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各地刊物对“共同美”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还存在极大分歧。本文试就“共同美”、“阶级美”命题是否科学谈点浅见,就教于美学界师长。  相似文献   

2.
我建议将现在普遍使用的美学概念“共同美”正名为“公认美”。因为“共同美”是比“公认美”更为准确和恰当的概念。 一 这些年来,很多同志都使用“共同美”这个词。但这个词容易发生歧义。有人认为“共同美”和“共同美感”是两个概念,“共同美”指审美对象的共同性,“共同美感”指审美感受的共同性。有人则认为这两个概念实际是一个,因为审美对象的共同性实际上仍是指不同阶级对同一对象有共同美感。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阶级的人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人性美”这种审美观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在阶级社会中,除阶级性之外,是否还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人性。有的同志一谈到阶级社会中人性的共同性,就“谈虎色变”,怕被人说成是搞资产阶级人性论。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必要的顾虑。在我看来,资产阶级人性论有两个特征:一是只承认人的自然属性,而不承认人性的根本点是人的社会性,二是把资产阶级的特殊的阶级性冒充为各个阶级共有的人性。我们同资产阶级人性论,当然要划清界限。不过,采取简单化的办法,根本否认阶级杜会中有人性的共同性,那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个观点:人性就是阶级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说,这是毛泽东同志讲的。毛泽东同志果真是这样讲的吗?让我们来查对和研究一下原文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八年《复旦学报》复刊号刊登了邱明正同志的《试论共同美》一文。这篇文章引起了艺术工作者和美学爱好者的兴趣。我在去年第一期《复旦学报》上发表了与邱明正同志商榷的文章,题为《“共同美”在哪里?》。接着,去年第四期《复旦学报》发表了胡惠林同志和姜浪萍同志的两篇文章,对我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同时,我还收到了几封读者来信,都是与我商榷的。关于“共同美”的讨论不仅  相似文献   

5.
“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美”,毛主席的这一看法在何其芳同志的遗作中作出介绍以后,我国文艺界和美学界,才开始了对共同美问题的讨论。毫无疑问,这次讨论对于完整地、准确地阐述共同美的科学涵义,促进美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就目前的讨论情况来看,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还只是个开始。本文试图就形成共同美的社会历史根源等基本问题略陈管见,以期引起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美的本质是什么? 美起源于劳动,美首先就是“物化劳动”,是人的积极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的东西,因而,美的本质应当说是客观的。这是施昌东同志所作的回答。其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也是我国美学讨论中出现的相当有影响的最新见解。这个见解在今年六月于昆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上,又曾被一些同志看作是探索美的本质的一个“正确方向”。但是,我对这个方向的正确性有些疑虑,愿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看法,就教于施昌东等同志。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和阶级划分的标准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探讨。其中,希腊共产党人、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政治学家尼科斯·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中的“多元决定论”出发,提出不仅要从“经济方面”来确定人们的阶级地位,而且强调要从“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这种“多元结构方面”来决定人们的阶级地位。那么,政治和意识形态能否作为决定阶级地位的重要因素?普兰查斯是怎样提出并论证其观点的?我们应如何评价它?由此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估价等问题,在此作一番探索性的评析,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8.
潇牧同志在《美的本质疑析》一文中对拙作《关于马克思论美》一文(见《哲学研究》1980年第10期)有关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的论述提出了不同看法。为了通过争鸣共同推进有关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这里就理解“劳动创造了美”有关的几个具有原则性和方法论意义的问题作一点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过去若干年来,由于“四人帮”搞的唯心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学术界关于美的阶级性谈得很多,关于美的共同性(或共通性、普遍性)往往避而不谈——不敢谈。粉碎“四人帮”以后,大家思想得解放,才又时有讨论“共同美”问题的文章散见各报刊。但就我所读到的一些文章看来,实际只涉及人们的美感和美之观念、概念等。“审美意识”之共同性者居多,尚少涉及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美”——即“美之存在”是否亦有某些共同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是大家熟悉的列宁的著名论断。近来,我国理论界常常引用这个论断来阐明某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问题。但是,对这个论断本身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认为这个论断表明社会主义“是从有阶级向无阶级过渡的社会”。第二种,认为这个论断表明列宁  相似文献   

