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入访谈,对19名“80后”青少年对“80后”现象的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以往一些学者研究中社会媒体和家长、老师对“80后”青少年更多持负面、否定评价相比,“80后”青少年对自身评价更为积极明朗,他们对社会及一些媒体对“80后”青少年的看法表示否定。对“80后”青少年持积极肯定态度。他们对“80后”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认为“80后”可以分为“85前”和“85后”。“85前”与上一代价值观念更为趋同,而“85后”更符合社会和媒体所描述的青少年特点。“80后”既有突出的优点,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点;改革开放特定的时代环境造就了“80后”的一代,他们既有相对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生活方式,也存在着特有的精神的困惑和心理的压力。“80后”绝对不是垮掉的一代,而且时代的发展也不是一代不如一代,“8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  相似文献   

2.
由于“80后”“特别”的行为与心理一直以来都是“大人社会”所关注与议论的话题.自2004年的“韩白之争”后“大人社会”起初更多地从生理的角度对“80后”的“特别”进行评价,且多为负面评价,而后逐渐改变。2008年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会制度变迁、传播手段改变等等角度对“80后”的行为进行解读。但是有不少学者在进行“80后”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以下几个问题:1、“80后”是否“特别”,而其“特别”是否具有研究价值。2、怎样解释自1949年以来的不同代际都经历了各自的社会巨变,却只有“80后”保留了其“特别”的群体特点。3、“80后”的“特别”究竟是外部原因导致亦或者是其内部理性思维的产生。4、“80后”作为社会行动者具有怎样“特别”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社会适应与社会不适应为切入点,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结合“80后”产生的社会背景,对部分“80后”心理品质进行了逻辑演绎和事实分析。文章从“80后”、“80后现象”引入,联系有关社会分工、分化、异质性理论,着重分析了部分“80后”的社会适应与社会不适应问题及表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80后”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艺 《职业时空》2009,5(11):182-183
“80后”正在走向社会,逐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各大高校中“80后”辅导员已占相当比例。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抓住“80后”辅导员工作的新特点、暴露出的新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80后”一度被“标签化”而遭受各种“非议”,他们的多数在经历了与其父辈的某种“交锋”之后,径直走进公共生活,成为志愿者的主力和网络行动的推力,“80后”自行“正名”。伴随社会问题的尖锐,他们又在“风口浪尖”发声。认知“80后”已不仅仅在他们而在全社会。认知的多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自由思考”空间,从而提供认知的相关性和深刻性。本文选择伽达默尔“诠释学”视角的意图在于论证“80后”的存在方式是基于其“本体性”.即他们“存在并思考着”。认知“80后”是从这一“存在者”开始,又越过此一存在的“现时性”进入对“未来”的担当——谁£起“思想启蒙”这种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80、90后”员工的激励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80、90后”的这批新员工激励的方案,激励方案包括建立全面薪酬管理制度、设置个性化沟通方案以及改变主管和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激励措施来有效地激励“80、90后”的这批新员工。  相似文献   

7.
时韵 《现代交际》2011,(11):5-6
“80后”辅导员遇上“90后”大学生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新挑战。“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心理和认知上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80后”辅导员自身素质有其优势和弱点,他们在工作中要扬长避短,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创新的工作方式谱写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关于“80后”道德研究日益增多。因生养中的独生子女角色、长成中的应试教育困惑、就业中的求职危机尴尬、婚恋中的物欲压力窘况、改革中的政府机构自身建设等客观因素引发的思想嬗变;还有西方文化思潮、传统文化、职业道德舆论、主流社会价值取向等主观因素影响都使其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凸显出不同于“60后”与“70后”的特征。文中先就“80后”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就“80后”道德社会评价的变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若干可行性对策建议对“80后”道德的自我重构。  相似文献   

9.
当前,“80后”正值婚恋高峰期。在改革开放和多元时代下成长起来的“80后”在恋爱观、择偶观、性观念和婚姻观上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看法。他们直白朴素的恋爱观、多元务实的择偶观、热情与保守相交织的性观念以及“个人主义”的婚姻观,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而且还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主流婚恋价值观趋势。对“80后”婚恋观现状及其原因的探讨,有利于“80后”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实现婚姻家庭幸福;有利于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90后非主流”的出现是随着“90后”自身文化特质的不断展现,以及他们与“80后”的文化话语权的论争而逐渐进入主流文化视野的。它遭到“80后”甚至是更老几代人的批判,被定义为娇纵、冲动、不懂事,甚至是胆大妄为的形象,但是“90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探寻却乏人问津。  相似文献   

