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内外河岸带研究现状与城市河岸林带生态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在河岸带结构、功能、生态重建和维护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结合其中的一些原理和方法,以及城市滨河地带的特殊性,基于群落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观点,从生物重建、生态重建以及结构功能重建三个方面,为城市河岸林带提供了生态重建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巢湖湿地景观的生态修复是促进环巢湖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既是恢复与推动巢湖湿地景观生态保护、保持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独特性的关键环节,也是维护巢湖湿地区域内动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环巢湖区域湿地景观的综合分析,从保护遗存湿地原生态景观环境、恢复湿地景观的生态修复性功能、创建可持续的绿色的湿地景观运转体系三方面,提出了环巢湖湿地景观生态修复的若干模式。  相似文献   

3.
2005年朝阳市大凌河朝阳城区段整治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其景观规划设计构思充分体现了生态及文化理念,风景区以一轴(历史文化轴)、一线(时代发展线)、一河(大凌河)、一带(公园绿化带)为主题,形成了5大功能区的景观格局,即:植物景观区、动物景观区、滨水休闲景观区、人文景观区、体育运动景观区,在布局结构上强调了三条主脉,即:水景线——水脉;生态线——绿脉;文化线——文脉。朝阳市大凌河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充分挖掘了地方文化特性,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创造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4.
安阳市市域绿地景观生态规划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自然要素 ,在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应用城市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安阳市绿地景观现状进行分析 ,探讨了安阳市市域绿色生态景观规划的基本途径 ,并提出了建立安阳市市域绿地景观生态格局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城市水体受损的严重现状,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城市受损水体的修复和水景观营造的重要理论及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工程角度、生态角度详细探讨国内外城市受损水体修复理论与技术,总结了整合水系结构、恢复水体生态、组织水上交通、保护历史文脉、传承水文化等专业化城市水景观营造方法。在城市水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应该注重景观风貌的营造、水文化的再现和滨水空间的营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生态位理论在村落景观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村落景观的形成、构成、演化、发展等研究中,可得到以下结论:村落与生物界物种一样也有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位;村落景观在村落生态位的扩充与重叠的作用下,实现村落景观在地理层面的扩大和村落景观类型的丰富;生态位适宜度可以为村落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评价依据;生态位重叠理论对村落旅游的差异发展和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重建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现代化的推进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蔓延全球的生态困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它迫使人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历史和未来进行认真反思。社会生态论者认为生态难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应用引发人地关系的对抗,只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以人为本",转变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和技术理性统治形式,才能够重建社会生态平衡,进而重建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精神生态论者认为精神价值的消解引发自然生态失衡,只有通过精神自由的回归重建精神生态平衡,才能够推进个体生命秩序与自然生态秩序的辩证契合。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是辩证有机的"生态大系统",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可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湿地景观在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和美化城市居住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彰显出了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特殊的景观价值.在进行城市湿地景观塑造时,应实现生态健康、景观美学和文化教育三大目标以形成其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龙王港河道改造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对原有地形地貌、植物种类、群落与景观调查研究后,挖掘适宜的乡土植物种类.定位为多元肌理、城市门户、生态廊道的滨水景观带,以回归自然、整合环境、大尺度多形态为目标.结合周围地块性质,根据不同群落类型的选择与植物景观生态群落结构配置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形成景观节点,突出整体植物景观效果、乡土特色和低维护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城市森林是人工生态系统,其功能系统能否实现良性循环依赖于人工植物群落稳定性与否。人工植物群落构建应师法自然理念,遵循近自然式景观设计、乡土化植物景观设计和保护性景观设计等相关理论。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应体现景观观赏性与艺术性、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群落组成结构合理性等多方面需求,在人工植物群落景观构建上应充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营建地域特色景观。通过模拟地带性植被特征进行科学合理配置,结合植物季相变化创造时空意境,依据不同功能要求创建适宜景观特色,并利用适宜营林措施调控群落演替,优化植物群落景观结构,营建出结构优化、功能强大、景观美化的城市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考察、地形测量和古籍文献研究,提出了广东惠州西湖是一个独具岭南特色的,以自然山水为基础、文人写意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并兼有佛教和道教文化。惠州西湖的佛教景观、道教景观与文人景观三者具有不同的布局特点和文化含义。古人以诗、画创造园林空间的方式值得今天的从业者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杭州西湖景点皆用汉语四字结构描绘,字里行间勾勒出诗意、生动而又特色的画面。本文基于接受美学理论,探讨了西湖四字结构景点名称的翻译。研究结果发现:某些景点名称英译展现了四字结构勾勒的生动画面,突显了旅游文本的呼唤功能,做到了"读者关照";另外一些官方英译名称,在准确度、意象性和多维度方面尚需斟酌。本文从英语旅游者角度出发,对某些英译名称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建议,使其不仅符合汉语四字结构所表达出来的诗意和凝练,更能正确传递信息,在意象想象、审美体验和共情交流等多维度更好地做到"读者关照",完成审美感官体验,促进外国旅游者更好地领略西湖风光,感受中国的自然文化,满足并扩展其"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植被恢复工程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景观绿化和生态绿化.实施景观绿化是因为长江三峡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景观绿化可促使三峡恢复过去曾有的原生植被美景,增强对游人的吸引力,促进库区旅游经济繁荣;实施生态绿化,是因为三峡两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绿化可有效遏制生态恶化,促使库区生态良性循环,确保库区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三峡植被恢复成功  相似文献   

