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理解,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使译文更加符合本民族的语言规范,这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即需要正确的理解,准确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这也是衡量译者英语理解水平,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文学翻译如何才能忠实地再现原著的艺术意境和丰采姿致?译林版《傲慢与偏见》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经验。本文撷取其中若干片断与原文进行比较,从三方面分析了该译本的特色:1正确处理“形似”和“神似”的关系;2选词精当;3结合语境,译活人物对话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理解、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使译文更加符合本民族的语言规范,这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既需要正确的理解、准确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这也是衡量译者英语理解水平、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列举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中的文化差异、原著风格及社会语言等言语作品的语用因素,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根据语境把握这些语用因素,准确理解原文,再现语言风格,使译文更符合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5.
风格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与原著作者风格上的相似,对在译作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译著的背后潜藏着译者与原著作者在文学风格上的极大相似。正是这种相似性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原著的脉络,从而进行成功地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6.
对James Legge译《论语》中若干译文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译英或英译汉,都务必考虑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两种语言的特殊规律。如汉语中无冠词,英语中却大量使用冠词。一个汉语句子可使用若干个动词,将其译成英语,只需一个动词,其余动词则用非谓语动词词组或介词词组表达,等等。由于两种语言的特殊规律、民族习惯、原著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等因素所产生的理解上的隔膜,致使在翻译中很难确切表达原文的真实含义,而逐字直译,有时会弄得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在此情况下,人们必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用意译手段。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经典散文《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即王椒升译本与朱纯深译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指出王译本做到了忠实原文但过于机械,朱译本做到了灵活变通,但在有些地方有些脱离原文意思。最后指出,在翻译时,译者应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机械照搬;既灵活变通,又不能脱离原文。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批阅学生的英汉翻译练习时,经常发现读起来生硬、晦涩的汉语译文,有的甚至读几遍还是不知所云。出现这样的问题,虽然也有对原文的理解问题,但有的英语原句并不很难,而译出的汉语句子还是很别扭,要是学生用汉语作文,他不会写出那样的句子。这说明,其主要原因是翻译时过于受原文的束缚,在努力传达原文的意思时,不敢摆脱原文的结构模式,只好照原文的句式写出汉语句子。这样的译文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了觉得不象汉语,翻译味太浓,有时甚至看不懂。有的翻译家称这种译文为“翻译体”。本文试以学生翻译练习中的错误或不恰当的译文为例分析这种翻译体的根源和  相似文献   

9.
功能翻译理论与广告翻译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译者灵活地进行广告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广告翻译的实质、目的和译文预期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实现广告翻译的预期功能,要注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心理;摆脱原文束缚,提取所需要的实质性内容,发挥目的语语言优势;把握不同文化差异,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10.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译汉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是最薄弱的环节。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于学生中三个方面的共同性问题:首先是理解上的错误,无论是词汇理解错误,还是脱离上下文,都会导致表达上的败笔;其次是译文受制于原文词序,摆脱不了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就无法用地道的汉语进行表达;第三是语言基础不扎实及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在制约着学生的翻译水平,这是因为进行翻译仅靠语言知识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1.
加词补意法是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之一。由于俄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词义范围、修辞方法等方面不尽相同 ,有些内容在俄语中不用书写言传 ,即可推理会意 ,但是如果刻版地按照原文字面译成汉语 ,有时会觉得内容不够完整、意思不够清楚、重点不够突出或者语感不够妥帖等弊病 ,甚至在逻辑上有矛盾 ,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容易造成歧义 ,引起误解等。这就要求译者必须根据原文有机的整体 ,深刻地理解原文 ,仔细地分析两种语言的异同点 ,然后摆脱原文形式上的束缚 ,把其形虽不露于词表 ,其神却洋溢于言语中的潜在意义补充译出。加词补意法原则是必须重视原文 ,加词不加意 ,补意不增意。许多优秀译著已经说明 ,在翻译实践中运用加词补意这种方法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必要的 ,是达到确切翻译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安德烈.勒菲弗尔认为诗学是影响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使译入语读者易于接受外国文学作品,译者常常需要对原文作些改动,以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诗学要求。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照《黑奴吁天录》原著和林纾译本中运用增补、省略、缩写和改写等译法,探讨译文如何符合该时代的主流诗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有时必须改变原文某些词语的词类才能有效地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意思。本文讨论了词类转换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也增添了文学作品的魅力。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本的质量。然而如何衡量模糊语言的翻译效果,却没有明确的标准。信息熵概念引入翻译领域后,将其计算公式应用到原文和译文模糊度的测量上,有望找出与原文在模糊度上更为接近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受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传统译论支持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赋予原文与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它拟定了一个积极的原文和消极的译文,译文只是原文的临摹或仿拟,必须要忠实于原文,做到与原文完全的对等。女性主义的翻译解构了传统翻译忠实观,质疑原文的忠实地位,否定传统的原文高贵而译文低贱的等级观念,对"忠实"给与了重新表述,认为"忠实既不是对作者也不是对读者,而是对写作方案——一项作者与译者都参与的方案而言的",同时为女性主义译者为借翻译之名建构自我身份提供了最强大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6.
翻译理论和实践中重要的是如何突破文化障碍从而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信息.语用等值翻译即译者力求译文接近或等于原文的效果,既要注意具有明显民族文化特征的词语的翻译,也要注重对"言外之力"的理解与传达.习语是语言文化中的精华.因此,在习语翻译中,尽力促使译语与源语的语用等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形式是翻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是原文风格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翻译中,如果只传达原文的内容,而没有形式的传达,那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完美的。因此,在翻译中,要在忠实地传达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完整、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形式,才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神似和形似兼顾,再现原文的神韵。  相似文献   

18.
译文能译得同原著一样神形兼备、给读者以与原著完全相同的概念和艺术享受吗?这是翻译界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笔者同意包振南等同志的看法:要求译文能对读者产生与原著完全相同的艺术感染力。这只能是翻译工作者的理想目标。但要真正达到这一目标是不容易的,有时简直是不可能的。越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文学作品,其译文所产生的艺术效  相似文献   

19.
试论翻译中译文对原文文体的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体学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门年轻学科 ,它的研究成果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篇译文的质量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对原文文体的适应。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透彻理解原文的文体特点 ,并运用已掌握的翻译技能处理原文 ,使译文尽可能地适应原文的文体 ,再现原文的自身风格。本文试从文体的两大分类———口语体和书面体出发逐一阐述在翻译时各种不同类型文体的译文如何适应原文的需要 ,同时兼顾读者身上的某些条件要求。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保证翻译作品的质量 ,努力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前景化再现与翻译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围城》中语言前景化特点及前景语言的翻译进行分析。发现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不但要译出意义,还要译出风格,才能接近翻译等值,取得与原文近似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