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且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回族文化的同一性和地域性非常明显,这使得回族的口头传承文化丰富多彩。作为宁夏社会科学院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文化项目“中国回族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的《回族口头文化览胜》,全方位地展示了回族异彩纷呈的口头传承文化,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画卷,为探讨和了解回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窗口。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一书指出该书具有创意新颖、框架完整、史料丰实和评述得体等四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3.
刘蕙孙教授的《中国文化史稿》共473000字,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这一部新型的《中国文化史稿》,填补了新中国文化史研究在专著领域内的空白。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则指某种思想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机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文化史稿》把中国文化按如下五条线索加以叙述:一是科学技术;二是政治制度;三是社会生活;四是学术思想;五是文学、史学和艺术。均是以某一时代或朝代的重点为中心,上溯渊源,适当下联。以见发展。如书法艺术,就以王羲之为中心,写在魏晋南北朝一节中,上溯隶、篆、金、甲文字,下联六朝碑版,这就把我国书法 相似文献
4.
李宗桂同志的《中国文化概论》一书,是近期学术界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产生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近三十万字,对从上古一直到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作了系统的反思。这一反思既是哲学的,也是文化的,更是历史的。尽管看上去这部著作不大象是一部通史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史,但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贯串全书;作者充分基于历史主义的立场,对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逻辑形成和发展及其传统的模式和特征,作了严密的分析,较好地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可以说是这本著作最大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宋代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处于一个划时代的坐标点。两宋三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的一座顶峰,即使在世界古代史上,它也居于领先地位。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金明馆丛稿)二编245页)璀璨的宋代文化乃是我中古文化的黄金时代,无论在经济、生产、衣食住行、风俗、民情方面,还是政治。道德、学术、文艺、科技、典籍、宗教方面,各个不同的领域内,都有其独到之处,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如果说,唐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 相似文献
6.
李澍田先生等主编《中国东北通史》(以下简称《通史》)一书.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3年9月以精平两装面世了.全书凡7篇.24章,76节,65万字,各编均有前言、结语,书后还附有历史纪年比照表.这是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的建置、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特别是从旧石器一直写到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自成体系一部学术专著.东北史研究是不乏其人的.早年有傅斯年的《东北史纲》、金毓(?)的《东北通史》(下至元代),开创了东北地区历史研究的先河.其后要算是佟冬主编多卷本系统工程的《中国东北史》(已出版第一卷),仅从出版的卷本就可得知该书之内容宏富.考证精当,锐意创新,嘉惠后学.继之有张博泉的《东北地方史稿》、董万仑的《东北史纲》以及一批东北断代史著作先后面世.均对东北史研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从历史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唐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弓研究员的《汉唐佛寺文化史》进行的批评性评论 ,指出了该书存在的史实史料、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具体结论中存在的明显的不足或错误 相似文献
8.
9.
我们的时代,正处在关键的历史更年期中。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体制,以及与此相互作用的新观念和新思潮,正迅猛地冲击着陈陋的生产方式、社会体制和社会心理结构。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新星》,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全景式的描写、复杂的历史文化蕴含、生动的人物形象,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关于改革艰难历程的耀眼图像。 电视剧的每集片头,剧作者总是一再把我们引入一个历史的横切面——古陵县城郊,暗蓝色的天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江西》,是一部江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史,一部江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幅江西人民建设成就图。《当代中国的江西》实事求是地展现了江西1949—1985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客观分析了江西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源、潜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江西解放以来反映江西实际情况的科学著作。说它是一部信史,一部教育江西人民的好教材是当之无愧、毫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诗经》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已经汗牛充栋,但王长华、易卫华《〈毛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的出版,依然让读者眼前一亮。因为这部关于《毛诗》学的专门著述,是一部并未止步于文本分析和史料梳理,而是通过《毛诗》学的发展与演变来探讨中国文化精神的专著,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以探讨中国文化精神为旨归。一部专著的视野决定其研究高度。汉初,三百零五篇《诗》、《诗》大小 相似文献
12.
