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代人主要从生物学意义上理解死亡,而原始人则从象征意义上理解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死亡是一种象征交换,是馈赠。这里不存在生和死的对立。当人们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理解死亡的时候,生和死被对立起来了,生和死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也被否定了。许多人认为,生物学上的死亡是真正的死亡,而在鲍德里亚看来,这是一种想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生和死都具有社会意义,现代社会中的权力就是在死亡控制中诞生的。而他从象征意义上理解生和死,强调生和死之间的社会性联系,即生和死虽然在生物学意义上是不可逆的,而在社会意义上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以确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为前提,庄子将生命价值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庄子要求人们的社会行为要保持适当的度。在庄子那里,生命本身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外在之形,他将单纯注重"形"者称之为"养形之人"。与"生"相对的是"死";对"生"的看法,离不开对"死"的理解。庄子以自然的观点看待"死",也以"齐"与"通"的原则规定"死"。按庄子的以上观点,"生"与"死"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相分的鸿沟,生或死都"无变于己"。  相似文献   

3.
湯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为創作主旨,并安排了“杜宝黃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記,葬梅花道院凄涼。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的情节,曾激起过同时代某些人的共鳴,对现代人也有所影响,长期来被評論家们目为优秀杰作之一。封建的、資产阶級的評論家,带着极深的阶級偏见,从其本阶級的利益出发,抓住了作者創作宣言中的“情”,大做文  相似文献   

4.
三岛由纪夫本人曾说《忧国》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是一篇至福的物语。主人公武山以军人死亡的仪式切腹自杀,完全展现了三岛心目中的挫折英雄形象,他年轻、果敢,在生的巅峰时刻毅然选择了死亡,为天皇而死的荣光使生命得到了升华,走向永恒。《忧国》体现了三岛的殉道美学和生死美学,宣扬为天皇而死,在生的欲望和忧国至诚的矛盾中追求至福的死。  相似文献   

5.
生死,乃人生之大限。自然之法则。“不知生,焉知死”,连孔夫子尚且难以索解,况常人乎?钱钟书在《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等著作中,对生死问题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论述和探讨。意见精辟、辩证,材料翔实、丰富。本文是对钱钟书文化思想研究的论文之一。出世曰生,离世曰死。在出世与离世之间的数十年则名之曰在世。所谓在世,其实就是渐死。禅家者流悟有渐顿。况之以死,则有渐死、顿死之别,叔本华称之为小死和大死。由于人恋于生而惧于死,宁欲生而不欲死。故宁曰生而不曰死。其实,活着即是死着。生即死。既然生即死,则增年即减年,范石湖诗:“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次论人生短促,人生唯艰。故文学作品中有借酒浇愁以忘忧者,有极时行乐图眼前享受者。有养性全身以保其天年者,有求仙访道以期长生者,有立德、立功、立言企求精神不死者等等。次论追求长生不死之虚妄,转而为寻求死后登仙,升入天堂。然而天堂未必快活。神仙思俗,仙女下凡故事,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连众神之主宙斯也在人间修筑外室香巢。刘禹锡诗;“何享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囊王。”文中有对人所以怕死的原因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①,死亦②(yì)为鬼雄③。至今思项羽,不肯过④江东。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群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直到现在人们还思念项羽,崇敬他宁肯自杀,也不肯回江东的壮烈(liè)气概。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杰出人物。②亦:也,也要。③鬼雄:鬼中的英雄。指死得有  相似文献   

7.
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对"生"与"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生死之间的渗透与转化关系作出了深刻思考,建立了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生死观.庄子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提出了以"生死物化、生死命定、生死一体、生死为徒、生死俱善、生死顺化、生死通达、生游死归"为主要观点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8.
学界关于谭嗣同之死众说纷纭,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近代史上的谭嗣同之死,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谭嗣同本人的生死观实际上决定了这种必然性。谭嗣同的生死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灵魂不灭、无生无死和天命兆世。他认为生命轮回不。死,无生无死,以死为生,并深感于佛教中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言。这些都与谭嗣同本人的特殊经历及其深受佛教影响不无密切的关联。研究谭嗣同的生死观或许能为澄清谭氏之死提供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生和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庄子》对生和死有深刻的阐释,其生死观主要体现在生则重生贵生养生;死则乐死,视之为必然,自然;生死一体,齐同生死等三个方面。庄子的生死观给后人很多启示,能让人们满怀生命的热情,去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生和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庄子》对生和死有深刻的阐释,其生死观主要体现在生则重生贵生养生;死则乐死,视之为必然,自然;生死一体,齐同生死等三个方面。庄子的生死观给后人很多启示,能让人们满怀生命的热情,去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①,死亦为鬼雄②。至今思项羽③,不肯过江东④。诗意浅解①人杰:人中豪杰。②鬼雄:鬼中英雄。意思是人死得要壮烈,有价值。③至今:到现在。思:追思,怀念。项羽:又叫楚霸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④江东:古时称江南东部地区为江东。项羽原来是在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起义的,秦亡后他与刘邦争天下,不幸失败。有人劝他过江东称王,而他感到没有脸面再见江东父老,便在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东北)拔剑自刎身亡。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怀念、赞美历史上的英雄项羽,称颂他作为英雄生,也作为英雄死,宁可壮烈牺牲,也不苟且偷生的气概。诗中“生…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儒道哲学的立论方式是"向死而生",即面对鬼神的不可靠、不可知,在实用理性的观照下,以彻底的悲剧意识为动力,建立起超越生死的哲学体系。"未知生,焉知死",将鬼神、死亡等只能在理论上悬置的问题在践行中加以解决,斩断了鬼神、死亡与人的价值建立之间的联系;"朝闻道,夕死可矣"将人的全部价值限定于"闻道",从而超越了死亡;"不怨天,不尤人",剪除了外在因素,建立起人的自足性;"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人的目的最终着落在虚灵的"天命"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面对人的有限性建立起的审美人生。这些都是在"哲学突破"时期先秦思想面对理性的限度时做出的"向死而生"的转向,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3.
婚前女:你原先有过女朋友?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女:死了?怎么死的?男: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  相似文献   

