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共同实现反腐败的制度目标,由此必然产生二者共同行使监察权的问题。从政治宪法学的角度,可以把中国特色监察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党的执政权延伸出来的政治权力性质的监察权,这种监察权的正当性来自于党管干部原则;另一部分是需要借助于国家权力体系运行的国家监察权,这种监察权需要纳入由宪法和法律所确立的国家权力运行体系以及法律监督权的运行秩序中。基于监察权的性质和功能,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成立的监察委员会在组织领导体制上虽然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对同级人大负责,但在具体运行机制上不需要向同级人大报告工作,而应向上级监察机构报告工作。监察委员会并没有改变国家权力体系中法律监督权的结构,而是通过抓住党员干部及在国家机关中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廉政建设这条主线来进一步强化国家权力体系中各国家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人事监督权,从而构成反腐败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反腐败机制的运行效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创制的中国特色监察权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权,而且可以进一步优化国家权力体系中法律监督权的运行效果,形成反腐败工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正确处理各级党委和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也就是党和国家的关系,这是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国三十多年政权建设的经验表明,只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党是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这是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人民从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中,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  相似文献   

3.
政协在事务问责与政治问责的运作中存在着功能缺失,因此必须重建政协的政治功能。其目的在于重新厘定政协的权力定位,并对政协与执政党、人大和政府的权限进行规定,使国家权力建制更为健全。这一重建的着力点有三:首先,在政治上,政协应该追问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及行政机构,应该掌控在哪些人手里;其次,在权力运行机制上,政协应该追问权力应该由谁来分配以及分配给谁,特别需要关注党际之间的权力分配状态;最后,在权力运行后果上,政协有责任对权力的运行进行绩效评估。在政治实践中,政协政治功能重建应以制度为中心,并从三个向度体现这一重建的内涵:第一是国家基本制度的坐实,包括基本法律条例和体制的完善,良好的法律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塑造;第二是对政协组织方式的有效改进;第三是获得国家与社会对政协新政治功能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水平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提升“人大民主”水平,一是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落实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二是加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真正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三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制度,保证人大代表真正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5.
在党与宪法法律关系问题上,依宪执政意味着“党在宪法法律之中”;在各级党委权力正当性渊源和边界问题上,依宪执政意味着“党权法定”;在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问题上,依宪执政意味着“党在人大之中”;在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机关关系问题上,依宪执政意味着“党在国家政权机关之中”;在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问题上,依宪执政意味着“国是共商”.  相似文献   

6.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须重点解决党的执政体制问题,党的执政体制是落实"三执政"的决定性因素。必须针对党的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坚持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从根本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性弊端;要坚持党政职能分开,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建立相对独立、有效制约的执政体制;要从国家政治体制层面解决党委与人大这一根本性的政治关系问题,有效发挥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制约着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职能的发挥;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监督力度不够;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法律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监督职能的定位;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增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监督法;加强公众参与,实现人大监督与社会监督互动。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在我国的国家监督体制中,人大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人大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人大行使监督权主要是依法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权力进行规范和制约,以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保证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活动。因此,全社会都要深刻认识我国人大监督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人们对“权力”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政治或社会学意义上,权力也一直被混淆于国家权力而没有其他。同时对法律渊源的研究人们也一直采用形式法源的立场,认为基于国家权力而产生的制定法是唯一的法律渊源,这对法治建设是非常有害的。不同类型的权力与多样化的法律渊源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层人大是我国基层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的政治实现形式。作为基层权力机关和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基层人大社会整合的成效事关基层社会的秩序稳定和社会发展。从政治逻辑审视,基层人大的社会整合是由制度整合、利益整合、关系整合、观念整合四个方面组成的有机体系。从国家治理实践而言,基层人大社会整合的功能发挥和机制运行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民主化的主导方向,完善人大政治机制,创新整合方式,实现基层政治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政党的执政地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执政党与国家、执政党与法律、执政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上.正确理解和把握我们党的领导方式,理顺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解决好党的领导与国家政权机构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是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大监督不力的制度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大监督权运作正常与否被看成是衡量人大制度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我国各级人大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监督权不到位、监督不力的现象,这极大地消解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弱化了其地位。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主要有:党的领导和人大权力关系未能理顺;人大代表的筛选与监控机制失灵;人大代表履职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等。为此,解决人大监督不力、提高人大监督实效,要从制度建设入手,通过制度变革来形成合力,改变人大监督的政治生态环境,健全人大制度、强化人大监督,推动人大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尤其是监督作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认识强化人大监督职能的极端重要性,弄清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之间的关系,找准人大监督在我们党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定位,创新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尤其是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途径与方式,探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巩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佳结合点,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人大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以强化人大监督职能来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认清人大监督的实质,明确人大监督的重点,完善人大监督的机制,规范人大监督程序,提高人大监督本领。  相似文献   

14.
宫廷政治是中国帝制时代的客观存在,宫廷政治的中心是皇帝与皇帝权力,是围绕皇帝权力而存在的国家中枢政治权力,也是国家中枢政治与中枢政治体制的运作状态,是围绕国家最高政治权力的运作而存在着的一整套政治结构及其政治体制,是服从、服务于皇帝权力而存在的宫廷内外、朝廷上下的权力系统。在宫廷政治结构中,君臣关系是最常态的一对权力关系,它体现出上下等级结构的划分。构成宫廷政治结构的君臣与君臣关系,并不是单纯指代皇帝与朝廷臣僚,以皇太子为代表的东宫权力系统之亦君亦臣、非君非臣的独特地位,对宫廷政治格局的面貌造成了显著影响。同时,本文还从都城选址与宫廷建筑等讨论了宫廷政治运作的空间概念,即宫廷政治发生的空间舞台。  相似文献   

15.
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包括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党如何对人大工作实行领导?怎样才能做到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充分发挥人大的国家权力机关作用?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总结和探索。本文想就如何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律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相同性是本质上的,不同性是非本质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要正确处理国家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关系,把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与遵守国家法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断增强执行国家法律与贯彻党的政策的自觉性。一、党的政策对国家法律具有指导作用坚持党的领…  相似文献   

17.
个体权力与国家政权是同质、同构的。政治是个体权力与国家政权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法是在政治斗争中为了达到个体权力与国家政权之间的衡平,衍生出来的第三种权力,是对个体权力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矛盾做出裁判。法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是静止状态下的政治。政治有三个层次——高于法、法本身、在法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杨立新 《理论界》2002,(1):85-8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县委作为党的一级组织,是县域内政治领导核心。因此,依法治国的方略能否在广大县域范围内得到落实,关键是看县委能否自觉坚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这是我党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在我国实行和确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党中央在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为实现政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行政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民主政治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验示范工程 ,正确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是实行村民自治的保证 ,党支部对村民自治的领导主要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党支部要敢于与善于依法指导、规范、监督、制约村委会行使职权 ,要正确定位 ,改变领导方式。要通过民主选举、教育培训、组织整顿、理顺关系等保证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 ,正确指导村民自治。国家要与时俱进、完善政策、修改法律、为村民自治创造良好环境 ,为党支部依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