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将区域发展优势变量加入到传统SSA模型中对该模型进行计算维度的扩展,并将其运用于中西部能源产业发展进程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展后的SSA模型在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及行业竞争等方面的表征意义更加显著、内涵更为丰富,再次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能源产业正在逐步向西部转移的结论;析出了西部各省区具有产业结构优势、竞争力优势且应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的产业部门;比较了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对于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力的区别,并指出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各省区应该重点考量的产业特征。  相似文献   

2.
区域服务业竞争优势是区域要素的比较优势的集成,其大多来自于有利的资源条件、相关支持要素、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政策引导等因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区域角度研究服务业竞争优势,构建区域服务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黑龙江省服务业区域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提升竞争优势的路径与方向,为制定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辉  李晓青 《统计研究》2007,24(12):18-21
摘  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优势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轻型化特征,区域重点扶持产业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以区域金融竞争力比较为视角,通过建立海峡两岸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金融规模、金融深度、金融外部环境和金融开放度四个维度,系统分析了两岸主要地区的金融综合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大陆与台湾的金融竞争力在不同维度上各有优势,金融合作上有互补空间;大陆几个典型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各具特色的对台金融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5.
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界定的基础上,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宏观层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中国2002—2007年28个省域作为研究样本评价中国各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清晰认识不同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差距,找出培育和提升本区域现代服务业竞争力优势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集聚竞争力要素;并从宏观视角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统计模型,科学评价中国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及其区域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唐豪 《四川省情》2019,(5):19-21
近年来,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四川提出了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广东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两省区域经济发展各有特色和亮点,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西安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全市立足基础农业的同时,通过调查农业区域结构,发挥特色产品比较优势,着力发展具有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优势的特色农业。目前,板块农业和产业带得到加速扩张,全市已经形成优质粮食、优势畜牧、绿色果品,安全蔬菜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四大板块”、“十条产业带”为格局的特色农业经济区域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197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DEA模型估计了估算了中国各省和三大区域1978~2007年的TFP水平和Malmquist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解,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域TFP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区域效率差异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要想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效率差异所产生的损失,建立更有效的经济制度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中期以制造业为核心并重心逐渐向服务业转移的长期经济发展体制,动态提高区域TFP以缩小区域之间TFP和经济差距,以达到共同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个地区根据区域战略发展的需要进行产业的发展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与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工作必须要有对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而这又是建立在对产业的正确分析与评价基础之上的.对行业的评价.可从体现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入手.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对区域内的制造业行业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行业的发展给予了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31个省区和6大区域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分析了各省和各区域绿色食品各指标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带动作用的差异,时间因素的变化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差异以及各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个体差异,从而得出各区域的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提出通过调整发展营销战略和科技创新是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由此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唯实 《统计与决策》2012,(13):108-111
文章利用1998~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李国璋教授提出的软投入理论,通过SFA和DEA模型估计了估算了中国各省和三大区域1998~2008年的TFP水平及其软投入不足制约产生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中国区域软投入效率差异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想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软投入效率,减少软投入不足所产生的损失,建立更有效的经济制度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中期以制造业为核心并重心逐渐向服务业转移的长期经济发展体制,动态提高区域TFP以缩小区域之间TFP和经济差距,以达到共同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爱萍  王瑜 《统计研究》2002,19(12):37-38
 中国成功加入WTO,这表明中国将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一场以世界发达国家为主导,国际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是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部分环节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各产业协调配套、竞争优势显著的区域产业系统。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系统中的经济主体和骨骼,能否正确的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合理的确定其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关系到区域经济得到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更关系到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3.
马琳 《统计与决策》2012,(2):149-151
文章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金融结构不合理等背景下,地方政府因具有处理不对称信息的优势,及强烈的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建立、发展的动力,使得地方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适当干预有力的促进区域金融的发展。为避免过度干预的发生,提出了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转变政绩考核机制和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成都以"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发展目标定位.为科学研判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进程,2013年,成都市统计局以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建立了"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经济实力、城市影响力、基础设施保障、区域开放程度和城市品质及居民生活质量等五个方面,并以此选取32项指标构成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冯启文 《统计与决策》2005,(12):106-108
对外贸易对湖北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外贸的绩效,湖北省在选择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时,应从本省的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又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是要以动态的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振新制造业,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光电子产业.  相似文献   

16.
魏陈  曾玉芳 《四川统计》2009,(10):52-53
充分发挥德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克服不足,借鉴典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经验,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为出发点,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积聚和扩散功能,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步伐。  相似文献   

17.
产业竞争优势及其度量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科技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各国正在进行深入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是要建立起本国的产业竞争优势,培育在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当代全球贸易中获取贸易利益的能力。本文在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和度量方法展开研究,从产业间竞争优势和产业内竞争优势两个层面上提出度量产业优势的一套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实力具有比较优势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长三角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都充分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在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通过对苏南与浙北县域经济发展中相关指标与路径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差距或比较优势,从而提出明确县域产业的战略定位、参与区域分工与合作等建议,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京津两市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里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交通运输发达,工业及科技实力突出,对外开放程度高,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融合,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将这一地区发展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地区之一,显得至关重要。此稿通过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的启示,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机遇和发展思路,将给读者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因子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以湖北、浙江、上海为代表,对中、东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由此对中部崛起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强调能够自觉利用区域差距而不可以完全消除区域差距对于东部地区通过发挥先发优势和中部地区通过发挥后发优势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