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宪法》修改与政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琴 《江汉论坛》2004,(9):138-139
2004年修宪将政治文明载入宪法序言,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创举,也给宪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政治文明与宪政、法治、民主等范畴的关系有待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本文认为:政治文明主要是以宪政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政治权力在宪法框架内运作是政治文明的底线。政治文明是法治的内核和精义,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样态。民主不仅是一项基本的政治文明成果,它还是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依宪治国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文明的标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资源,宪法、宪政、宪政精神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是依法治国的价值源泉。宪法的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良好的宪法秩序、忠实于宪法的理念和社会整体的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3.
民主的政治催生使近现代宪政得以发生。宪政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宪政与政治文明交相辉映:价值层面,宪政思想是政治理念文明的鲜活表象;规范层面,宪政体制是政治制度文明的显赫精义;实践层面,宪政功能是政治行为文明的牢靠藩篱。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宪政的实现,宪政的实现之日即是政治文明的彰显之时。在宪政与政治文明成为政治学、法学研究热点和社会关注焦点的现实条件下,思辨地考察当代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宪政维度,无疑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从革命到改革、专政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成长过程,始终是现代性取向和主导的历史.社会主义宪政在曲折成长中积累了丰富的宪政资源和经验.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系统结合;制定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有序统一;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和自由发展内在一致;批判继承、发展创新和与时俱进有效互动的现代性成长经验.  相似文献   

5.
李景鹏 《河北学刊》2007,27(4):42-46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政治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权威产生与延续的合理性、政治权力结构的合理、政治权力运行的合理性、政治权威与人民相互关系的合理性等问题。政治文明的两个基本类型是人治政治和法治政治,宪政问题则是从人治政治向法治政治转变的关键问题。宪政的基本内容一是用宪法来约束政治权威的行为;二是运用宪法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力。我们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来造就法治政治的社会土壤、文化土壤和政治土壤,同时将法治成长的过程同民主成长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实现宪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省是依法治国系统工程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的实施经历了建政时期和改革时期 ,现正逐步向宪政时期过渡 ,依法治国的核心应着重于依宪治国 ,依法治省因之必须在宪政架构下进一步推进 ,才能提高其法治质量。依法治省有着重要的宪政价值 ,它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相互推动和促进 ,实质在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操作层面上 ,必须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的职能作用 ,为依法治省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作为社会文明组成部分的政治文明有它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要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要立足现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从而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小康社会的宪政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小军 《学术探索》2003,2(3):51-53
宪政是民主宪法的完整展开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形式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宪政。小康社会具备了宪政运行所需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基础性条件。改革和完善以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为内容要素的政党制度 ,优化宪法的自身构造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以及坚持推行改革开放的国策 ,将能有力地推进宪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民主冲突     
民主冲突是重要的民主政治现象,也是政治学的基础范畴。但政治学理论对民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研究还几乎处于空白。本文试图在民主冲突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框架下,对民主冲突的概念、民主冲突的发展过程有限民主冲突、宪政民主冲突和多元民主冲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政治文明尤其是近代以来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政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主要是通过宪政的普及和进步来推动的,宪政的实质内容与政治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相契合的,政治的文明化与宪政建设是一个内在的统一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制定宪法并切实实施宪政是一切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宪政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宪政发展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发展之路,以此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邹焕梅 《齐鲁学刊》2007,(6):150-153
我国宪政建设的基本路径应当是:完善现行宪法,从政治宪法走向宪政宪法;建立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从宪法实施的制度缺位走向制度保障;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从党领导下的宪政走向宪政体制下的党的领导;更新公民宪法观念,从权力本位观念走向权利本位观念。  相似文献   

12.
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引导政治参与需求、提升政治参与水平,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体现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尺、监督公共权力的关键要素、提升政治权威的有效途径、维护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3.
宪政是现代国家运用良性宪法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现代国家的标志。从本质上说,宪政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机制,也是国家权力部门内部的平衡机制,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机制。宪政是建立在宪政理念、宪政文化和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一系列原则。  相似文献   

14.
杨雪冬 《社会科学》2007,18(9):25-37
政治文明与宪政建设密切相关。文明化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是政治的内在属性;现代宪政建设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和制度性保障。现代宪政建设不仅是制订宪法,更是实践宪法。各国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差距实际上也是宪法实践程度的差别。因此,宪政文明建设除了要考虑到现代政治文明的普遍性原则外,还要照顾到各国的国情。就中国来说,宪政文明建设包括国家宪政化、政党宪政化以及社会宪政化三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5.
引导政治参与需求、提升政治参与水平、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体现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尺、监督公共权力的关键要素、提升政治权威的有效途径、维护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自主性与被动性并存、实质性与形式性并存、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微观参与多于宏观参与、执行参与多于决策参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需要着力健全参与制度、拓宽参与渠道、培育社会组织、提高公民素质、重塑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王友明 《学术探索》2004,1(5):43-47
作者认为,私有财产权入宪除了有它的法理基础、经济学原理和社会学依据外,还有着深厚的政治基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产物,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私有财产的基本理论.私有财产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前提,宪法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既是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重要内涵,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它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宪法教学中,如下问题亟需澄清:即课程体系与实在法体系虽不必完全一致,但宪法理论的讲解必须以宪法规范的解释为目的而展开;宪法教学不能偏离宪法的核心价值诉求,应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权力以及公共利益这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宪法在本质上是具有特定内容的规范性诉求,而不是力量对比关系;宪法研究方法与宪法教学方法虽有紧密联系,但仍不应忽视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立宪政体是指在宪法上设计国家权力结构及运作制度,并依据宪法施行国事的政治体制。一国预算执行监督体制需要立宪政体提供权威性保障,同时也是立宪政体有效运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经过120年发展已经成为亚洲诸国中立宪政体最为成熟的国家,并形成与之相配合的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国会监督及居民诉讼等多元预算执行监督体制。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深化预算执行监督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立宪政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就是使国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世界制 宪史表明,争取宪法制定的历史就是争取政治体系更趋于文明的历史。人类文明进程昭示, 宪法是人类最伟大的制度文明,宪法使国家这座最伟大也最复杂的机器可以更科学、更民主 地运行,它不仅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而且还是进一步推动人类政治文明 发展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童庆平 《兰州学刊》2007,2(6):108-111
学术界对当代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看法不尽一致.从政治制度自身的内在逻辑来看,宪法属于政治制度;从历史生成逻辑来看,现代宪法(或现实宪法)早于现代国家而产生,也早于其他国家政治制度而产生;从与其他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权力授受逻辑关系来看,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依据;从自身内容来看,宪法是当代中国其他一切重要制度的法律依据.宪法是当代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