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贵州摆脱“干人”地位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为帮助广大读者分析研究贵州乡镇企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特选编一组资料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2.
《学术论坛》1984,(4)
政治两次历史性转变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黄厚载(1 .3)论村民委员会出现的必然份··……于向阳(1.18)论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作用、···,、…周瑜泰(1.21)论毛泽东同志的整党思想······……方金英(2。l)论毛泽东同志从思想上建党的学说 .......................·....·····……王棣章(2.5)在整党中巫需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谭纪(2.9)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 向放在第一位···············……王永宁(2.11)“一切向…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萍乡市乡镇企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1983年总收入达2.83亿元,与1977年相比,总收入增加1.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55%。1983年该市乡村企业总收入占全省乡镇企业总收入的18%,名列前茅。其中,湘东区1983年总收入10114万元,是全国年总收入在一亿元以上的209个县(区)之一,上栗区6417万元,名列全省第五位,城关区6218万元,名列全省第七位,芦溪区5627万元名列全省第八位,今年他们在学习江苏经验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1983——1986年乡镇企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三年翻一番的目标(即在1986年 相似文献
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6)
(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 政治坚持反腐蚀斗争,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 王友平(卜l)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研究方法与用语 吴慧颖(l·13)首要的问题在于学习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整党 的决定》刘兴汉(2·l)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的社会调查理 论和方法严家明(2·5)从三明的实践探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规律黄聚有(3.1) 哲学人与规律关系探要石松(1·5)从过程的升降析“左”右倾的认识根源 林庄(1一。)朱熹“逃禅归儒”的思想转变 何乃川林振礼(1·25)关于朱熹与宗教及其他 —对任继愈同志关于“儒教”间题 的几点浅见李国权张家清… 相似文献
5.
《湖南社会科学》1993,(6)
改革开放以来,辰溪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2年乡镇企业发展到8319个,其中乡办121个,村办345个,联办127个,个体7726个,从业人员26710人,总收入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42.93%,比前年平均递增速度快26.72个百分点。但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不少。 (一)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全县30个乡镇的企业总收入过千万元仅5个,300万元以下11个,最低仅56.6万元。425个行政村中,产值在50万元以上的仅11个,1万元以下288个,未办企业的村182个。这些乡村企业产业布局上主要局限于传统制造业、种养业和采掘业。乡镇企业中第二产业占企业总产值68.6%,第三产业占28.28%,第一产业占3.07%。从产品结构看,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农业方面单吊一棵树,数量多品质差。工业方面高物耗高能耗产品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必须同劳动力韵发展水平相适应,乡镇企业的发展自然也不例外。从黔西南州的情况来看,发展乡镇企业必须切细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产业环境等动态,进行合理规划。具体设想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8.
9.
李爱琴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30(4):58-61,71
本文通过回顾西藏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总结乡镇企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成就与启示,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西藏乡镇企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乡镇企业发展道路,推动西藏社会跨越式发展和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西藏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促使其获得快速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伦理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恢复与初步发展、活跃与深入发展、趋向成熟三个时期。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发展伦理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伦理学研究,培养和形成一批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伦理学研究队伍,是中国伦理学事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
1984年我国美学研究工作出现的新局面,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超过了以往,而且在主攻方向转移的趋向性以及新课题的开辟等动向方面,都显示出我国的美学研究正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发。 一、新局面的基本特点 王世德在《对几个流行的“美的定义”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在这几年的研讨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有些同志认为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可以找到美的定义,有人乾脆写成“马克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类似的提法还有“马克思认为”,“马克思表明”等等。“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个提法在很多文章中出现了,成了相当流行的观点……特别是有些不专门从事美学工作却又十分关心美学的同志……经常引述这个定义,似乎这可以作为定论而加以运用了。其实几年来有些同志已经指出这个定义不是马克思的原意,也并不符合《手稿》的实际,但这派异议并没有引起美学界的重视。 在1984年里,《手稿》作为一个理论禁区被打破了,于是从《手稿》“引出”美的定义的探讨便 相似文献
12.
从一九八二年起,至一九八四年底止的三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刊物上共发表关于辽、金及契丹、女真史方面的论文500余篇,其中包括契丹、女真、渤海和考古方面的论文和调查发掘报告等。专著达十种以上,打破了历史记录。其中辽史二种:《辽史稿》、《辽史简编》;金史二种:《金代经济史略》、《金史简编》;民族史二种:《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东北民族史略》;渤海史二种:《渤海简史》、《渤海国史稿》;文集一种:《辽史丛考》;译著一种:《金代女真研究》;资料汇编一种:《全辽文》;古籍整理二种:《归潜志》、《鸭江行部志注释》。下面仅就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成就较大的几个方面,略作概述。 相似文献
13.
14.
1984年是我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本文就语言文学、历史文书、吐鲁番研究、艺术及其他方面涌现出的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著,作一些简要的概述。 一、语言文学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1984年在文学方面的论文主要有:程毅中《唐代俗讲文体补说》,文章认为“俗讲文以佛经为题材,有很大距离。思想内容并没有多少可取之处,其艺术形式虽然比较完整,吸收了唐代律诗和骈体文的成就,然而过分追求形式美,偏重格律,更显得繁冗和僵化。”因此作者主张俗讲经文不能和变文等量齐 相似文献
15.
16.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1)
。 ‘ ’‘。 政 治 ’ “ ·、 ’ 一、 .旗帜鲜明地靖在清除精神污染的最前列……………………………I.·本刊评论员(】.1)论“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方法论错误...…………··……………·牛治富乔根锁i 1.28)‘人性与文学 . . ——学习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汝一文的思考…·”于乃昌(2.、8)学习历史唯物主义 坚持唯物史观 。。一≯ ——读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的一点体会…···郭有为(2.19) 学习《邓小平文选》 ’办好蹦;院校,必须尊重人才 、’…. 莎必 ——学习《邓小平文选1))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