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人时刊》2011,(9):37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圣玛利诺高中华裔美少女崔晴晴在2011"美国小姐选拔会"夺下加州小姐皇后桂冠,同时摘走"亲善小姐"、"最上镜小姐"、"演讲"、"才艺"及"模特"等多项殊荣,打破28年来加州小姐南加华裔二度夺冠纪录。这也是崔晴晴五年内第二度获得加州小姐后冠。11月,她将代表加州前往佛罗里达参加"美国小姐"总决赛。  相似文献   

2.
1980年,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领军人物汤亭亭发表了其三部曲的第二部《中国佬》。该书力求重塑华裔美国文学传统、改变美国"主流"社会对美籍华人的刻板形象,争得华裔美国人的历史阐释权。在《中国佬》中作家巧妙地改编中国经典著作、挪用并解构西方文化典律,从而使华裔美国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当代美国文坛。  相似文献   

3.
汤亭亭的《中国佬》是早期美国华裔文学为华裔文学讨回美国公民合法性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发现"历史意义的反思,用虚构叙事的真实抵制历史叙事的虚构性,对美国主流历史提出质疑,解构美国排华法所代表的美国历史的基础。同时,作者着力追溯被美国主流历史遗忘了的华裔美国创业史,对他们创建美国家园的经历进行史诗化处理,使他们成为美国历史的英雄,从而达到把华人写回美国历史并为他们讨回美国公民合法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华裔美国男性作家笔下的华裔男儿们,对现实中被"阉割"或被"白化"的血缘父亲深感失望和厌恶,他们力图颠覆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强加于华裔男子的刻板印象,在为主流湮灭的华裔历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寻觅理想中的"精神父亲"——高大而阳刚的华裔英雄;在中美文化夹缝中建构华裔父系的英雄主义传统和华裔男性形象,重建华裔美国人的光辉历史。唯有重建一个能够代表中华文化传统和华人男子真正特质的华人英雄形象,才能完全取代美国种族主义者别有用心的荒谬而虚假的华人刻板印象,让华人乃至美国人重新认识华人及其文化,以此增强华裔族群的凝聚力,有效抵御美国的文化霸权及种族主义。而"儿子"们理想的父亲应该刚柔并济,具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雅与正义,也具有英勇与阳刚之气,在中西文化的土壤中,在精神上引领着"儿子"们不断前进和成长。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华裔美国文学开始跻身美国文学圈。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又具有独特的美国经验。而早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母题主要是尽可能真实反映中国形象,借此消除美国社会对华人的误解,渴望美国白人理解、尊重华人。文章以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李恩富、容闳和水仙花的作品为例,从历史视角分析其中"重教"、"游子"、"报国"以及"和"等母题及其所塑造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6.
华裔作家赵健秀(Frank Chin)在其后现代小说《杜老鸭》(Donald Duk)中,艺术地移植了儒学的"天命观",并以此为伦理基础塑造杜老鸭这个崇尚血性和复仇的华裔文化英雄形象。本文借鉴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分析儒家的"天命观"思想如何随中国经典"旅行"到美国,并在美国东方主义的历史语境下,如何成为赵健秀在小说中阐释为其反叛伦理的基础,并以此重构他心目中理想的华裔身份和形象。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裔的族裔身份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裔的族裔身份(Identity)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华裔族裔身份定位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中国文化对于美国华裔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中国文化是理解美国华裔族裔身份衍变和现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美国文化中有关"沉默"的种族中心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观点给跨越两种文化的华裔美国人带来了心灵的冲击和阵痛。美国华裔女性同样曾经经历过,也正在经历着声音的政治,而这正是贯穿美国华裔女性写作的主题之一。为了追索自我身份的认同,她们通过写作挖掘历史,重塑历史,在各种强迫禁声的强大压力下最终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6日,在美国麻省地方选举中,28岁的华裔候选人黄素芬创出历史奇迹,以72%的第一高票率,击败曾任四届市议员的唐纳利,当选费奇堡市市长,成为该市243年来首位华裔市长,她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华裔女市长。美国首位女性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随后向这名政坛新秀表示了祝贺。当地主要报纸《荣耀报》表示:"费契堡市人口中亚裔仅占5.7%,黄素芬如此高的得票率显示,支持她的民众不仅仅是亚裔,而是来自所有族群,是人心所向。"  相似文献   

