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版《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收录清吴玉树《诗小学》提要,此书著者实为吴树声,《云南丛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均收录。《清史列传》有吴树声传。吴氏精于音韵训诂之学,于经史子集均有著述。吴玉树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2.
几部李商隐传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旧唐书里,李商隐是“无特操,恃才诡激”、“忘家思,放利偷合”之人,然而,真实情况如何呢?这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自1970-1990年代,台北、内地、香港先后出版社五部李商隐传,正是对这一重要课题的回答。依据出版先后,这五部传记分别是:①刘维崇《李商隐评传》(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②杨柳《李商隐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③钟铭钧《李商隐诗传》(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1985年易名为《李商隐传》,作者亦易名为董明钧)④董乃斌《李商隐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⑤梁锡华《李商隐哀传》(香港香江出版公司1993年版)。五部传记,按写作特色,可分为三类:刘著、杨著、董著为评传类;钟著为诗传类;梁著则为历史传记小说类。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明清小说学会会员范崇德,最近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宝文堂书店1983年版)、《残唐五代传》(中国书店1986年版)中,发现两首诗、六篇赞词,与《水浒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一版,实即袁无涯、杨定见本)中相应的诗、赞词相同,与《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本,实即容与堂  相似文献   

4.
《法显传》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求法僧游记之一,已被译成多种外国语言文字,特别是英文。但中国学界对《法显传》的英译情况了解不深,所述常有疏漏错误之处。基于此,着力向读者展示19世纪问世的4种《法显传》(1848-1886年)英文译本的具体情况,包括译者、出版机构、出版时间、译本特点等。  相似文献   

5.
俄国对史诗《格斯尔传》的研究[俄]Д.乌雷姆吉耶夫(Д·улымжиев)学者们有充分理由认为英雄史诗《格斯尔》或称《格斯尔传》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史诗作品之一。从前,研究人员把《格斯尔传》公正地称作中央亚的《伊里亚特》(古希腊叙事长诗--译者...  相似文献   

6.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或《八仙出处东游记》,明人吴元泰著。 《东游记》是明代有名的神魔小说之一。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第16篇论及此书:“《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传》二卷五十六回,题‘兰江吴元泰著’。……书中文言俗语间出,事亦往往不相属,盖杂取民间传说作之。”鲁迅所见的是《四游记》合刊本,他说:“今有《四游记》行于世,其书凡四种,著者三人,不知何人编定,惟观刻本之状,当在明代耳”。按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说,现存最早的《四游记》刊本是嘉庆十六年坊刊《四游传》本,此外是道光十年的《四游全传》本和小蓬莱仙馆《四游合传》本。换句话说,现存的《四游记》本都是清刻本。孙楷第又说道光十年坊刊大型本“似覆明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依据发文量和被引量两个计量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测评《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至2009年的核心著者。  相似文献   

8.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4期,曾发表拙文,对罗尔纲先生于《文史》15(?)发表的《<水浒>真义考》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罗先生又在《学术月刊》1984年10期发表了《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看<水浒>著者和原本问题》一文。为此,我续撰本文,再与罗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9.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众多元杂剧中最优秀也是影响最广的作品,其前身是元稹的《莺莺传》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迄今为止这三部作品均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界对于《西厢记》的英译本研究多有疏漏,因此对《西厢记》24个英译本进行研究,补正前人的遗漏,可以丰富我国《西厢记》翻译研究的史料。同时,在《西厢记》长达一百多年的翻译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征:早期以《莺莺传》翻译为主,中期主要是《西厢记》节译、选译和编译,后期以西方译者为主导中方译者为辅的《西厢记》全译本为特色。《西厢记》成功的翻译经验可为我国传统戏曲外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5,(5):52-55
卡夫卡一生充满着悖论和矛盾,他将写作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卡夫卡的很多作品都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投影,即他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形象化。从《美国》《变形记》到《审判》《城堡》《饥饿艺术家》再到《地洞》,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里面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半开放或封闭的空间,在这些空间里,他们拒绝与外在世界的交流,他们孤独地生存、绝望地存活。从而这些空间场景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象征网络:即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从这些空间场景的一系列变化:开放—半开放—封闭—消失,可以勾勒出卡夫卡精神世界和心灵图景的嬗变:《美国》为我们展现卡夫卡广阔的心灵图景,《变形记》隐约透露出卡夫卡对人性不灭的希望和积极的向往;《审判》《城堡》《饥饿艺术家》等作品中展现了卡夫卡精神世界的无奈追求,他的精神世界在逐渐放逐与坍塌;《地洞》则表现了卡夫卡精神世界的毁灭与关闭,至此,卡夫卡永远合上了他的精神世界的大门——他用写作燃尽了最后一缕希望,他的生命旅程也至此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1.
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著者、译者和读者之间呈不平等关系,译者处于"一仆事二主"的尴尬地位。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翻译应该是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因而译者与著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翻译中应尊重译者的主体性和不同的译本,从而促进交往的达成。  相似文献   

