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寄居在城市     
寄居蟹,一种奇妙而矛盾的动物,随时在广阔无垠的海底游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它的城市就是海洋,它的居所就是贝壳另一种生命逝去后留给世界的痕迹。这种可怜的动物正好利用了这一点,满足了它生存的需要,蟹看来是很幸运的,它可以随时弃壳出走,或许很多人很盼望这种生  相似文献   

2.
爱人就像一条船,而情调与激情就仿佛是船的颜色。生活的海洋里,会涌起形形色色的浪花,磨蚀掉“颜色”,但这并不会阻止它继续畅游海洋的热情。因为,只要“船体”是稳固的、坚实的,而“颜色”,我们可以随时随心所欲地涂抹。  相似文献   

3.
有许多新闻,都会让人忧心忡忡:这,就是深层社会问题的雏形! 在河南省郑州市一个立交桥下,夜宿于此的农民工,干活回来发现被子统统不见了.200多名农民工,200多条被子,原来是被执法队给收走了,人家当然不是偷,而是为了“市容执法”。而对于这些外来打工者来讲,被子,就是家当,就是家(5月15日《河南商报》)。  相似文献   

4.
"动物世界"这个词组最早意味着一个老少咸宜的电视节目,是以真实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来吸引观众的.因为有了"动物世界",部分中国人在"吃肉吃不够,动物就是肉"的年代提前培养出了对动物的兴趣乃至感情.近些年来,世风渐从吃肉上瘾转向减肥上瘾,"动物世界"也从一个频道的一个节目变成了所有频道必备的重头戏.然而,就在这个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可以随时随地看见"动物世界"的新时代,一个无处不在却又查无实处的"动物世界"反而却逐渐形成--这个"动物世界"在非"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以及杂志、报纸上随处可见,通常源自经济学家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5.
囚禁的章鱼     
<正>一只章鱼的体重可以达70磅。但是,如此庞大的家伙,身体却非常柔软,柔软到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想去的地方。章鱼没有脊椎,这使它可以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它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壳里躲起来,等到鱼虾走近,就咬断它们的头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然后美餐一顿。对于海洋中的其他生物来说,它可以被称得上是最可怕的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道德在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却很少有人关注道德的起源。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最主要标志,劳动的产生随之出现的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而这种关系在没有法律等一系列成文的社会规范来规制时,就更加急需一种调和手段来规范,这种规范就是道德。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道就要从它出发,从逆向思维出发开始来探讨劳动,再从劳动的产生阐释道德的起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沿海城市环境,增加沿海城市绿地面积,荷兰水工作室公司的环保设计师科恩·奥尔瑟斯计划向海洋要绿地。他设计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人造小岛,名为"海洋之树"。科恩相信,这种小岛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是一种悬浮在海洋上的小岛,不过它不会随着风浪漂向远方,因为有数根强劲的钢缆把小岛和海底相连,从而较为牢固地将其固定住。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实际上都是出自于动物,比如像蜜蜂的蜂巢和蚂蚁的蚁窝。蚂蚁天生就是建筑大师,它们能建造出让人类称奇的居所,那圆形的门拱就像计算机里的三维图形。但这里的蚂蚁指的是一个数量级的群体,而不包括个体,甚至是一小群蚂蚁。生物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将一小群工蚁放到一个适合筑窝的地方,出于本能,这些小蚂蚁会立刻动手建筑蚁穴。但当蚂蚁的数量小于一定级别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幸福地读书     
小时候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做一个书店的营业员。因为我觉得,坐拥书城是超级幸福的事。 基于这种认识,我从小就特别迷恋书,对书有一种自然的亲近与兴奋。捧一本书,端一杯清茶,独自畅游在思想的海洋里,体味生活的哲理,那情那景,既惬意又幸福。  相似文献   

10.
乔永义  赵中生 《职业》2012,(26):124
人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可以往上书写.模仿是人的本能,通过模仿人们学会了语言,又通过模仿学会了文字,通过模仿学会了各种生存技能.人的大脑是一个微处理器,各种有益于自己的模仿记忆都会记忆下来,当下次再用时通过分析处理、再加工重复展现.这种过程就是一种创新过程,各种技能都是经过模仿、创新,再模仿、再创新而得到的. 技工院校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动手能力强.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学得一技之长,这种潜意识无疑又会促使他们注重实际操作,注重模仿、创新.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这个特点,才能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能自我嘲解,也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你就会变成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你的伴侣就不会老是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害怕你会随时发脾气。小事不抓狂,爱情就不会抓狂  相似文献   