人是文化的存在 ,文化也凝聚着人的精神。人类的精神在文化的积累与扩张中 ,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解惑、不断地提升。文化精神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定文化体系中作为思想基础 ,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中国文化精神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多年来 ,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研究成果颇丰 ,但由于研究角度或研究方法的差异 ,使人们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有人从人性价值角度表述中国文化精神 ;有人则从致思方式角度进行阐述 ;也有人从伦理角度进行概括。诸多见解虽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大多存在有偏颇 ,不足以全面、深刻地说明… 相似文献
13.
美学史要做得好 ,很难。西方人写的西方美学史 ,翻译过来的并不多见 ,真正好的有两部。第一部是鲍桑葵的《美学史》 ,本书前言开宗明义道 :“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它的宗旨是要认识而不是要指导实践。因此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乃是有志于从哲学上了解下列问题的人们 :按照世界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主要思想家的设想 ,美在人类生活的体系中究竟占有什么地位和具有什么价值 ?”还有一部是吉尔伯特、库恩的《美学史》 ,其序言则开宗明义道 :“本书专供大学里研究各门艺术的人员之用 ,亦供其他一切较一般人更渴望知道美学术语的意蕴的人员之…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读了史念海教授的《中国的运河》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深为他的论述所折服、吸引。史先生的著作在探索历史面貌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新著《中国的运河》也有着鲜明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独特的治学风格。 相似文献
15.
一、是澄清对庄子的曲解和误解的时候了! 《庄子·逍遥游》是先秦散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是我国篇章繁富的哲理散文中最优美的作品。 拙见以为:在我国发育得并不充分的浪漫主义诗文遗产中(我国文人创作,是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这篇《逍遥游》完全可以与《离骚》媲美,但是它比《离骚》,更难理解十倍。因为《离骚》作为我国第一首最成功的政治抒情诗和爱国主义文学杰作,是屈原志洁、行 相似文献
16.
<正> “艺术是什么?”的追问所导致的似是而非的尴尬境遇,在现代哲学的语境中被认为是语言方式的错误。当我们回溯历史时,会为多层次、多途径的人类艺术活动而迷醉;当我们面对现实时,又会为各种各样扑面而来、千奇百怪的艺术现象而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艺术的本体问题变得扑朔迷离,甚至对艺术具备的共性特征的概括也变得越发困难。在学术研究中,不明智地固守艺术已有的神圣疆界显然会遭遇到来自当代艺术现象的猛烈冲击和挑战,而 相似文献
17.
门罗的小说集《逃离》展现了独具一格的乡村景观,这些景观既是自然风景,也是人文景观,是社会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展现,既反映出了加拿大人的生活环境,也反映出加拿大人对于自然、宗教和社会的看法,整体上展现了门罗意识中的加拿大民族性. 相似文献
18.
一幅人类向自由王国飞跃的美妙画卷——《庄子·逍遥游》主题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十年代以来对于《庄子·逍遥游》不科学的总评价,几乎已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即在肯定它的艺术手法的高妙的同时,却对它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加以无情的贬斥。这就形成了对《庄子》其书(包括对《逍遥游》)的评价中艺术性与思想性成为强烈反比的公式。例如,1961年出版的一本名日《庄子内篇译解并批判》的书(关锋作,中华书局版),充满着“左”得出奇的论调,作者竟把鲁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写的讽刺小说《起死》和杂文《论语一年》,说成“实际上攻击的就是历史上的庄子”,“如实地揭出了庄子灵魂”,并断言:“在旧中国,庄子哲学成了买办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武器,它起着极其反动的作用。”据他说:“庄子的哲学原则、结论,无一不是错误的”,“庄子思想是人类精神的堕落”。又说: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这场战争,一方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空前的耻辱;另方面也激发了蕴藏在中国人民心中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战争期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研究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对人类文化、民族文化无比丰富繁富的内涵,感到震惊与困惑,甚至有无从下手之感。为了使这一问题逐步获得解决,大概仍然只能在两个向度上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即除了形而上的综合、概括外,更要逐一地对个别文化现象,耐心细致地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因为,任何个别文化都不可能是与世隔绝的,它必定同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