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睿 《山西统计》2001,(9):19-19,21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跨过新世纪门槛后.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一是面对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的问题.如何做好适应买方市场、调整农业结构的文章;二是我国入世在即.刚刚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束继下解放出来的农民群众.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三是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科技力量薄弱的农村怎样跟上知识经济、农业新科技革命的潮流。由于我国农业正处于这样一个困难较多的转折时期,导致农民来自农业…  相似文献   

2.
一、深化农业和农村制度方法改革的必嘉性我国7O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政府统计部门拓宽视野.对农业和农村统计工作进行了两次重大的改革。一是将统计范围由单纯农业扩大到农业和农村,二是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支情况采用抽样调查进行调查。这两次改革中,尽管都进行了相应的农业和农村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遗留的问题。第一.农村统计范围不够明确;第二,统计调查手段仍采用层层落实、逐级汇总上报的模式;第三,抽样调查局限于粮食产量和农民收支情况调查,而农…  相似文献   

3.
沈伟 《浙江统计》1997,(9):33-35
农业普查是我国第一次有关农村和农民的大型调查,其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查清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概貌,为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各项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的主体是农村和农民,所以如何科学的界定农村的范围,确定调查对象是普查的前提条件。一、问团的提出“农村”、“农民”这二个词是经常提到和使用的,但是“农村”和“农民”的概念却是既清楚又模糊的,习惯上“城”与“乡”是对应的,除了城都是乡,“乡”就是农村。过去的乡只有农业,所以“乡下人”就是农民。但是随着社会经…  相似文献   

4.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十七大报告提出“城乡经济礼会发展一体化”,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城乡关系高屋建瓴的把握。工业化、城镇化需要的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必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获得,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又亟待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农村。在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伞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何调整好农业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广东农村贫困问题初步研究陈建贤贫困和发展是困扰当代中国农村的两大难题,广东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经济发展很快。1995年,我省农业总产值14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9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5.8倍和1.2倍。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农民...  相似文献   

6.
结合莱芜实际,当前解决农业面临问题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靠稳定政策和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靠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两大战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靠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7.
乔惠 《山东统计》2008,(4):20-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在新时期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济宁市随着国家、省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人力度.出台和落实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文化教育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刘梅 《浙江统计》2006,(1):16-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但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这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突出强调,“要统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人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缩小城乡差距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与其它工商企业不同,它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因此。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实践证明,“建一个企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人民”已成为当前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农业普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情况,掌握我国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基本信息。针对目前我国现行统计调查方法和体制状况,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普查是对“三农”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政府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我省农业全面发展□隋东艳一、农业大丰收,农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国水平据初步计算,1996年全省实现现价农业增加值4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为近十年来的第二个高速增长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粮食单产、总产量均创...  相似文献   

12.
一、现状改革开放以来,萧山市农业围绕改革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业产值从1982年的4.4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10.5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422元增加到5245元;农业由单一的种植业为主,向多种经营、市场取向、效益优先的现代农业发展。纵观该市农业,在推进产业经营上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近几年来,该市建立和健全了从上到下的农业指挥服务网络,出台了一系列扶农贴农的政策措施,全市市、镇、村及农民四级投入农业的资金每年都在1亿元以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每年完成土石方IOOO万方以上,改善灌溉面积20…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祖梅 《统计与决策》2016,(20):106-109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增收问题是政府面临的重大且现实的问题,中部六省“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理论和实证数据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会对农民增收产生刺激作用.文章利用中部六省1990-2013年的样本数据,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农民增收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函数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技术对实证结果进行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唐东 《山东统计》2007,(3):27-29
为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多种利农、惠农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但是在农民收入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将延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是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的重要隐患。因此,关注低收入农民的增收问题,对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民少读书现象透视文/陈朝晖农民占我国人口的80%,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我国广大农村中有相当多的人不愿读书,笔者称之为“淡书症”。尽管各级政府花大力气解决农村学校乱收费和儿童失学问题,但农民的“淡...  相似文献   

16.
由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中宣部宣教局编著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农业》这本图文并茂的著作,在世纪之交由中国统计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献给全国人民,特别是中国九亿农民的最好礼物。 中央一再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问题。作者紧紧抓住这一主题,通过我国农业近百年来的历史巨变,历史地和逻辑地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和发展中国农业的真理。 与我国过去有关的农业著作相比,本书有如下一些可称道之处: 第一,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雄辩地说明了制度调整、改革和变迁,始终是我国农业发…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农村居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奇迹,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0多年来,我国从土地改革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调整和变革农村生产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00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421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1952年的342.9亿元和1978年的1018.4…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统计》2013,(12):10-12
2012年,四川城镇化率为43.5%。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3297.2亿元,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7001.4元,增长14.2%。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四川农业稳步发展,“现代”特征愈加明显。装备水平、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组织和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同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四川现代农业正大步前行。  相似文献   

19.
青铜峡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一直是优势产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青铜峡市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07年全市实现粮食总产量2.6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938元,均居全区第二位,分别是1980年的2.7倍和42.2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迅速,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都有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后,“三农”问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将其确定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置于首位。特别是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党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和深化。在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突出的社会矛盾,任务尚十分繁重。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少人多是我国的现实状况,“三个人的田五个人种”是再通俗不过的描述,农村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是不争的事实。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7亿多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