14.
死是什么?     
死是什么?阮麟勇著①李乃忠译千百年来,人们思考、探讨着一个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死是什么?生是什么?由于人们的水平和信仰的不同,各种人按照极其不同的意义去认识死和生。死是生的结束的时候,生是一个正在存在和活动着的生物机体特征的概念。泰勒斯(Thales...  相似文献   

15.
以《庄子·大宗师》为文本,阐述了庄子生死之辩的哲学精神和文化意义。王夫之曾认为庄子主旨在于详于言死而略于言生,但其实庄子虽然侧重于甚至执著谈死,但并不是鼓励人去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而注重对死的感悟和探索,并以此来获得一种完全自然的自由精神,达到对生死的彻底超越与解脱。  相似文献   

16.
以《庄子·大宗师》为文本,阐述了庄子生死之辩的哲学精神和文化意义。王夫之曾认为庄子主旨在于“详于言死而略于言生”,但其实庄子虽然侧重于甚至执著谈“死”,但并不是鼓励人去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而注重对死的感悟和探索,并以此来获得一种完全自然的自由精神,达到对生死的彻底超越与解脱。  相似文献   

17.
響庭孝男在宫本辉《群星的悲哀》文春文库本的解说中写到:“作者在这七篇作品中,四篇都是以死的内在性来映射生命的方式进行描写的。也可以说,以《群星的悲哀》中那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夭折的死为中心,在其它三篇里对死的描写,无一不透露着对生的留恋与绝望。在这当中,死经常是通过静默而又具体的描绘被反映出来的。同时,对于死的认识又以其特有的方式显示着每个人物的性格。正如《群星的悲哀》中有吉这一人物所说,‘人位于猫和狗之下’。这种自觉,正是对于死能够加以承受的原因。”“作者一直都是使用冷静而又深刻的代表着生的光来表现这种内在的死的。从而也就提高了作品的纯度,正象清亮地闪烁着的星光一样,使读者必然地从中窥见到生的神秘,并为之所打动。”  相似文献   

18.
祥林嫂的悲剧是文化悲剧的一种典型。以鲁镇民俗为核心存在的“鲁镇文化” 以其残酷性使祥林嫂“虽生犹死”;就个体生命而言,虽然死能带来微渺的希望,但祥林嫂仍无法获得最终的解脱。这也是鲁迅重视“人的文学”观的真正之体现。  相似文献   

19.
《伊川击壤集》是北宋大儒邵雍的诗歌总集。诗集"第一现场"式地保留了邵雍大量的日常生活体验,呈现了在生、老、病、死等生存境遇下丰富多彩的身体样态,展现了易学大家邵雍鲜明的身体意识,以及面对生、老、病、死等人生问题时的真知灼见和旷达情怀。诗歌所描述,既有康泰身体的舒展自在,也有衰老身体的乐天顺化、病疼身体的超然达观。而面对死亡问题,邵雍继承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言说策略,借吟咏欢乐之生,表达了纵身大化、"真生""善死"的乐天态度。《击壤集》中多姿的身体样态是邵雍与世界"相照面"时的具身化表现,体现了浓厚的身体意识和鲜明的生死观念,这对理解邵雍整个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耶稣之死》是茅盾1942年在桂林创作的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之一,取材于《新约.福音书》。作为为人生的艺术理念的实践者,茅盾一生执著于对民族、国家、革命等宏大命题的叙述,倾向于从基督教原典话语中寻找救世理想和新生动力,寻找个体和民族摆脱苦难的途径。茅盾有意摒弃了基督教的原罪文化意识,代之以强烈的社会文化批判理性,采取隐喻策略宣泄着内心的悲愤情绪和向死而生的反抗意志。这种故意的误读,是中国作家面对民族国家命运多舛、社会现实混乱不堪、个体生命无处从容安居的困局时所作出的一种文学观乃至世界观上的自为选择,体现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深沉的民族情感和激切的批判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