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流感”成为世界话题的原因,首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波及面在扩大。H5Nl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自1997年在香港出现,2003年波及北美、东南亚,2005年又出现在欧洲一些国家,我国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其次发生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虽然目前没有人传人的现象出现,但人们担心一旦病毒发生变异,人体成为这种病毒的合适“生存地”,那么将会造成人类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间,被曝光次数最多的传染病是禽流感。此次疫情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它正好爆发于人们的“心流感”感染周期内。人们的心理恐惧会因为一个共同的话题而互相传染。其实,早先一段时间,禽流感也多有发生,但不幸的是,不是被“疯牛病”抢了头彩,就是被“非典”盖了风头。于是,这次的禽流感来势凶猛,让很多人痛下“此生决不吃蛋”的豪言。  相似文献   

3.
“新上海人”,现在成了到上海创业的新移民的代名词,从社会变迁的层面上理解,由于生态和心态的变化,上海人自身也在发生“形象转型”,成为新上海人。这里所说的“新上海人”不同于传统上海人的形象,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人。在新上海人中,观念和行为最前卫的是那些以“新人类”或“新新人类”自居的上海年轻人,  相似文献   

4.
2003年刚刚过去,然而人们对于这一年的各种风险和灾难记忆犹新。年初的“非典”危机不说,年中安徽芦岭、河南安阳等地发生严重矿难以及淮河流域的大水灾也不说,就在2003年末2004年初,重庆市开县的“12·23”气矿井喷特大事故,已经导致数百人死亡;被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警告为猛于“非典”的禽流感,又在中国多个省份被发现。亲历多种风险确实使人们感受到:我们这个社会正在进入一个高风险社会。  相似文献   

5.
张赐琪 《社会学》2005,(4):27-31,56
作为一个开放度很高的国际化城市,随着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一些新的传染病先后登陆上海,如震惊中外的“SARS”,扑朔迷离的禽流感等。尤为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性病、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据统计,2003年上述三种疾病占上海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49%,尤其是艾滋病疫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传染病的社会防治问题,引起政府和市民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上海青年常常为“我是一个上海人”而自豪,外地青年也对上海青年刮目相看,认为上海青年聪明、灵巧。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之一,因此,人们总以为当今上海青年也就自然是出类拨萃、素质超众了。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表象,或者是一种身在庐山的自我陶醉。请问:在上海青年中有几位是全国知名的政治家、理论家?上海青年改革家的队伍能否与上海的经济状况同步一致地走在全国前列?上海青年的“海派”文学队伍能否与“湘军”、“皖军”、“中央军”相媲美?结论是:现实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7.
解放前,我就在上海教书;解放后,担任上海市东中学的校长,后来又调到市教育局任教研室主任、普教处处长等职。我对全国统一高考发生疑问是从1959年开始的。那年的全国高考,福建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全国最高的,位列第一名;上海排第五名。上海分管教育的市委书记说,上海条件这么好,怎么考了个“王老五”?他对这个名次很不满意,让我带一批校长去福建取经。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4,(4):11-11
在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2013年度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中,中国禽流感专家陈化兰因“帮助中国平息H7N9禽流感疫情”榜上有名,《自然》杂志称她为“战斗在前线的‘流感侦探’”。2013年4月,陈化兰和她的科研团队发现,在我国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在国际上首次从病原学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来源,为我国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据。5月,他们又发现H5N1病毒确有可能通过与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获得在哺乳动物之间高效空气传播的能力,从而具备引起人类流感的潜力,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H5N1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现实威胁。7月,陈化兰和科研人员研究发现,H7N9病毒对禽类无致病力,但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突变,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与水平传播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从而揭示了H7N9病毒存在较大人类间大流行的风险。这些成果先后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及《科学(SCIENCE)》杂志上。在禽流感阻击战中,陈化兰所在的哈兽研究所向各地紧急提供了大量的诊断试剂,向企业转让了我国当时唯一可预防H5亚型禽流感并获得农业部新兽药证书的H5N2灭活疫苗生产种毒和全套技术,紧急生产了12亿羽份供疫区强制免疫使用,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流感在全球夺去了超过5千万人的生命。根据以往经验,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称,全球性的流感大约每隔十年就会爆发一次。现在又到了季节交替、流感爆发的高峰时期,尤其近来禽流感肆虐,人们更是谈“感”色变。所以,防治流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圣诞节之际,一场特大自然灾害降临,印度洋突然发生海啸,造成至少十万人伤亡的一场大悲剧。亚洲这几年似乎是多事之地,SARS刚过,就来了禽流感,而禽流感过后又来了海啸。表面上看,是大自然与人类作对,人类是受害者。  相似文献   

