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玉阁 《北方论丛》2004,(5):114-116
中国民营企业,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恢复发展,经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迅速崛起,到90年代以来的蓬勃发展,经历了20多载.截止2003年6月底,全国共有民营企业集团2185户.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主体,更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回忆清华哲学系——“清华学派”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北京(当时称为北平)的高等学校中,有两个哲学系在全国最为有名,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一个是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个是清华大学哲学系。但两校的学风不同。北大哲学系比较重视考据,重视哲学史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比较推崇直觉。当时北大哲学系教授张颐讲授黑格尔哲学,被称为黑学专家;另一哲学教授汤用彤学贯中西,对于佛学史研究有突出贡献。清华哲学系比较重视义理,重视理论建树,在方法论上比较推崇分析。一九五二年高等院校调整,清华哲学系合并到北大,于是原来的两种学风合而为一了。近来有的同志称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清华哲学系为“清华学派”,这是有事实根据的,也是值得回顾的。  相似文献   

3.
颜丽  周洁 《齐鲁学刊》2008,(3):132-135
汉语"连动式"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末是模仿描写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廓清概念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多元研究时期。  相似文献   

4.
一代哲人冯友兰先生在走完了人生九十五年的漫长历程之后与世长辞了,这是我国学术界一件重大损失。.早在中学时期,我就开始读冯先生的著作。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曾就读于清华哲学系,做过冯先生的研究生。后来虽由于某种原因,改行做工业部门的科研工作去了,但冯先生的哲学思想仍然对我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晓建 《新疆社科信息》2002,(4):11-11,21
新疆社会科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初建院,迄今已逾20年。社科文献服务工作几乎与她同步进行,因为学术研究需要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做基础,需要文献信息产品的再加工,因此,社科文献服务工作也就应运而生。任何事物都有其一段辉煌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这十年就是我们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6.
以二战结束、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解体为界,可将国际金融合作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战以前;二战以后至1973年;1973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四个阶段的历史特点表现出国际金融合作经历了内容由简到繁、层次由低到高、程度由浅到深、范围由小到大和形式逐渐多样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国际市场,也称世界市场,形成于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自形成之后,国际市场就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且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下面主要就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市场特征进行探讨,为我国深入了解世界市场、占领国际市场提供参考和借鉴。一、全球性自由贸易世界大市场形成加速。80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十分明显,这一趋势在90年代初由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而更加明显。同时,由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剧变及其各国的政治改革,又出现了世界政治一体化趋势。因此,90年代将是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它将使更多的国家之…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是在由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和俄国社会发展出现阶段性特征、恩格斯开始重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思想缘起等构成的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并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展现出特定的历史发展脉络,即呈现为三个历史阶段:19世纪70年代中前期的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的基本形成;19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前期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理论研究是一项薪火相传的事业 ,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学者们相互借鉴和批评。对一定阶段既有学术观点的整理、综合是一项很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工作。严格意义上的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在过去的约 2 0年中 ,行政法学在中国从无到有 ,从简单、浅显到相对丰富、深入。中国 2 0世纪 80年代初至 90年代初的行政法学研究状况在《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和《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两本著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反映 ,而反映 90年代初至 90年代末 ,约十年时间内的行政法学研究成果的著作现也已问世。由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 ,苏州…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19世纪40—80年代,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萌生时期;80-90年代中后期,是近代民主思想初步发展时期;90年代末至 20世纪初,是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成熟和广泛传播时期;辛亥革命以后,是近代民主思想深入发展时期。这四个时期是“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的日本学研究始于18世纪初,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研究日本民族和日本地理为主日俄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加强了对日本政治、经济和历史的研究。十月革命至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开始有目的地将日本问题作为东方学的重要学科进行研究。90年代后,俄罗斯的日本问题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2.
陶德麟,湖北省武汉市人,1931年10月31日生于上海。1943—1949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实验中学,1949年以优异成绩同时考取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人学,择武汉大学经济系就读。1953年毕业留校,任李达校长科研助手,直至1966年李达校长去世。从1956年重建武汉大学哲学系时起,陶德麟即在该系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至今。陶德麟早在50年代即为哲学系本科及全校理科研究生讲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课程,60年代初被聘为中共湖北省委讲师团讲师,为省市地县广大干部讲授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深受欢迎。50年代和60年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蒲松龄研究这一国际汉学研究的显学三百年来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百年历史作了较为具体、系统的总结回顾、分析和评述。本文认为 ,三百年来的蒲松龄研究 ,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自十七世纪六七十年代至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大约一百年 ;第二个时期自此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第三个时期是二十世纪初至今近百年的研究 ,这是斯学的全面化展开、三度繁荣并成为国际性显学的重要时期。本文着重对这一时期斯学在国内外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成就作了回顾和评述 ,并概览了斯学在国内外的学术阵容和发展态势 ,提出了斯学研究面临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代际价值观的凸现.与改革开放之前代际价值观尚未成型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代际价值观在自身的逻辑嬗变中逐渐成型,其嬗变轨迹总的来说经历着以下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初代际价值现的痛苦反思时期;20世纪80年代代际价值观的历史调整时期和20世纪90年代代际价值观的重新整合时期.  相似文献   

