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宋思涛 《理论界》2009,(1):65-66
古代民主将人民的统治视为民主的核心理念.但是对如何落实人民的统治却有着不同的制度安排.古希腊雅典民主采取直接民主制,共和主义民主采用混合政体的形式,而自由主义民主则主张通过三权分立、宪政和代议制对权力进行限制和监督.正是在这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下,人民统治的理念逐渐演变成人民"统"而"不治"了.  相似文献   

2.
作为追求民主和践行民主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在对国家政治方向的把握和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运行中,既能制定民主政治制度和规则又能带头遵守实行民主政治制度的政治行为;既能实现"内部"民主又能实现"对外"民主,才会产生"党的民主有主动地向人民民主转移的趋势,人民民主有按照党的民主所昭示的民主精神和原则以及其领导制定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方向积极发展"的要求.十七大报告也正是一方面强调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一方面又强调二者要同步进行,说明其中的难题和风险已经被注意到了.党的民主,要求的是建设一个民主的党.而民主的党,其内部是充满民主与和谐的,其外部功能的履行也必须是按照民主政治的要求民主执政,建设和保护国家的民主,大力发展人民民主.这样,党的民  相似文献   

3.
范炜烽 《兰州学刊》2006,(2):122-123
由于中国民主传统不足,政治民主化可以向西方学习借鉴有益的地方。但这也易滋生西化情结。本文从分析西方民主制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政治改革的取向事宜,提出当代西方民主有八大忧虑、六种背景以及中国改革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严友良 《理论界》2009,(9):43-46
近代社会,代议制民主成为民主制度架构的主导,此可视为是对古希腊直接民主的第一次否定.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则开始不同程度地借鉴直接民主的经验,反思代议制民主的问题.本文在总结直接民主复兴的表现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直接民主复兴的三大缘由,并指出这次直接民主的复兴是民主形态的否定之"否定",但仅仅是一次修正式的"否定",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代议民主制架构.  相似文献   

