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数据,我国的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已经有很大规模,网络视频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利益泉源,也造成视频网站版权侵权不断发生。这多与对避风港原则的滥用、侵权成本与违法所得的差距悬殊以及法律缺失等有关。为此,我们需要探索解决途径,以期减少网络视频侵权行为的发生,维护网络视频版权秩序,创造一个包括网民和网络视频行业乃至全社会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并加以尊重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模式以及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发展孕育出了网络混剪短视频,这一新的视频类型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著作权侵权问题.在网络混剪短视频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往往会以"合理使用"为抗辩理由.因此,必须厘清网络混剪短视频是否适用"合理使用"制度,分析其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为了达到网络混剪短视频创作者和原作品人之间权利的平衡,使网络混剪短视频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在司法层面,应当明确网络混剪短视频"合理使用"制度和侵权行为的标准,从而判断其是否属于著作权侵权范畴,同时要加强法院的说理,加强对网络混剪短视频著作权侵权案件的监督,提高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视频内容的不合法性是视频分享网站网络产业发展的瓶颈,因视频作品多为网络用户上传,所以其间接侵权责任的认定则是推动网络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视频分享网站法律主体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间接侵权的认定。视频分享网站属于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存在着"二次销售"的现象,因此其间接侵权行为可以分为帮助侵权和替代侵权。帮助侵权中的过错认定关键在于明确其注意义务;而替代侵权认定中的"直接经济利益"则是指通过从网络直接侵权行为中实际获得的单独费用或其所增加的费用。  相似文献   

4.
2009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伴随着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视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成长期,我国网络视频的格局也随之发展变化。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视频的发展趋势,引导和促进网络视频产业发展,成为当前网络视频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技术、内容、行业环境三个方面分别对我国网络视频的发展趋势进行解析,并由此提出我国网络视频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助力我国网络视频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视频分享网站经营者与网络用户的连带侵权责任,该规定是视频分享网站经营者的一种合理的责任负担。视频分享网站经营者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非基于共同侵权行为,而是基于承担连带责任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其主观方面需具备认识因素的充分性,客观方面需具备因果关系的累积性。  相似文献   

6.
i OS系统网络视频APP提供免费下载视频服务的行为,是实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方式之一。在综合分析了视频分享网站下载行为的广告宣传、网站的栏目设置、商业模式对下载行为的依赖程度、对下载的视频的技术保护措施之后,本文认为,如果用户将下载的视频传播而侵犯著作权,视频分享网站不应承担引诱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7.
视频数据业务的出现,要比网络的出现早很多,但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给视频数据业务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当下,很多行业都开始向网络化发展,视频数据业务也不例外,甚至由于视频数据业务在网络环境下发展的过快,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根据视频数据业务的概念和特点,对其发现趋势进行简要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流量视频数据业务的网络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10年的磨砺,网络视频网站的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但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版权纠纷及版权争夺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大视频网站,甚至影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因此,针对网络视频网站版权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网络视频更好地起到传递信息和舆论监督作用,对当前网络视频的性质、特点、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运用个案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对整个网络视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网络视频舆论体系的问题所在。通过网络视频的几个典型案例与其他国家网络视频的发展相比较,得出我国网络视频舆论建设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期望能够给我国网络视频舆论的未来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国家广电总局不久前公布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旨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和维护网络文化信息安全,但是收效不大.本文从网络传播"无证"影视剧现象入手,分析网络"无证"影视剧屡禁不止的原因,并提出一点关于视频网站健康长远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版权侵权现象日渐增多,涉外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学界和司法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涉外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适用,除了要受到一般侵权领域法律适用理论新发展和新突破的影响之外,还须要结合网络环境下作品传播的特点,考虑符合实际需要的法律适用方法。较为务实的做法应该是:采取扩大解释侵权行为地法的原则,同时,应重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著作权保护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使作品的传播完全脱离了传统作品赖以寄托的载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著作权人的作品的传播和复制变得非常容易,这就使网络著作权侵权现象越来越多。目前,我国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术界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针对这些分歧,从均衡网络著作权人、网络经营者和网络用户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P2P文件共享网络技术给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分享音频、视频作品的便利,也因此给版权人保护自己的权利带来新的挑战。美国在Napster、Grokster等案件中虽然最终都认定了P2P服务提供商的帮助侵权责任,但是法院的依据却不尽相同:美国制定DMCA的初衷是保护一定的网络服务商不受侵权指控,但P2P服务提供商却难以成为DMCA安全港规则保护的对象。在这场利益争夺中,版权人似乎取得第一回合的胜利,但是谁能最终胜出仍然是司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民事管辖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的重要理念———资源共享已愈来愈成为网络使用者的共识。然而,作为新事物的互联网,不可避免地给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重大挑战,尤其资源共享的理念与著作权的专有性之间的冲突更是明显,由此而给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民事管辖带来理论困境。本文试图从学者们的理论探索及司法解释中探求我国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提出了原告住所地优先原则、侵权行为地原则、侵权结果地原则。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云端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罪具有犯罪主体新颖、犯罪方式独特、犯罪情节复杂的特点。刑法学界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问题以及网络中立帮助行为是否成立帮助犯问题未能达成共识,使得网络云端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罪的认定面临着理论上的困境。我国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刑事法律规范大多形成于网络云端技术诞生之前,网络云端技术的出现给网络侵犯著作权罪的认定带来了新问题。在侵犯著作权罪刑法规则尚未作出更新性应对之前,应当积极发挥司法的自我适应功能,对于网络云端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可以基于实质解释论的立场,在不违背罪行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复制发行”、“以营利为目的”、“犯罪主观”等犯罪构成要件进行扩大解释。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是重构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和公众之间利益平衡的关键。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责任免责事由与一般著作权侵权责任免责事由有较大差别,应适当缩小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范围。中国目前尚没有默示许可存在的必要性,应适当运用安全港原则,在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同时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论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信息的发展向著作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仍需进一步加强。形成基本而全面的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机制是当务之急。文章针对几个典型网络著作权案件在法律保护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以期进一步完善立法并降低网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心理成本,利用演化博弈方法对政府监管部门和潜在侵权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策略进行分析,探索心理效用与侵权行为治理的关系,从而提出完善侵权监管机制的建议。研究发现:网络版权侵权治理的运动执法现象有待解决,上级部门给政府带来的边际心理效用损失增加方式将会影响演化博弈的稳定收敛。为更好保护网络版权,建议从增加政府和潜在侵权者心理效用损失,降低监管成本和侵权行为的额外收益以及提高对于侵权处罚的力度等方面改善现有的网络版权侵权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中,证据的收集保全是诉讼的关键。网络证据的特点为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创造了条件。虽然在刑事诉讼领域也存在网络证据,但是本文主要侧重于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所涉到的网络证据,结合相关案例,探讨了网络民事证据的保全公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搜集研究了有关的公证法律法规、规则、意见的情况下,通过分析近两年典型的网络侵权案例,采用法条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公证状况提出了完善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建议:一是完善网络证据公证保全的程序;二是提高公证人员的技术水平;三是建立统一的网络公证平台;四是加强独立的司法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