15.
王楠  樊明方 《中州学刊》2006,3(2):15-18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采取了正确的对苏(俄)外交政策,使中苏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并由中苏关系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邓小平对中苏关系的改善及中俄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周立升教授与中国哲学研究周立升先生,1937年生,山东庆云人。1956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60年代初,山东大学组建政治系,周先生调入山东大学工作至今。现为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山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孔子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伦理学与道德建设六十年发展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社会不断发展变迁,伦理学和社会道德建设也是跟随时代的步伐而发展起来的。伦理学体系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的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期的伦理学理论体系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伦理学体系及理论研究进一步繁荣阶段;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通过建国初期的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德治与法制相结合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一步步深入展开。我们对六十年来伦理学和道德建设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也是为了伦理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迎来了工业化发展的高峰.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俄国工业生产的高度集中和资本的高度积累,为俄国工业实现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一时期俄国工业垄断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19世纪70至90年代工业上升时期早期垄断组织的出现;1900-1903年危机至1909年工业高涨前夕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广泛发展;1910-1914年工业高涨时期托拉斯的出现与发展.垄断所形成的经济条件对俄国工业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两者同时存在、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19.
1970年代的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日趋逼仄,而岛内又因奉行“戒严”时期钳制言论、打压结社的高压政策而暗流涌动。1970年10月,因台大哲学系研究生王晓波在《中华杂志》上发表了《保卫钓鱼台》的檄文,而催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1972年底,台大举行“民族主义座谈会”,在校园里首次开展关于统、“独”的论战,后因政治势力的介入逮捕王晓波、陈鼓应等多位台大师生而结束,人称“台大哲学系事件”。本期访谈对象王晓波教授是台湾保钓运动的推动者和“台大哲学系事件”的受害者,他对两次事件的背景和始末的口述,不仅展现了台湾高层的政治斗争和台大哲学系的学术流派纷争,也揭示了两次事件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台湾哲学学科发展乃至学术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这篇访谈,我们可以管窥台湾民众在民主化进程中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台湾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干预学术、学术影响政治的双向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特殊的原因 ,青海农牧区不但现在是而且今后很长时期内仍然将是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从我国改革开放 2 0多年的实践看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青海农牧区经济 ,其市场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和服务业 ,由此而产生的利弊从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显现。一、青海农牧区经济在较长时期内是政府主导型经济从上一世纪 80年代初至 90年代末 ,青海农牧区经济体制发生了三大变化 :一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改为乡、村和农业、牧业合作社 ;二是耕地由集体经营改为承包到户 ,牲畜、草场由集体经营分别改为“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