10.
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特殊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在华裔作家们数十年的努力下,华裔美国文学逐渐由边缘走向主流。因此,适时地增加美国文学课程中华裔美国文学教学的课时和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两党都"不敢疏远这群有学历、有钱的选民,主动为他们在政坛上留出一席之地"美国1998年11月举行的中期选举早已尘埃落定,但在这次选举中,一直被视为一沉默的一群"的美国华裔,参选热情空前高涨、捐款、参选、投票和当选的华裔人士数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他们纷纷竟?..  相似文献   

12.
李勇革 《小康生活》2000,(10):28-28
我中心在引进培育李王、早美丽、密思李、紫琥珀、澳得罗达、玫瑰皇后、黑宝石等美国布朗李系列同时,于96年引进了美国最新培育的安哥诺和皇家宝石两个晚熟布朗李新品种,第二年见果,三年丰产,生长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华裔文学逐步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关注和美国主流文学界的承认,成为具有新兴文化动力的文学。美国华裔文学的生产与美国华人移民的历史以及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探寻美国华裔文学生产的历史语境是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群像扫描     
《华人时刊》2012,(11):32-33
美国体操队华裔教练将获"移民精神奖"美国侨报网等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女子体操队的华裔教练乔良在伦敦奥运会上帮助美国队夺得女子体操全能金牌,改写了历史。据《得梅因纪事报》报道,爱荷华首府得梅因市将在11月10日召开"移民企业家峰会",授予这位传奇教练"移民精神奖"  相似文献   

15.
勇气可嘉     
最近,因走音而在美国走红的华裔学生孔庆祥的首张专辑"勇气可嘉"(Inspiration)成功蝉联美国"告示牌"独立大碟榜冠军。这位被誉为"走音歌王"的孔庆祥,不但打破了华裔歌手的发碟纪录(连李玟等在美国出过唱片的华裔歌手都比不过他),甚至还把马友友挤下,成为"告示牌"综合榜排名最高的华裔人物。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裔文学以其卓越的成就和蓬勃发展之趋势受到了全球文学界和评论界的深度关注。而西方的批评激发了华裔作家的创作热忱,为华裔文学的繁荣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兴起并颇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表征理论"受到了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为全球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视角。在系统、深入研究该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对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表征形式——美国华裔文学书写进行一种全新解读,以期进一步推动和拓展华裔文学的传承、发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80年,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领军人物汤亭亭发表了其三部曲的第二部《中国佬》。该书力求重塑华裔美国文学传统、改变美国“主流”社会对美籍华人的刻板形象,争得华裔美国人的历史阐释权。在《中国佬》中作家巧妙地改编中国经典著作、挪用并解构西方文化典律,从而使华裔美国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当代美国文坛。  相似文献   

18.
水仙花、黄玉雪、汤亭亭和谭恩美这四位著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她们作为不同主体,在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社会背景中,显示了华裔文化身份认知从无法抉择的选择、无奈地被同化、含混商讨到"复合型"族群性建构的过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美国华裔妇女文学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文化总体语境的变迁状况.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裔社会的历史合法性问题是赵健秀文学批判的焦点,也是他文学书写的起点。对于赵健秀来说,他要书写和恢复的是来到美国的中国移民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即美国华裔历史的建构。美国20世纪后期的新移民潮,造成了移民内部在经济和阶级上的分歧和冲突,使得赵健秀的美国华裔历史建构失去现实意义,从而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20.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重点表现了中国文化这一"他者"如何融入美国语境的问题,表现了中国文化如何与美国文化的碰撞、纠葛和对话。在中国文化的镜像中,华裔得以照见自己的存在,在美国语境之中建构华人的文化身份。美国华裔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复杂和多元,一方面,这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不同,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书写和文化身份建构本身也是"一个产出的历史过程",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