11.
砾遥  马各 《职业》2009,(8):16-17
80后是在“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等各种质疑声中成长的。争议从未停止,而80后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固执地生长着,一个又一个名字开始闪闪发亮……  相似文献   

12.
严彦 《中外书摘》2010,(11):75-77
“80后”,目前中国最受关注的一代,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80后”作为一个社会人口学概念,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特指国家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据统计,中国的这个群体超过2亿人。  相似文献   

13.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享受此刻拥有”这是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似乎也是一部分80后爱情观的真实写照。很多年轻人跟着当下的感觉走,活在当下,享受爱情的每分每秒。他们可以一瞬间就爱得死去活来,但又能很快就分手当作不认识。“闪婚”、“闪离”已经成为80后的代名词。80后恋爱结婚已经不像60、70那样单纯,80后的婚姻掺假太严重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但愿能引发我们共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moon 《现代交际》2009,(2):I0003-I0003
前段在热的《奋斗》进述了一群“80后”的爱情与事业、快乐与迷茫,剧中几位“80后”的爱情与事业、快乐与迷茫,剧中几位“80后”更是把搞怪、折腾进行到底,而他们(她们)突显自我个性和时代特点的造型则成为该剧又一大点,现在,就跟随我们,一一为你解析。  相似文献   

15.
马藜  刘艳琴 《现代妇女》2010,(11):11-18
婚恋生育观这个话题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和耳朵,尤其是作为我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婚恋生育观成了时下人们争论的焦点。融合当前的热点,我们以“80后”婚恋生育观城乡之间的对比研究为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从恋爱、择偶、婚姻等方面进行探讨。他们的婚恋观,呈现了多元化的状况,生育观则明显受西方文化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80后”的婚恋价值取向已从单一价值、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80后”出现的婚恋生育状况,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伴侣(A版)》2013,(11):47-47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享受此刻拥有”这是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似乎也是一部分80后爱情观的真实写照。很多年轻人跟着当下的感觉走,活在当下,享受爱情的每分每秒。他们可以一瞬间就爱得死去活来,但又能很快就分手当作不认识。“闪婚”、“闪离”已经成为80后的代名词。80后恋爱结婚已经不像60、70那样单纯,80后的婚姻掺假太严重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但愿能引发我们共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80后”以父母的角色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可是我们发现在他们成立的家庭中.他们作为父母的角色常常被其他群体所替代,特别是被孩子的祖父母(包括外祖父母)所替代,这种角色替代现象已经普遍存在,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80后”父母的角色替代现象的产生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无论是“80后”、“80后”的父母还是社会,都应认识到这种现象存在的客观性,也应采取有效方法以规避此现象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艺 《现代交际》2006,(11):10-10
她们进入职场时间不长,却凭坚持与自信玩转工作魔方。也许在她们的概念里一切都是要“趁早”的。近来,一谈起部分80后女生的“抢婚”风潮,人们多要惊讶地瞪圆眼睛——她们在想什么,她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她们的勇猛由何而来……其实,远不必如此惴惴,虽然80后女生的我行我素和冒险激进属于共性,但外在表现形式上却并不统一。你看到有人在“抢婚”,那有没有看到更多的80后女生在职场中的“抢”行动?  相似文献   

19.
《金色年华》2008,(5):6-6
“山东惊现‘80后’厅官!”“史上最牛公务员!”“同为‘80后’,差距咋就这么大!”今年年初,一名1980年出生的青年被任命为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之后,一时间,这位名叫张辉的年轻厅官成了网络论坛焦点。  相似文献   

20.
水格 《现代交际》2007,(1):51-51
“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也许没错。首先怎么来界定“80后”:这是讨论问题的基本前提。我觉得光这个名词就够掰一会儿的了:从最初冒尖的几个人、十几人、几十人发展成一个浩浩荡荡的集团军,真应了老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圈子里面藏污纳垢,人家说一颗老鼠屎腥了一锅汤,可现在不是一颗或者几颗老鼠屎的问题,就算“80后”这锅汤再美味、再可口也架不住队伍里众多的“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如此一来,原来还有点看头,甚至被称为“中国文坛生力军”的“80后”立刻变成了“小丑”的形象,时时处处上演着荒诞与滑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