5.
尽管民主本身意味着参与,但民主和公民参与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在当代西方占主导的自由民主理论中,公民参与的地位异常低微,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所具有的内在危险被主流的经典民主理论反复强调.反观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则充分强调了"参与"在民主发展中的价值,从民主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带来了民主模式的创新.相对于自由民主政治哲学对公民参与的疑惧乃至反对,参与式民主的政治哲学和中国民主发展有着更强的契合性和说服力,对我国民主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协合民主是比较政治学的重要理论模式,它根据多元社会的结构性特点设计政府机制,将具有分裂政治文化特征的民主制转变为稳定的民主制.协合民主由大联盟、相互否决、比例制和局部自治四项原则构成,提供了批判多数民主的制度模型.基于社会结构和行为过程研究的融合,协合民主模式申明了制度选择对权力分配和政治稳定的重大影响.根据协合民主的逻辑,具有多元社会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应规范政治竞争的范围和强度,通过制度建设促进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存在一种本土民主的观念,这种观念经过了从理想到实践,从革命到建设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主观念依次呈现为三种类型,即作为理想原初形态的广义民主,作为开国政治承诺的人民民主,以及作为现实变通选择的党治民主。广义民主其实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那是一种没有国家暴力的,完全自由、平等的联合体,这只能作为一种终极的理想而存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创造的民主观念,意味着各阶层人民联合起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过一种更高级的民主生活。但这种民主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实践中的解决方式是强调先进分子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民主成为需要实现的目标,现实中运行的则是另一种民主,那就是党治民主。在党治民主中,有各种不同的民主内容,如确认民主、咨询民主、维权民主、问责民主等,它们都是执政党治理国家的辅助性工具。从党治民主到人民民主,是一种性质上的变化,意味着人民在民主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增强,在目前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激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唯有扎根于农村才有其坚实的社会基础,唯有立基于"村民自治"才有其现实前景.数十年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广大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大民主权利的保障实施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对世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建政50余年来,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带领下发展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新加坡式民主"之路。新加坡政治中宪政体制、政党政治、选举机制、法治等民主元素共同构筑了新加坡民主的基石,建构了"新加坡式民主"的主体框架。"新加坡式民主"的建构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加坡历代领导人为"新加坡式民主"注入了不同的特色。东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交融让新加坡在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基础制度框架中融入了儒家精神的内核,衍生出了"新加坡式民主"的核心内涵体系,主要包括:维系社会共同价值观、建设"君子"执政的"好政府"、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循序互动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群众民主。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民主观念把民主等同于多数人的统治,这种主张多数统治的民主理论在当代又被称为"多数主义民主"。英国式两党竞争、"胜者通吃"的决策模式和权力集中的政治制度自产生以来就被视为多数主义民主"范式"的典型代表,备受西方学者的青睐。然而,随着当代民主理论研究的推进和民主实践的发展,多数主义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之间不仅出现了矛盾还产生了脱节,引发了多数主义民主范式的危机;同时,把民主直接等同于多数统治被认为是错误的观念而且已经对民主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由此,一种旨在改变传统民主理论学科中心的错误认识,主张终结多数主义民主范式的呼声逐渐成为当前政治学界尤其是民主理论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交易民主的深刻危机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上:一是民主的运行前提因为经济社会的高度不平等而遭到严重破坏。二是民主的实现形式受到代议制和票决制民主的极大限制,其中代议制民主通过剔除直接民主和协商民主而限制了民主的实践形式,而简单票决制限制了多种选任机制的丰富组合模式。三是民主的人民自治本质被金钱民主和权贵政治所异化。经济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与票决选举(精英赋权)相互叠加的政治结果是将民主政治异化为权贵政治,这种异化本质上是通过经济主宰与政治交易完成的。四是民主的治理质量因政体失灵和政府低效而受到深度侵蚀,其中政府低效是指民选政府在治理能力、运行效率和治理效果等方面表现欠佳。西方交易民主的深刻危机集中体现为民主异化,其异化逻辑就是:从人民做主简化为代议制民主;从代议制民主被化约为选举民主,进而异化为票决民主;从选举民主和票决民主最终异化为金钱民主。金钱民主的本质就是权贵阶级控制下的交易民主。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发展备受关注,参与式民主实践全面兴起.目前西方的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辩护、批评研究、参与式民主和协商民主理论的关系,参与式民主实践的考察等方面.深入研究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对中国民主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历史特色,与中国的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历史有密切的联系.无论从国家统一还是从地方自治看,民族区域自治都有古代中国历史的经验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产物."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可以在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历史中找到存在的理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有近现代历史的根据,其民主政治则有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根据.依法治国方略,不仅是对当代中国执政教训的总结,也是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有关经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当代政治哲学关于平等理论范式的争论一直是我们审视当代政治哲学发展变化的理论视角.在诸多的平等理论范式中,罗尔斯的"民主的平等"则与众不同.罗尔斯的平等范式是由制度观念的"民主的"词义来修饰和界定,而其他平等理论范式则是以具体的善如机会、资源、能力或权利来修饰和界定.为什么要用"民主的"一词来界定平等,而且"民主的"在其平等观念中究竟意指什么,这是罗尔斯本人也没有解释和说明的.本文旨在从罗尔斯的文本里和后来相关的有限的论述中捕捉"民主的平等"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文章指出,罗尔斯把先行的基本的民主政治理念、解决不平等的分配正义理想和整个社会正义原则所表达的制度规范一起融合于"民主的平等"解释之中,构成了他运用"民主的"一词修饰和限定其平等观念的内在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丽萍 《兰州学刊》2007,(3):119-122
以代议制形式存在的现代民主制经历了从传统的代议民主制到行政集权民主制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代议民主制遭遇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网络民主被视为挽救代议政治危机的一种补救办法.网络民主能解决代议民主制所遭遇到的危机,重塑民主治理吗?该文通过对传统代议民主制、行政集权民主制和共同参与式民主制三种民主制形式的解读,分析了网络民主所面临的问题,指出网络民主制只是在某些方面改变了代议民主制的功能和运作方式,部分地取代了代议制民主的功能,而不可能成为国家形态层面上民主制.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权利是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就是在经济权利的所有和占有两个层次贯穿以公民人身权为依据的民主制原则.经济民主实质是民主制的经济形式。片面强调经济权利的物权性和国家性.会在理论和实践上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党在多次重大会议上将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分别提升到"党的生命"与"社会主义的生命"的层面上,并明确提出要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然而,党内民主向人民民主的推进存在机制上的对接困难.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不可能是一个直线式的跨越,而注定将是一个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政治蜕变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多种形式的民主方式共同作用、相互给力和良性互促.其中,以党的角色转型为示范的法治民主和赋权各民主党派政治分肥的党际协商民主是极为重要的.此外,加强党与人民的有机联系是打通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隔膜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村(居)民自治是基层群众自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工程。新征程上,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实,要求按照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和要求深化村(居)民自治实践,尤其需要做到:一是增强干群民主意识和保障基层自治空间,激发群众民主参与的内生动力;二是完善村(居)委会选举制度,筑牢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第一链条”;三是做好民主选举“后半篇文章”,高质量打造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链;四是推动民主参与和基层治理相结合,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维护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19.
合法性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随着大众民主时代的到来,经历了大多数统治的困惑、精英民主的难题后,开启了审议民主的重构进程。认真研究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对化解传统民主危机、推进当代民主法治进程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对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也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有党内民主、人民民主这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