儿,就引来了一群可爱的小蚂蚁。这些小蚂蚁排着队来来往往,当找到食物的蚂蚁往家里赶的时候,就会用触角轻轻地碰(peng)一下找食物的蚂蚁,大概(gai)在告诉它们哪里有食物吧。这些小蚂蚁真团结,我好喜欢这些可爱的小蚂蚁。  相似文献   

3.
蜗牛     
雨过天晴。一只大蜗牛正耐心地爬着,我好奇地蹲下来看着它。这只大蜗牛两只触角伸得很长很长,不停地晃动着向前探索。为了试它一下,我找来了一片白菜叶,放在它前边。蜗牛慢慢地爬到菜叶旁边,那根较长的触角不小心碰了一下菜叶,马上缩了回去。一会儿,它又碰了碰,好像觉得这东西可以吃,便用较短的触角探了探,大胆地吃起来。它每吃一次,都有一个嘴巴触叶的动作。我见了,趁蜗牛刚吃完,准备抬头再触的时候,忙把菜叶收起,蜗牛撞了个“狗吃屎”。这时我有一些犯疑:蜗牛头上的触角尖端有眼睛,蜗牛干嘛不躲开,仍然用嘴去触原来放白菜叶的地方呢?我一…  相似文献   

4.
陪伴母亲     
吃了晚饭,陪着母亲出来散步。在落日的余晖里,母亲的脸安详而红润。这么多年了,仿佛是第一次这么近、这么仔细、这么认真地看母亲。母亲老了,岁月的消磨和疾病的困扰,让她的身体那么快就衰老下来。她的头发变白了,变少了,没有了年轻时的光泽。 一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头发。我停下来,很小心地替她整理好,然后把她领口的扣子系上。我看着母亲,她的眼睛依然清澈透明,神态里还保持着一直让我颇感亲切的优雅。我们  相似文献   

5.
我今天所说的南锣鼓巷,就是老北京胡同的一个缩影,在那里保留着老北京原汁原味的建筑风格,现在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那里每天都吸引着像我一样怀旧的人,还有那些寻访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年轻人.外地来京的游客也愿意到此了解一下北京的人文景观和北京故事.更难得可贵的,它吸引着许多外国人,他们都想更多地了解一下中国,了解一下北京,领略一下北京的历史与文化,还有那古朴的小胡同和四合院……  相似文献   

6.
看着儿子拿回来的一本崭新的《新少年》,我的思绪一下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记得那一天,我们学校搞了一次联欢活动,我们每人都得到一块包着花纸的糖块儿。当其他同学津津有味地品尝的时候,我却悄悄地把糖装进了衣兜里。因为这些日子妈妈的身体不好,大夫说得吃点补品。家里倒是有以前攒下的一篮子鸡蛋,可妈妈却一个都没舍得吃。所以,我准备把这块糖拿回家去给妈妈吃。想着这块糖能给妈妈增加点营养,我的心里盼着早点放学。可放学前老师讲的几句话,却把我刚才的高兴劲儿赶得无影无踪了,老师说,大家可以自愿报名订《新少年》。  相似文献   

7.
大黄是只猫     
小河 《北京纪事》2009,(9):68-68
我提着在外聚餐打包带回的排骨和鱼肉,来到小区的绿地旁,呼唤那两只流浪猫。只见一黑一白两只猫咪应声来到,看看是我就走到饭盒前安心地吃了起来。看着吃食的猫咪,不禁想起二十  相似文献   

8.
在我从小的记忆里,过年,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从前的温州,每逢过年,总是热闹与喜悦的。当磨盘里缓缓流出雪白的糯米粉的时候,当蒸笼里冒出馥郁的松糕香的时候,孩子们的心便充满了快乐的期待,因为知道,年关近了。而过年,这么多快乐的事情,是一定要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洗碗     
今天是星期天,吃过早饭,我看着妈妈忙个不停,便主动要求洗碗。我先用抹布蘸点洗涤剂,仔细地擦碗,随着碗转动起来,水池中慢慢地泛起了许多小泡泡。然后,我打开水龙头,清水哗哗地冲着碗,冲走了小泡泡,  相似文献   