11.
中央提出要搞好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如何做好两个开放?如何在开放中处理好“窗口”和“腹地”的关系,做到“窗口”和“腹地”共同繁荣?这些都是我们在开放中所碰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我们特请大连市市长魏富海同志撰写了此文。魏富海同志在文章中结合大连市的实际,具体地阐述了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很有现实意义。我们热情欢迎各省、市领导和其他同志撰写文章,共同就上述问题和在开放中碰到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运动中,一些同志的思想仍然处于僵化半僵化状态,他们对这个问题“思想上摘不通”,对那个问题“感情上通不过”。是什么东西阻碍着他们的思想解放呢?有一种意见认为;“朴素的阶级感情已成为这些同志思想解放的一大障碍”(《评朴素的阶级感情》,见《红旗》杂志一九七九年第九期)。从表面上看,这种看法似有道理。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3.
<正> 朱兰芝同志在《美是在审美关系中存在的对象性属性》一文(下简称“朱文”。见《文史哲》84年第2期)中,强调指出美依赖于审美关系而存在,美“是审美对象呈现于审美主体的对象性属性,而且,只是在审美关系中才对象性地存在的属性。”这个论点是值得重视的,对于我们认识“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重要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朱文中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意见,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商讨的问题。我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浅见,希能对这个问题在切磋商讨中逐步求得更接近真理的认识。我认为,说美依赖于审美关系,存在于审美关系中,如加以正确的进一步说明,这  相似文献   

14.
(说明:阶级斗争问题是一个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大家都很关心,不少同志正在进行研究,有些学会正在或准备组织讨论。现将《解放日报》内部刊物《新论》八二年第39期登载的“‘阶级斗争问题一百题’(选登)”印出来供大家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务请不要外传。1.阶级是个经济范畴还是社会范畴?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状况?2.阶级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阶级消灭的条件又是什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社会主义时期,各阶级发生了哪些变北?作为阶级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作为其对立面无产阶级是否还存在?  相似文献   

15.
常熟“报恩牌坊”,是1862年建立的,罗尔纲先生认为是常熟人民对李秀成歌功颂德的一块石牌坊.在评价李秀成时,罗先生与一些同志曾用这个牌坊来说明李秀成是“爱民”的,这一看法值得商榷。因为这个牌坊存在着谁建立的,为什么建立,是什么阶级歌颂李秀成的等问题。下面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史学界在讨论史学的社会价值问题时,重新提出了如何评价“古为今用”口号的问题。无疑地,这个口号所强调的史学要面向社会需要的原则,是我国史学工作者所应当坚持的,但把它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政治性口号,则在理论内涵和实践效果上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古为今用”是古往今来任何阶级的历史学家的史学研究工作的共同目的,它不能清楚表明马克思主义史学独有的特征。不管哪个阶级的历史学家,都不会认为  相似文献   

17.
陈东冠同志在《复旦学报》1979年第一期《“共同美”在哪里?》一文中说:“美的意识从诞生的时候起,便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个观点恰恰被历史实践所否定。考古发掘向我们展示了远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便有了美的意识,有装饰自己的习俗。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里,我们已经发现了不少的穿孔的石珠、海贝、兽牙,而这些都是美的装饰品。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如西安半坡陶器上绘有的人面、鱼,庙底沟陶器上绘有的鸟、蛙等等,都显示了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人们创作出的清新、活泼以及难以仿效的天真稚气的美。可见,远在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便具有了美的意识,根本不具有什么鲜明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18.
“丑”的问题,历来都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欧洲美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把“丑”的问题作为审美范畴提出来以后,就引起了一些颇难解决的问题:丑能否转化为美?丑在艺术中是否可以有其地位?丑是否能够作为审美的对象?丑与美的关系究竟如何?这些问题是经常引起讨论的。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丑这一审美范畴有着不同的看法。下面试比较一下莱辛和罗丹在丑的问题上的美学观点。莱辛(1729—1781)是德国启蒙主义文学家,其主要美学著作是《拉奥孔》。莱辛在  相似文献   

19.
杨献珍同志提出“合二而一”论来和“一分为二”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辩证法相对抗,硬说我们党的方针政策都是按照他的“合二而一”论来制订的,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严重的歪曲和篡改。党中央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一切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之正确或错误,其思想根源都在于它们是否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出发,是否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人民的客观需要出发。”那就是说,必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对客观实际作如实的分析,才能制订出真正符合于革命需要和群众需要的政策。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无不“一分为二”,无不存在着矛盾。在阶级社会里就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对各个不同时期社会各阶级的矛盾、以及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作科学的分析,才能正确地制订出合乎实际的革命的政策,指导革命斗争,推动历史前进。毛泽东同志指出:“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一切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还指出:“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杨献珍同志企图通过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辩证法,来篡改党的政策的理论依据,以便把我们党的政策歪曲为阶级调和、抹煞阶级斗争的政策,这不能不是一个根本性的政治原则问题。下面我们就党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策、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作一些粗浅的分析,看看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究竟是“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还是调和主义的“合二而一”论。  相似文献   

20.
论法律面前平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两年来,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问题,发表了不少的文章和言论,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却意见纷繁,莫衷一是。不少同志对此问题至今仍徬徨道左,无所适从。为贯彻百家争鸣方针,各抒己见,我愿摆出自己的观点,就教于我国政法界的同志。(一)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口号的历史来因是什么?它的发明权,是属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还是奴隶主阶级?不少发表过的文章都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最早是资产阶级提出来的,或者说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特权提出来的。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口号,最早见于公元前五世纪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斯的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