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设研究二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泽洪 《学术研究》2006,6(11):13-17
本文就预设研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一是从命题或语句是否具有真假值的角度来定义和考察预设,这种意义上的预设我们谓之语义预设。语义预设是保证一个句子取得真值的必要条件,满足语义预设,是一个句子成为命题的必要条件。一些学者对语义预设的诘难,是可以反驳的。二是不满足于静态地、抽象地从命题与命题之间的语义或逻辑关系研究预设,要求联系具体的交际语境,联系具体的交际者的信念、背景知识来动态地研究预设现象,这就是中外学者关于语用预设研究的实质。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对预设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研究层面不一样,但它们双方并非对立的,而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中叶以来脱口秀节目逐渐被大众接受并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艾伦秀》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脱口秀节目之一。预设是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的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领域,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功用,预设经常被大量应用于脱口秀节目中。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分析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指出了四种语用预设在脱口秀中的应用和语用预设在脱口秀中的功能,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脱口秀语言。  相似文献   

3.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05,26(3):119-121
预设是语言学界研究得较多的问题。语义预设通常与逻辑学联系起来,研究语句的真值情况。语用预设通常与说话者、话语、命题及语境联系起来研究,语用预设是那些与语境敏感,而且与发话人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预设是一种语用现象,并且将语义预设包括在内,两者是兼容的,互不抵触的。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的广告经济下,广告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广告语的设计是具有策略性的。通过分析中英文广告语篇中的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揭示语义预设稳定性、可变性和可传递性的特点以及语用预设适切性和共知性,两种预设相得益彰。同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广告语及其策略,领略广告之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5.
自然语言逻辑中的预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设是自然语言逻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弗雷格、罗素和斯特劳森最早对预设问题作了研究,从此引起了人们对预设问题的浓厚兴趣。预设可以有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区分,它们有各自的应用情形。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应对预设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王芹 《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14-116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 ,绝大多数广告都是具有说服性的。广告作者要创造出有效的、吸引人的广告 ,必须十分讲究策略。“预设策略”就是广告策略中的一个 ,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探讨广告研究者较少涉及到的语用预设的另外三个方面 ,即情感预设、理性预设和道义预设。用实例分析了广告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广告和语义预设广告是有区别的 ,“否定测试法”同样可作为它们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7.
交际的过程是假设与推理的过程,而语用学的意义研究在于如何理解发话人的话语的含意。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这两种当今语用学的主要推理模式都是受话人利用语用预设的共知性特征来推导出话语的真实含意。  相似文献   

8.
缪鑫平 《云梦学刊》2003,24(2):113-114
从语用学的观点来看,预设不但涉及到语言,而且涉及到使用语言的人,从理解的角度看,预设是从谈话的语句中析出的;而从表达的角度看,预设是谈话的基础,也是谈话的起点。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作出的,它不仅是某一语句的,更是某一个人的,因而往往带有主观性。因此,有效地利用语用预设来构建谈话的框架,可以使谈话更有策略、更富技巧  相似文献   

9.
语用预设也叫语用前提,是指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经知道的常识,或者听到话语之后根据语境可以推理出来的信息;它并不在话语的表面显示出来,而仅仅包含在话语之中。语用预设具有情景性、共知性、隐蔽性、动态性等特点。预设作为一种潜在的话语信息,在话语理解和会话交流中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尽管人们有时对它并没有明显的意识。了解语用预设的特征,掌握语用预设策略,对提高教师言语行为质量,增强话语表达效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语用预设的两个基本特点是共知性与合适性,它还有另一个重要特点,即单向性.单向性语用预设的形成原因是说话者提高语言交际效率的需要,说话者对听者背景知识的判断具有不确定性;说话者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理解,说话者带有某种隐含意图等.预设的单向性通常不会带来会话的困难,这是因为合作原则在预设行为及话语理解过程中起着约束作用.尽管如此,交际者出于某种意图,在语言交际中表现出“不合作”现象也是常见的.  相似文献   

11.
从语用预设看赵本山小品的幽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预设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推理原则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小品喜剧界具有代表性的赵本山小品系列为研究素材,以语用预设为理论框架,以定性研究为基础,来解读"赵氏小品"中的幽默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状语位置上的语气副词,部分具有预设功能。该预设是一种语用预设,表明了命题在语言交际中的适切性。不同类别的语气副词拥有不同的语义结构,该结构的某一部分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隐含,成为语气副词的预设。常见的预设内容可以是事实前提、让步前提、条件前提、判断前提、对比前提、选项前提、原因前提等。  相似文献   

13.
预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内嵌于句子之中的命题或信息.在语言学研究领域,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预设在文学语篇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建构文学语篇时,常常运用预设来确立虚拟的文本世界.妙用预设可以推动语篇中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矛盾、冲突中展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现有对预设和语境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构建理想交际语境这一设想,根据语用预设的特性以及语用预设与语境的关系分析了构建理想交际语境的可行性,从说话人对语境的操控和听话人对语境的延伸和选择方面,详细论述了认知语境对交际意图的语用制约和推理功能并指出虚假语用预设可以积极体现说话人意图,构建体现说话人意图的理想语境并达到交际顺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文化预设为框架,以20名英语导游的称呼(包括自称)语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预设对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研究结果发现称呼语语用失误存在,并与文化预设有关。解决方法是深入了解英美文化称呼语的文化内涵,增加交际语境的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政治话语的语用预设重新分类,并根据说话人的主观心态,将虚假语用预设分为主观性虚假语用预设和客观性虚假语用预设。前者是说话人故意为之的,具有一定的语用目的和意识形态倾向,又可称为预设撒谎。从修辞功用角度看,它有积极的修辞效果,可称为积极虚假语用预设。对批评话语分析者而言,积极虚假语用预设是话语生产者表达观点,操控读者,实现交际意图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对此进行阐释,以揭示虚假语用预设的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于话语的字面含义,话语的语用含义往往藏在字句之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语用隐含。因其高度依赖语境并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语用隐含具有很强隐蔽性和模糊性,要了解语用隐含的真正含义通常要费些周折。文章通过运用语用学的语境、预设、会话含义、言语行为等理论来分析《红楼梦》某些片段的隐含,旨在为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以及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机智口才与语用预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用预设是关于言语活动的预设 ,是交际者对自己所说话语的预设 ,常常带有幽默和睿智的色彩。试图从故意误置语用预设、更换语用预设、接用语用预设三方面解释机智口才形成的原因 ,并由此提出一些可行的交际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口译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忠实,忠实的对象是源语发言人的话语意义和意图。然而,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义、语用、语音等语言因素和语言外因素。在此,从语义学的语义类型、语用学的语境和言语行为理论以及语音学的语调、停顿等角度阐述了意义在语义、语用、语音层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言语行为逐步成为语言哲学、语言逻辑以及语用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行为,指令行为的逻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预设、真值、形式刻画等三方面入手,细致探讨汉语指令行为的逻辑语义,以期为言语行为的逻辑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