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手握铅笔头,蓬乱的头发下面,是一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大眼睛——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影像瞬间。多年来,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大眼睛小女孩”的故事。她叫苏明娟,因为这张照片,因为希望工程,她实现了“我要上学”的梦想,也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著名情书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如何,这些阴郁的圣母像中没有一张像你这张照片那样被吻过这么多次,被这样深情地看过并受到这样的崇拜;你这张照片即使不是阴郁的,至少也是郁闷的,它决不能反映你那可爱的、迷人的、“甜蜜的”、好像专供亲吻的面  相似文献   

3.
幽默文摘     
男朋友两只鼠姑娘在路上相遇,一个说:“哎,我最近交了个男朋友。”“是吗?快拿照片给我看看。”于是,这只鼠姑娘拿出了一张蝙蝠的照片来。“哇,怎么这么丑!”“丑是丑了点,可好歹人家也是个飞行员吧!”  相似文献   

4.
李秉喜 《公共关系》2001,(12):11-12
“我来自柯达公司,所以请允许我用一张照片开始我的演讲……一张照片胜过干言万语。你清楚他的过去,也了解他的现在。你知道他代表着什么,他清楚自己的使命和目标;他永远随时随刻整装待发。”这是世界著名的伊士曼柯达公司中国区副主席——叶莺女士在“2001中国西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的开场白。柯达公司不愧为世界著名品牌公司,其形象发言人——叶莺女士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充分展示了大家风范,反映出一个国际品牌公司在公关形象上的刻意完美精神。  相似文献   

5.
雷直 《老年世界》2008,(5):30-31
2007年7月13日,温家宝总理到安徽阜阳慰问军民,了解灾情。在其后的报道中,许多媒体采用了一张温家宝总理自己打着雨伞与当地群众握手的照片。7月17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将这一照片与其他几张照片放在一起,形成“打伞组照”。“组照”共包括照片7张。其中温总理2张,除上面提到的7月13日的一张之外,还有一张温总理自打雨伞,脚穿雨鞋,踏着泥泞在乡下视察时的照片。  相似文献   

6.
我的办公桌上有一张我在老家拍的照片:有一群孩子围着,旁边还有一只猪。我拍这张照片是想在我遇到困难时它能提醒我自己:能够面对并且战胜任何困难。这种提醒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力量。当我面临困境时,我告诉自己我是中国人,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虽然我们经历过各种困难。我也将生存下来,因为我们来自伟大的历史,伟大的民族。我们的文化传统将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强大。如果有什么事情我失败了,我总是可以回家。  相似文献   

7.
一年前,我最深恶痛绝的,是别人无休止地谈论他们自己的孩子。我身边有几对夫妻,他们都是非常和善的人,但自从有了孩子后,育儿成为他们唯一的话题。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他们不停地发各种照片和感想刷屏,对孩子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大呼小叫:“天哪,她已经学会吃手了!”“你看这个角度会不会更漂亮?”如果赶上朋友聚会,他们会慷慨地把手机递给其他人,让那些不幸的观众把手机里几百张大同小异的照片和视频看过一遍——还不能快进。我另一位朋友,因为她的表兄每天都用QQ给她发送许多孩子的照片,她愤而将其拖黑,差点闹出家庭矛盾。  相似文献   

8.
照相往事     
记得是1960年夏天,父亲调动工作,我家要搬离集宁。我和妹妹正要登上搬家的汽车,父亲突然叫住我们,说:“来,你们几个在旧家里留个影吧。”于是,奶奶搂住我,母亲抱着妹妹,听得父亲举起的照相机“咔嚓”一声响,从此,一张珍贵的照片,留存在我的相册里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9.
原谅别人,不如安置自己黄昏短得像一首五言绝句。我跟老姜被扔在了黑暗里。我把于格辉留的纸条揉成一团扔向老姜,歇斯底里地喊道:“你怎么连个女朋友都管不住!不是你家小妖精勾引格辉,他怎么会……“黑暗中,老姜手里的烟明明灭灭,我也渐渐失去了咆哮的兴致,空气凝重,一片静寂。我走过去,紧紧地抱住老姜,泪水滚滚而下,我说:“他们怎么  相似文献   

10.
彭国梁 《老年人》2010,(10):30-31
上个星期,我收到天津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的一封信。惭愧。我只能用这两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感觉。信封的左下角有四个字:“照片勿折”。我小心地把信封拆开,从中抽出一叠照片,共8张。这是今年初夏我和南京薛冰、苏州王稼句陪同来教授夫妇江浙行时的留影。  相似文献   