14.
扬州瘦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中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是盛清时期中国园林建筑的重要典范。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都有关注,但大都集中于对瘦西湖文化现象、社会习俗、诗文雅集、乾隆南巡等大文化事件等方面的解析;直接以瘦西湖景观为切入点,对其文化景观的基调、特性尚未有过研究。以瘦西湖整体景观架构为独特视角,以熙春台向北至蜀冈的山林景观为研究对象,将会对瘦西湖的建筑、山水等景观要素以及诗会、雅集等文化特性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景区数量的增多,大众旅游的不断普及,游客旅游心理的不断成熟以及旅游景区同质化严重、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的出现,同类型景区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旅游景区要脱颖而出,合理的旅游形象定位尤为重要。万仙山景区属于南太行山水型景区,目前还未在游客心中树立鲜明的景区形象。基于四脉理论,对万仙山景区的形象进行提炼,将其定位为"户外乐园,攀岩天堂",将有利于万仙山景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宝力根寺风景区旅游市场营销力度相对薄弱的问题,对其旅游项目开发与宣传进行策划,提出适合于阜新地域特点和具有宝力根寺风景区特色的旅游项目及宣传营销策略。指出根据宝力根寺风景区的特点,主要面对乡村旅游市场,其形象设计应定位为辽西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休闲度假村,其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为开发佛家斋菜、野菜宴、骑马射箭、生态农业和经典别墅等旅游项目,实行时间差别定价策略,开拓旅行社和散客两大群体的营销渠道策略,品牌宣传、区域与户外广告相结合的宣传促销策略,并全面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云台山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山岳型旅游景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态安全的内涵,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划分成5个级别。研究结果表明,云台山旅游景区生态系统处在“亚安全”状态,各要素的生态安全状态排序是:生态安全保障〉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环境质量〉旅游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云台山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生态安全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系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自然遗产景观保护单位。武陵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必须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依法保护风景名胜区的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龙虎山旅游资源的特色与类型,分析了现阶段的开发状况与存在问题,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新形势下旅游开发的对策,即根据自己的特色,坚持建设以碧水丹山、道教文化、崖墓文化等为主导,火山岩地貌、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等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打造科学名山、数字名山、生态名山和文化名山。  相似文献   

20.
"五个统筹"背景下的风景区居民点调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同时也给风景区内部和周边居民点带来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居民点问题在当前每个风景区中都是确实存在和无法回避的。在"五个统筹"背景下,结合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以苏州澄湖为例,探讨了风景区居民点调控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