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 《城市》2017,(9):51-54
海绵城市作为全新的城镇化建设理念,其实质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结合天津市气候特征、地质水文条件和经济成本,确定适合天津市的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实现“渗、滞、蓄、净、用、排”功能要求.海绵城市建设是新时期城镇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编制海绵城市设施标准设计图集、设计专篇、审查要点可以规范工程做法、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设计效率,统一审查标准对指导海绵城市建设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朱圣明 《城市》2016,(9):42-46
温岭东部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三者共生共赢的新路径,已初步形成了“清洁产业、生态排水、雨水花园、生态湿地”四大防护体系,确立了雨水“自我渗透、自我过滤、自我积存”的海绵城市生态底色,达到了城市雨洪防治、雨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实现了雨水资源化,实现了“城市、产业、环境”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总结温岭东部新区的经验,可以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难得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以缓解城市水资源问题,目前主要以雨水径流控制量为建设目标。水量平衡作为水资源利用的重要理论依据,对海绵城市建设水量控制更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首先分析了海绵城市的水量平衡过程,并选取典型案例,提出多个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要求的设计方案,通过水量平衡数值模拟,对不同方案水量平衡基本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证实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不同海绵城市设计方案水量平衡过程差异明显。本论文提出了基于水量平衡的海绵城市设计决策方法,并明确指出海绵城市设计应因地制宜的设定更细致的水量控制目标,根据水量平衡数值模拟方法优化规划设计,使海绵城市建设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贾馥冬  杨雪伦 《城市》2015,(10):44-47
笔者通过对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分析,结合对目前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海绵城市的解读,以天津滨海新区为切入点,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以及雨水利用与循环3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由定性到定量阐述海绵城市建设在整个城市规划中不同阶段的落实办法。  相似文献   

5.
王永阳 《城市》2016,(6):56-60
海绵城市建设是目前生态城市发展的重点.笔者结合天津的特点,针对各种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湿地、河流的保护改造、可渗透路面以及下沉式绿地的推广对天津海绵城市建设非常重要,并提出了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以推动天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光照 《公关世界》2016,(13):24-29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面临的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结合"生态海绵城市"的构建理念,提出了"雨水链"的城市雨水管理方法,分析了雨水链的各环节的组成要素,来实现对城市雨水的渗透、滞留、过滤、净化以及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海绵城市建设是推动低影响开发的举措之一.在天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对天津全运村道路绿化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针对天津城市地域特色,探索海绵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策,以期促进天津海绵城市建设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降雨时能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追求城市人水和谐,已经成为各国城市建设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城市建设重点为设立海绵城市,而其具体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充分依据水利设施、整体性城市规划方案、周围环境保护、环境艺术设计等进行综合性考虑。本文从海绵城市的基本理论出发,进一步阐述设置海绵城市的缘由及其重要性。最终作者提出在设立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采取艺术设计的手法,其中涵盖了设置自然风景保护带,进一步健全市内重要区域绿化相关设施,充分保护湿地性区域共计三个层次,让环境设计在海绵城市设立中发挥出应有的美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频发及生活用水污染等问题突出,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必要,而且日益紧迫.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海绵城市,并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及技术规范.天津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天津首批海绵城市示范区之一,迅速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将海绵城市的各项指标作为规划审批的必备条件.笔者通过介绍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同开发阶段项目审批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总结海绵城市建设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倩 《公关世界》2016,(13):12-12
特大暴雨百年一遇,但我国的城市内涝却丝毫不罕见。近期,全国多地发生接近甚至超过历史极值的强降雨,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不完全统计,已有80多个城市出现了局部内涝。随着许多城市被淹,建设海绵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马洁云  郑艳  周泽宇 《城市》2021,(1):72-79
西咸新区是我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于2017年入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开展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 分析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潜在风险,对西咸新区组织机制建设、 提升城市气候韧性和宜居性的生态建设、 开展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城市等协同试点建设、 提升气候防护的科技支撑能力、 创新气候投融资途...  相似文献   

14.
雨水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设施,良好的湿地植被是其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北京地区雨旱季分明,降水集中,对雨水湿地建设和植被恢复提出较高要求。以中关村公园为例,通过对雨水湿地各个功能组成部分的植物选择、种植方式、景观营造、养护管理等方面的阐述,提出以尊重植被恢复规律为前提,以满足雨水湿地功能、营造生境为目标,运用弹性的、低维护的群落设计,探索适合北京地区雨水湿地植被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指出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理念及意义,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把"构建生态廊道,保护恢复湿地,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生态、智慧城镇建设理念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武汉市作为国内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智慧海绵生态体系,控制城市"热岛",解决内涝困扰,化解雨灾洪涝。研究从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洪管理入手,就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地域气候和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活用"LID",提出"PPP+",探求武汉海绵城市设计与建设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极端雨洪灾害日趋频繁和我国城市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以海绵城市理念,推进蓝绿灰基础设施结合,系统构建雨洪韧性城市体系的框架,从空间管控、工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构建思路,并建立了雨洪韧性城市的风险适应、风险防治及灾害应急实施策略与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多个新区规划建设案例从理想蓝绿空间结构、洪涝统筹治水体系和功能复合的用地布局等角度探讨了构建和谐“人水城”关系的规划解决方案,以动态发展的全过程视角制定目标,多专业、多角度、多手段制定治水方略,推进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实,实现城市雨洪韧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刘彦涛  王彦洋 《城市》2016,(4):54-59
针对天津城市内涝和缺水并存的城市水问题,结合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分析天津文化中心已建成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运行效果,并以新八大里地区规划为例,就规划区内的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及低影响开发设施等,展开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探讨。  相似文献   

19.
娄伟 《城市》2016,(6):22-28
可再生能源城市是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建设热点,而多种类型的新能源城市是当前我国的建设热点.在建设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过程中,如果城市决策者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的内涵、评价标准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建设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只关注概念炒作,而无实质内容的问题.笔者在系统研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的概念特征及一般性评价标准后,针对我国新能源示范城市标准中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重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浅谈城市形象设计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市形象设计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城市发展规划实务,它的兴起,不仅对我国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城市周边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也能起到辐射、引导和示范作用。但由于在我国城市形象设计尚处于新兴阶段,城市形象设计中往往存在一些匆匆上马、草草收兵、顾此失彼、重东轻西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城市形象设计的质量和实施效果。城市形象设计是一项系统设计工作,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为了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