12.
高宗恽 《东方论坛》2008,(3):127-128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趋势越发突显的今天,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另一种全球化观念,即寻求一种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这种文化的多元共生是一种“和而不同?,每个民族都能发出自己声音的“多声部”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它以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自觉为前提。近代以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突然“失声”,在文化上同西方文化乃至与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日本文化相比,都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仅就对西方著名作家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的研究来说,自1979年《世界文学》第1期刊发署名丁方、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以来,我国的卡夫卡研究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发表了数百篇研究卡夫卡的论文,出版了10余部有关卡夫卡的译传、评传、编传。”可以说,  相似文献   

13.
罗斯玛丽·阿罗约在《卡夫卡、博尔赫斯、科斯托拉尼的小说中创作与阐释争夺意义控制权的场景》一文中分别根据三位作家的小说情节,隐喻式地指出,在作家、读者、译者争夺文本意义控制权的过程中,读者与译者处于劣势的地位。此种观点.片面地将三者的关系对立起来,不符合文本借助读者及译者延续其生命的现实状态,尤其不符合文本借助译者在异文化环境中得以新生这一现实。必须尊重文本与译者之间和谐互生的关系,才有利于译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卡夫卡作品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卡夫卡的生平和人生经验作为出发点,对争论颇多且较为费解的《城堡》、《在流放地》和《判决》进行论析,意在探讨卡夫卡作品的本义,并对诸多学者分析卡夫卡作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判决》是卡夫卡的创作进入成熟期的奠基之作。但论者一般是从卡夫卡惯常的艺术创作手法(如象征、隐喻)和其创作过程惯常的主体心理活动特征来谈论这个问题,而忽略了《判决》作为卡夫卡最为自我肯定的作品,它的创作指向也奠定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发展方向。许多批评家把《判决》与其后来写的著名长信《致父亲》相提并论,视之为卡夫卡审父情结的自白,实际上,小说中的人物更多则是表现为主人公格奥尔格·本德曼内心分裂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读上海版《春秋左传集解》(以下简称《集解》)和北京版《春秋左传注》(以下简称《注》),发现昭公十三年传文末数第二节“吴灭州来,令尹子期请伐吴”中的“期”字有疑,当为之作注,而《集解》和《注》皆未注,笔者于此愿有所说明。一、不应是“期”,而应是“旗”。通观昭公十三年和十四年传文,可知此处之“子期”当是“子旗”之误。上观昭公十三年传文,可知子旗即佐楚平王(公子弃疾、蔡公、熊居)乘乱夺取王位之成然(蔓成然、(?)成然),以其佐立之功,楚平王“使子旗为令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好逑传》在叙事模式、思想主题、词汇语法、文学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其中,小说叙事模式、文学传播中译者的翻译策略、译本比较等是研究重点.20世纪以来《好逑传》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首先,在译者和译本研究上,对除帕西和德庇时以外的其他译者及其版本研究过少;其次,在文学传播上,对西方受众对象的研究过于薄弱.未来可以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比较、语言艺术价值、其他语种译本以及海外受众群体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包含大量的习语,习语承载着一门语言独有的文化信息,所以这些习语为原著增色不少。文章通过对霍译版《红楼梦》与杨译版《红楼梦》中习语的英译进行比较,探讨习语的翻译要点;进而指出,译者只要达到等效翻译的效果,不管采取何种翻译方法都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19.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众多的英文译本中,林语堂的译本《老子的智慧》以其精炼与忠实久传不衰。本文以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点为依据,系统分析了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写作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最近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蒙译《蒙古诸王朝史纲》(以下简称《史纲》)。这部中亚蒙古王朝帝王继承史成书于 1664年 ,著者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可汗第 12代后裔阿巴拉嘎兹 (阿布拉伽齐 )巴特尔汗。该书由策登道尔吉先生根据新疆《木拉》(怀念 )杂志 90年代刊发的哈文资料译出。《史纲》由前言、原著、附录等三大部分组成。前言包括蒙译者策登道尔吉先生所作序、原著作者阿巴拉嘎兹巴特尔汗自序和哈译者生物学博士巴巴斯阿布来苏米序。原著波斯文 ,共有 9章 ,13 3节。其中第一章 2节 ,记载了上帝创造人类过程及鞑靼汗的传说。第二章 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