11.
《公关世界》2016,(16):92-95
是的,这张照片可以说毫不时尚,也没有宏大的叙事背景,和政治、历史、色情绝缘。照片中一位年轻姑娘正慵懒的躺着,橘色的毛衣把她的身体曲线完全掩盖,这种平躺的姿势,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地心引力。橙白相间的格子裙刚好遮到了膝盖,不给人留哪怕一丝遐想的空间。她好像在思考什么,玩弄头发的左手和随着思考无意搓揉一张纸条的右手已经让她的情绪表露无遗。最令我们视线难以移开的,是这姑娘的眼神,显然她在专注地思考着,或回想着,她眼神并没有聚焦某一点,但脑海中一定是一幅丰富的图景。  相似文献   

12.
于丹选了一张“大嘴”的形象照片做为《于丹<论语>心得》的扉页秀。在《百家讲坛》上,我在倾心品赏她酿造“度数略高的醇酒”时,也深深记下了她那憨厚朴直的一张“大嘴”,这张大嘴尤以她娓娓侃谈、吐露出会心的微笑时,最为显得灿烂动人。  相似文献   

13.
鞋里的字条     
楼下有一位修鞋匠,他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每天坐在铁皮房子里,微笑地对着过往的行人,双手却从不停歇. 有一次,他为我的女儿修鞋子,女儿在修补好的鞋子里,发现了一张字条,这张字条,竟让女儿欢呼雀跃.那上面写着:“孩子,走路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别让你的爸爸妈妈担心.”他也为我修过鞋,我察看修好的鞋子时,也看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14.
这难道是同一个人么? 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亭亭玉立的、意气风发的靓妹,而放在旁边书桌上的--是一张相貌平平略显土气的、一个姑娘的照片.我瞄瞄眼前的人,又仔细观察照片,心想,这难道是同一个人么?  相似文献   

15.
正1那日早上,妈发来一条微信,打开一看,是一张照片。照片中,爸弓腰拖地,非常专注,看样子全然不知自己已成为偷拍对象。哎呀!爸竟然会拖地了!我连发了几个叹号过去。妈很快回复:"我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等到这一天。"  相似文献   

16.
白明 《中外书摘》2008,(12):79-81
这“杀熟”的故事且讲哩,一位朋友有一次找到我,说白明,跟你们家那亲戚还有联系吗?我说倒是有联系,留了一个电话号码。为什么还有联系呢?是因为那个“亲戚”,他认为我们家这点油水没榨干,他认为还应该有,所以他留了一个尾巴,留了一个电话给我。我曾经在我们家翻遍了,确实是没有了,人家说船破有底、底破有帮,帮脱了还有钉,我们家的这只破船连钉子都没了,  相似文献   

17.
1.照片中的新娘是谁? 这天,司徒菲菲去夜巴黎影楼取婚纱照,这是她与杜林峰一星期前拍的。他们还没有结婚,杜林峰也从没说过要和她结婚的话,司徒菲菲画饼充饥,想在感情上找到寄托,于是硬拉杜林峰拍了这套照片。 婚纱照是店内最昂贵的一组,装裱考究颇有档次。司徒菲菲打开一看,却感觉不对劲:婚纱照色彩光线无可挑剔,漂亮朦胧,很有艺术韵味,可她怎么看新娘都不像自己!这组婚纱照大大小小一共12张,每一张都是如此。司徒菲菲眼睛没那么大,鼻子也没那么高,“她”浓妆艳抹、身披各式白纱偎依在杜林峰身边,表情冰冷冷的,像具整过容的死尸。司徒菲菲心想:我明明整个拍摄过程脸都是笑着的啊,为什么每一张都是这个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相关阅读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当时,学校有位姓毛的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相似文献   

19.
诚实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位女友的男友劈腿,一次两次地被她发现。第三次.男友再次跪求她原谅,说某某也背着老婆跟前女友约会,没被发现是因为会说谎、会掩饰。“我这人啊,就是太诚实。”他说最后这句话时,几乎有点得意洋洋了。然而,也正是这最后一句话,让女友对这个男人彻底死心。“如果偷腥,请把嘴巴擦干净,否则我将严重质疑你的人品及能力!”这是女友留给那个男人的分手致辞。  相似文献   

20.
元旦之夜,我乘埃及航空公司的飞机波音747飞往开罗。 飞机从曼谷机场一起飞,我便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在450名乘客间渡来渡去,端详着每一张面孔。我的这一举动,引起一位航空小姐的注意,目光里带着几分怀疑。她走上前来,笑着问我:“先生,有事要帮忙吗?” 我说:“有。但除了我自己,谁也帮不上忙。” 她说:“先生,您是在找朋友吗?” 我说:“他胜过朋友,亲过兄弟。” 她说:“请您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以便为您广播找人,。 我说:“我要知道他的名字就好了!” 她说:“她的职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