11.
根据供给和需求双侧动力源分析,可以判定上海经济已经进入减速通道.要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应对上海经济新常态,就需要找到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把握“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趋势,利用上海服务经济高地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四个中心”和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联动发展,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确保上海经济在未来5~10年内处于合理的增长区间.  相似文献   

12.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内片”是怎么回事。而二十八年前,我就奉命为毛泽东拍摄“内片”……突然起用“臭老九”1976年5月初,根据来自北京的批示,上海成立“内片”摄制组。我突然被任命为上海“内片”摄制组导演。  相似文献   

13.
《职业时空》2005,(23):60-61
中新网11月28日电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的《集中答复媒体关注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 问题》中透露,从中国近期发生的人禽流感患者标本中分离的H5N1病毒的基因序列已发生了一 定程度的变异。但这种变异并不具备导致人传人的能力。 文件中称,实验室分析表明,从中国近期发生的人禽流感患者标本中分离的H5N1病毒与疲点禽类标本中 分离的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但与越南病例感染的H5N1禽流感病毒相比,病毒的基因序列已发生了一定程度 的变异。但这种变异并不具备导致人传人的能力。目前,欧洲地区尚未发现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 此外,自1997年以来,全球发现的人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病例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地区、泰 国、越南、柬埔寨、印尼和中国大陆地区,截止目前,总病例数为150多例。对这些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 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接触感染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吸入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中的病毒颗粒 是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不接触病、死禽的普通公众一般不会感染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4.
严幼韵是复旦大学商科首批入校的女生,因家离学校比较远,她就开着自己的轿车到学校上课,很多男生每天就站在学校门口,等她的车路过。因为车牌号是“84”,一些男生就将英语“eighty- four”念成了上海话“爱的花”。  相似文献   

15.
信息     
“百万家庭健康上网行动”火热开展日前,“百万家庭健康上网行动”在上海启动。自今年3月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社共同发起“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大行动”后,国内众多网络游戏服务商开始关注青少年健康上网问题,而倡导“绿色游戏”的先行者游戏蜗牛也再一次扬起“蓝色青春”的风帆。游戏蜗牛副总李柳军在会上就本次活动表明了蜗牛公司的立场,同时把公司就此次活动专门新开的绿色新服“蓝色青春”的一些功能做了说明,引起了与会者关注。 (上海吕强)  相似文献   

16.
老板也孤独     
沈洁 《现代交际》2006,(1):70-71
我所在的公司,有一项业务是专门为驻上海的国外“金领”提供中文教学服务。这些“学生”们,个个都是跨国企业“空降”到上海的大老板,动辄年薪几百万元,但不接触不知道,他们的寂寞孤独,其实难以想象。别看他们在办公室里威风八面,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实际上,只要业绩稍不如意,他们就有可能风风光光地来,  相似文献   

17.
时讯盘点     
禽流感袭击亚太越南、泰国、日本、新加坡,禽流感袭击亚太,中国终未能幸免,国务院新闻办2月9日宣布邀请中外记者到曾经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广西南宁,包括丁当镇以及其他一些乡镇去采访。 1月23日,广西隆安县丁当镇一个  相似文献   

18.
史海 《老人世界》2008,(9):34-34
说起上海,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知道。但若问:上海为什么要叫“上海”呢?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需要从上海的发展历史说起。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上海处于“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的需要,国家和上海都加大了住房保障和旧区(棚户区)改造等关系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工作力度,要求房地产行业继续发挥改善民生的重大作用。在这些新形势下,上海必须审时度势,将长期坚持的“三个为主”政策原则进行内涵丰富、拓展外延,进而提升到统领整个房地产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张俊红 《职业时空》2005,(12):60-61
中新网11月28日电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的<集中答复媒体关注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问题>中透露,从中国近期发生的人禽流感惠者标本中分离的H5N1病毒的基因序列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这种变异并不具备导致人传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