12.
孙焕英 《老年世界》2006,(19):15-16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学校也史无前例地连锅端,钻进了一个芦荡被军管闹“文革”。正在被“清队”、“抓五吆六”弄得洪洞县里没好人之际,林彪出事了。而我们,却因此得福,大概是上面顾不上折腾“臭老九”了。没事干了,就整天学习叠被子,就是用板子拍打,把被子叠得见棱见角像刀切似的,玩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魔方(近见报道,有部队已废止了这一套)。一个老教授总因被子叠得不标准挨批。有一次,他不软不硬地对军管人员来了一句:“被子是为人服务的!”从此.学校里就流传起了一句“教授名言”:“被子是为人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说法,陆地上的生物原本都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地球上目前发现的34个动物门,其中有33个可以生活在海洋中,海洋中有13个门的动物可以移居陆地,而有15个动物门只能生活在海洋中。因此,海洋被称为是生命的摇篮。也许,深居内陆的我们,无法近距离感触海洋,便造了这么一座公园,让梦想离现实更近一些。  相似文献   

14.
正心若塌了,世界也就暗了;心若亮了,世界也就亮了!曾经在网上看过这么一句话:"这世上,从来不会无路可走。努力的人,披荆斩棘、伤痕累累,也会艰难地走过去。"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可以一马平川。但实际上,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蜿蜒而曲折的,一路上也总会遇到一些阴霾和黑暗。可我们要知道的是,只要心中洒满阳光,世界就不会黑暗。有一支队伍,常年在北极考察。队长对所有队员都提出了一个小要求:坚持每天都写日记,特别是记录风和日丽的日子。队员们对此一直很不解,直到一次遭遇,让他们明白了坚持写日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会做,他很可能会在一个地方终老。但这只是一种假想,其实,在现实世界中这种情形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情况往往是:张三会栽种水稻,李四会播种小麦,王五写得一手好文章,赵六拥有一副好歌喉,等等。所有这些能劳动、能写字、能演唱的能力,如果用经济学术语说,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4,(9):57-57
不叠被子有利健康每天起床后把被子叠好,被视为生活好习惯。但研究人员发现,不叠被子反而有利于健康。尤其是夏天,起床后把被子翻转过来,平铺在床上就可以了。据测定,人在一夜的睡眠中排出大量废气,其中含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149种,从汗液中蒸发出来的物质约150种。这些有害的物  相似文献   

17.
正这应当是一种濒死的感觉。"我看到那条深黑的通道,我知道,只要再往前走,就可以永远摆脱这个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我又留下了什么呢……在这个世界,总有很多选择,总有很多让你舍不得、要活下去的东西。我就是……就是舍不得那一道阳光。我就是为了这么细小的事而选择活下去……"她嚎啕大哭。  相似文献   

18.
李慧明  刘芳  刘倩 《城市》2005,(4):12-14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 (一)"循环式经济"理念的提出 循环经济应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就起源来看,循环经济并非一种新的理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博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理论时便提出了"循环式经济"这个名词.他在1966年所著论文<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经济学>中指出,我们必须承认地球是一个封闭系统,能够接收外界能量输入,并对外界进行能量输出,而地球上的物质不能够被创造,也不会消失,来自开采、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残留物总是以某种形式与我们一起存在.他把这种观点叫做"太空人经济".也就是把地球比作一艘宇宙飞船,飞船中的居民无法从飞船本身之外获得任何的资源储备,也无法将不需要的残留物处理到飞船之外.他和许多经济学家一样将过去的经济称为"牧童经济",这种经济观的典型看法就是将自然环境看成一个无限的平面,将经济看成是一个与外部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换的开放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安家》2008,(7):186-187
螃蟹船摇摇晃晃在海面上航行.这种船属于菲律宾特有,顾名思义,船的两侧伸出数条铁爪,爪的末端再用一根横杆连接.妙处是船体可以永远正直不会侧翻,弊病是当船快速行驶时会加大船身阻力.几个水手站在迎风的船头,都倒背双手,那副唯我独尊的气势就像海洋中的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20.
男人相对于女人来说,是种很奇怪的动物。我的好友阿平说得精辟,她说年轻的男孩是又涩又青的小苹果,而一到中年很成熟的男人就是又红又甜的红苹果,人么,说到底还是自私的动物,相信没有谁不爱尝现成的熟苹果而偏爱苦苦涩涩的青苹果。她说婚姻生活中也是如此。年轻的女孩找一个毛头小伙,要想让他慢慢变成“红苹果”就要做一个辛苦的妇人,每日里浇水、施肥、剪枝、灌溉忙个不息,日子久了就成了一个满脸皱纹的黄脸婆,就算是这样辛苦,天灾人祸的,也不是所有的女人最终都能得到一个香喷喷的大苹果,世界上可遇不可求的事太多了。 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