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产生的种种问题都源自于对两个基本问题的经验性理解: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为一个经验性的命题;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叙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因此,要澄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种种误读,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我们必须对这两个基本问题作出理论性的阐释。在前一个问题上,要辨析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并结合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揭示其中所包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特征和中国的民族性格;在后一个问题上,要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造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史研究,尤其要注意研究职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中国大学校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上,我们应关注马克思对哲学理解的这三个重要表述:一个是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一个是“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是“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第一个表述讲的是哲学的“一般化”问题;第二个表述讲的是哲学的“时代化”问题;第三个表述讲的是哲学的“现实化”(即改变现实世界)的问题.哲学的“一般化”要通过“时代化”来实现,哲学的“时代化”要最终落脚到“现实化”.按这种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现实生活,也要经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般化’转向‘时代化’”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时代化’转向‘现实化’”这两次转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是事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谁去化”和“谁化谁”的重大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问题的不当理解 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有的是采用“体用关系”思维模式去理解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以中国哲学为“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用”,即持“中体—马用”的观点;或者相反,认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体”、以中国哲学为“用”,即持“马体—中用”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问题的一种不当理解.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总体视域 在今天的背景下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必须要有一个自觉的总体视域.在这个问题上,通常有三种可能的视域:第一种是前现代的总体视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前现代的问题域中去考察.这种进路当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但是,它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对现代性的总体性批判和总体性超越,利用前现代性的总体视域去反思这个问题只能是一个理论时代的错误;第二种是现代性视域,这种进路当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马克思主义确实是对现代性的总体性批判和总体性的超越,我们要想理解这种批判的深度和力度,确实有必要对现代性展开充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杨学功 《河北学刊》2005,25(4):35-42
近两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随着"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之说的兴盛,马克思文本研究格外引人注目.目前讨论的重点是马克思文本研究方法论问题,特别围绕有学者提出的"以文本为本位"研究纲领,展开了富有意义的学术争鸣;与此同时,马克思文本研究开始向某些实质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除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研究外,学者们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而把这种研究的目标锁定于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对话范式的兴起,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使哲学对话走向"内在视城",对构建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当代中国新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联哲学教科书"是苏联哲学家建构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体系.评价"苏联哲学教科书",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来评价,既要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也要承认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超越"苏联哲学教科书",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体系,仍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直面的重大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它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运用和发展的过程,是在化中国的同时被中国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形式、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总结近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教训,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研究当今时代人类实践面临的重大问题,利用我们自己的传统哲学智慧,并借鉴西方哲学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资源,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创新,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理论的谋划,为人类解放开出新路。当前最主要的,与其说是组织力量来搞出一个权威性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本”,不如说是要创建一种能够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机制,创建出一套使理论研究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合理配合、相互促进的制度和体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机结合的新历程;同时,改革开放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度中国化成为可能,它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视野:也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域;并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看法有不少分歧。本文讨论了三个前提性的问题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涵义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总结问题。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 ,作者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的歧异进行了辨析 ,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大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要把中国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性工程之一。这个事业的许多课题,是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很多,其中一个重大课题是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在这篇短文中,仅就如何深入开展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提出一些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供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实现了两次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当代的任务,就是要结合中国新的实际,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提出的新的重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加以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就目前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状况而言,我以为要特别关注下述两个相互联系的方法论问题. 一、正确认识把握“马哲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哲”的关系问题 不能把“马哲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哲”混为一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我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获得“一定的民族形式”的具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具有中国的特点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虽然,“马哲的中国化”并不等于“中国化的马哲”,但“中国化的马哲”只能产生、发展于“马哲的中国化”的过程中.这个逻辑结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的恰当的统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这种正确结合的科学概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立和发展,反过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来梳理、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而有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却使这项工作的"合法性"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怀疑.其中如何看待中国哲学的文化特质、如何看待西方学术规范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哲学的改造,显然是从理论上阐明上述工作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联系。它在实践上展示了中国人对现代化道路的艰难选择 ,在理论上则历经东西方文化几度激烈碰撞和交融 ,不断创造和更新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思考中华民族命运的问题 ,也是一个涉及领域宽广的学术课题。对于这一课题 ,我国学术界广泛开展了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研究视域方面的问题。为了能够推进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 ,我们特组织了这组笔谈 ,围绕研究视域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 ,并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 1 0周年。  相似文献   

15.
西学东渐不仅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前提,而且引发了中国哲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推动了中国哲学从古代传统向近代传统的转变,从而使得最初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通过中国化而对接上中国哲学传统和转化成中国哲学,并由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中国现代哲学的建构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可能。因此,可以说,没有西学东渐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深入研究西学东渐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之间的密切联系绝不意味着它是西学东渐史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并不属于西学东渐的范畴。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各种西学具有不同的理论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具有不同的目的和社会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具有不同的结果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世界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联系。它在实践上展示了中国人对现代化道路的艰难选择 ,在理论上则历经东西方文化几度激烈碰撞和交融 ,不断创造和更新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思考中华民族命运的问题 ,也是一个涉及领域宽广的学术课题。对于这一课题 ,我国学术界广泛开展了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研究视域方面的问题。为了能够推进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 ,我们特组织了这组笔谈 ,围绕研究视域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 ,并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 1 0周年。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中国哲学的视域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联系。它在实践上展示了中国人对现代化道路的艰难选择 ,在理论上则历经东西方文化几度激烈碰撞和交融 ,不断创造和更新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思考中华民族命运的问题 ,也是一个涉及领域宽广的学术课题。对于这一课题 ,我国学术界广泛开展了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研究视域方面的问题。为了能够推进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 ,我们特组织了这组笔谈 ,围绕研究视域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 ,并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 1 0周年。  相似文献   

18.
近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个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即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命运始终同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各自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在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的过程中,通过哲学创新,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而又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江泽民哲学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同阶段。一、毛泽东哲学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五四运动前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的传播扫清了障碍,各种挂…  相似文献   

20.
强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个包容面广、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基本思想理论之外,它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出现的各种学派、人物和著述,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近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除了新出现的一批研究成果外,一些高校增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博士和硕士点也得到了较大增加,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在当前的研究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方面:一是应当继续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基础性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发现的资料,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解读和细读工作,加强资料的引进、整理等基础性的文本学工作。二是继续着眼于这一学科的基本建设,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范畴史、专题史、断代史和人物思想史等专门研究,细化通史基础上的各种细部的研究。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范畴的研究,深入发掘其当代价值。三是以鲜明的问题意识,直面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所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产物的研究,以深入的理论分析来说明这一学科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为了推动这一学科研究的深化和发展,我们最近专门组织了部分专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下述文章,目的是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同行对深化这项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