10.
怀念童年     
任加于 《新少年》2012,(12):32-33
风从窗口吹来,一阵花香醉人,这花香令我忆起了美好无邪的童年时光。记得我五岁的时候,有一于,爸爸妈妈去上班了,我像平时一样,吃着零食,看着动画片。过了一会儿,我便觉得乏味了。不过,我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我打上爸爸的领结,穿上他那件又肥又大的西装,戴上一副墨镜,又去洗手间把头发弄成周润发的发型。嘿,大明星闪亮登场!接着,我把大大的皮鞋穿在自己小小的脚丫上,走到电话旁,拨通了电话。过了一会儿,"叮咚……"随着门铃声,小朋友们应邀来到。我摆好姿势,拢一下头发,打开门……嘿,都是穿戴别致的"帅哥"和"靓妹"!我们嘻嘻哈哈,模仿着电影中的人物,开  相似文献   

11.
人吃东西,时忽有被噎的时候,那食物既下不去又上不来的感受,往往让人心急火燎,怨天尤人。如今的电视广告,动辄插一杆子,就像有滋乐味地正吃着东西,突然给噎了一下。 引头的“噎”,恐怕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  相似文献   

12.
每当拿到我的导师杨祖陶先生亲笔题赠的著作时,心头总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这种厚重不在篇幅,而在学术。当我自己在做学问的时候,经常感到先生就在背后看着我。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想为老师写点什么,但总是忙这忙那就这样耽搁下来了。在杨先生的《回眸——从西南联大走来的60年》即将问世之际,撰写这个迟到的书评,不只是为了感恩,更多地是想借此梳理一下:应当向老师学点什么。  相似文献   

13.
“嚯,这么老些案卷!”丁同春吃惊地看着摞了满满两大桌子的案卷,真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2日晴今天下午,我在院子的草坪里捉到了10只蜗牛。这10只蜗牛,外壳很薄,软软的身体在地上蠕动着,蠕动着,两只触角一伸一缩,一旦发现有“敌人”,就马上把身子缩进“屋子”里。总之,它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慢吞吞、反应迟钝的家伙。我为它们准备了一个纸盒子当作屋子,几片菜叶是它们今天的晚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它们,期待它们毫不客气、狼吞虎咽、津津有味地享受我的款待。可是,没想到他们只是碰了碰菜叶就把头移开了。我好失望,心想这些小东西怎么这么不领情。我生气地走开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来看它们,咦,这回我发现,那菜叶边缺…  相似文献   

15.
她常常想,她的心里一定筑造着这么一所房子:藏着关于未来的所有期盼。而她所想要的未来,是当她老去的时候,没有迷茫和恐慌:当她美人迟暮时,发自内心地快乐着。  相似文献   

16.
感谢     
记得读过的一篇文章中说,日本人每餐前都要说上一句:"感谢用你的生命延续我的生命",就如同欧美的人们每餐前要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食物"一样。也许你们觉得这种做法没有必要,而且有点近乎可笑。那么,当你每天吃着妈妈给你做的可口的饭菜的时候,当你玩弄爸爸给买的玩具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应感谢他们呢?当你在节日里接受亲朋好友送的礼物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要感谢他们呢?  相似文献   

17.
在我少年时代的某个时期里,家境困顿,入不敷出,我放弃了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选择了一所中专. 每个周末,我都会坐车去郊区的饲养场,我妈在那边上班,晚上也住在那里. 我妈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身穿绿色工作服,正在给猪喂食.通常这个时候,我会接过她手中的活儿,叫她去休息一下.我妈接过我手中的奶粉,照例不满地唠叨:“以后不要带这些东西过来了,留着自己吃.”我则习惯性地跟她贫嘴:“话可不能这么说,那是我带给我妈的,你可要好好照顾她.”  相似文献   

18.
可爱的小鸡     
妈妈从市场买来了几只小鸡,我特别喜欢。它们浑身毛茸茸的,有红的,黄的,绿的,非常可爱。它们吃食的时候,吃一点儿就掉一半,好像它们的嘴漏了一样。怎么样,好笑吧!这就是我的小鸡。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0,(5):27-28
六、注重细节。 在我儿子两岁的时候,他指着一个盒子说:"ate,ate,ate。”(译者注:跟英语8以及吃的过去式发音一样),我跟他说盒子里并没有他想吃的东疆,但他仍旧说:”不,ate,ate,ateo”我又看了看盒子,里面确实空无一物啊,我非常疑惑地看着他,他将头探入盒子并继续说着:"ate,ate,ate"。  相似文献   

20.
提起鸭子,对于北京人来讲,第一反应肯定就是全聚德了;提起全聚德,那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老字号了.记得我来北京工作后第一次回家的时候,就买了一只现做的全聚德烤鸭带了回去,想着让家人尝尝老北京的味道.果然,爸爸吃了第一口后,意犹未尽地说了一句:"全聚德的烤鸭就是和别的烤鸭不一样,这皮,真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