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志宏 《老年世界》2013,(15):28-29
望不尽那连绵的山川,蒙古包像飞落的大雁,勒勒车赶着太阳悠荡在天边,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草原……从建筑学历史说,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当中原汉人熟练于建造以山墙和长屋檐为特点的土木结构房屋的时候,当古希腊、罗马人建筑宏伟圆柱和三角屋顶以及后来的欧罗巴人精于修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大型宗教建筑的时候,当爱斯基摩人用冰雪建造住屋“水晶宫”的时候,中亚和蒙古高原的游牧人则创造了他们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蒙古包。  相似文献   

2.
公众审美日趋多元,非标准建筑形态日渐增多。文章旨在探索非标准建筑形态由设计草图到数字模型再到物理模型的工作过程,为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首先阐释了非标准建筑形态创作背景,归纳已有研究成果;再结合设计条件,提出非标准建筑形态设计概念;然后根据设计概念,应用Revit建立数字模型,展开非标准建筑形态曲面划分;最后应用激光切割设备完成非标准建筑形态曲面数控建造,建构物理模型。实践结果表明:非标准建筑形态曲面网格划分形式对曲面平滑程度有显著影响,参数化建模与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非标准建筑形态设计效率和建造精度。因此,设计者应在非标准建筑形态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引入参数化建模和数控加工技术,并通过调整曲面划分网格优化非标准建筑形态的平滑度。  相似文献   

3.
乡村建筑,是一种典型的在地建造,以此作为一种观照对象与方法,探讨其在当下对于建筑教育与设计实践的作用与意义。以乡村建筑为代表的在地建造,脱离了历史的主线与时代主流,其局限性是显然的,然而,让建筑重回场地,让建筑重回生活,让建筑师重返建造现场,让建筑从形式本位中解放出来,或许这正是当下在地建造之于建筑教育与建筑实践的意义。尽管它的力量有限,但它注定正在修改我们对待建筑的立场与方法,乃至对于生活的态度,让我们对中国建筑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建构"的话题,真正系统地进入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应该是近几十年间的事件。王骏阳翻译的《建构文化研究》一书对中国建筑教育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关于建造的主题进入课堂近年来呈倍增之势。"同济建造节"、"楼纳国际建造节"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去年作为视察员考察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建筑设计学院,其建筑学科的教育宗旨为"Design with Making",仔细品来,这才是建筑学的本质所在。设计在于制作而非仅仅制图,而制作的艺术与技巧则学问无限。关于建造的研究与学术议题无疑是未  相似文献   

5.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国内各建筑院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本科1—3年级"空间建构"教学中加入实体建造内容,根据学生对建筑学科渐进的认知过程(空间认知—环境认知—行为认知),设置从单一材料、单一空间到多种材料、复合空间的实体建造,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相互关联、紧凑连贯的"建造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建筑设计主干课程的重要支撑。此过程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能力的各种机会,培养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动手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智慧,知识的传递由被动式接受逐渐向主动式学习转化,教育模式由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向培养创新人才转化。  相似文献   

6.
街道作为开展城市活动的重要场所空间,其风貌品质会对人的体验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当下城市街道风貌缺乏系统的规划管控。本研究构建了规划语境下的街道风貌规划管控体系,包含上位与相关规划落实、街道风貌管控规划编制、沿街建筑建造(整治)手册引导以及典型街道城市设计四个部分。其中,上位与相关规划内容的落实是街道风貌管控规划的前提和要求,沿街建筑建造(整治)手册为具体街道管控和建造实践提供建筑选型数据,典型街道的城市设计是整套风貌规划管控体系重要的检验途径和优化依据。以云南省镇雄县老城区街道风貌管控规划为例,简述该规划管控体系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设计概念初始到施工完成,详细描述了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图书馆入口界面设计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探讨了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实现动态连续形体的设计与建造。  相似文献   

8.
湖南大学DAL数字建筑实验室,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学思路,与ZHA|CODE、WAX等设计研究机构合作,每年举办数字建造工作营,参与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了解了数字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掌握了基本的参数化设计软件和数字加工设备在设计中的运用,实现了物理模型的制作和空间构筑物的建造,完成了从数字设计到数字建造的全过程。DAL总结工作营的教学经验,对学院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成果,为今后的设计课程数字化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代表着一种新的建筑创作理念,其特点是把景观分析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之中,通过景观评价来确定现代建筑在景观体系和自然环境中的角色定位。所以,实用性现代景观建筑是包含于景观设计体系之中的。它要求我们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和生态技术,建造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更加和谐的建筑。  相似文献   

10.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在思维方式和设计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别,两个专业往往是在相互妥协中完成设计,这种模式不利于发挥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积极作用,并有可能造成浪费。数字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渗透使得建筑结构一体化的设计与建造在数字平台上成为可能。在2014年清华参数化设计研习班的Grasshopper班教学中,尝试使用这一数字化设计平台进行非对称折板结构的几何形态生成和力学模拟,并使用激光切割和三维打印等数字化加工技术进行构件加工,完成了一个实验性折板结构空间形态的设计和建造。本文介绍了这一实验性教学的相关技术问题,以及其背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刘兴  邱利军 《职业》2015,(6):148
THPWSD-1实训装置是根据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设计的实训教学模型,学生练习后可具备安装与控制给排水设备的综合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安全施工意识以及职业素养等。  相似文献   

12.
国际动态     
<正>女建筑师设计的世界最高的建筑——芝加哥Vista住宅楼在最新的一段发布视频中,美国建筑师Jeanne Gang解释了Vista住宅楼的造型是如何受到自然水晶石的影响而成,她设计的芝加哥新摩天大厦将是女性建筑师设计的世界最高的建筑。在视频中,设计团队公布了这座由Studio Gang设计的1140英尺(348m)高的建筑外部与内部的效果图。这是由Jeanne Gang设计的芝加哥Vista住宅楼,它将是女性建筑师设计的世界最高的建筑。Vista住  相似文献   

13.
正在"建构"思潮的影响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开始开设建造课程,通过要求学生参与建造来强化对建筑学的理解。在目前大多数关注建筑教育和建造教学的文章中,更多注重的是建造活动的实验效果与热情,并未对建造在学科的发展、教育和普及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论述。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对建造教学直接展开的研究很可能陷入潮流的误区,有将建造教学消费为形式和口号的危险。此外,目前仍很难找到  相似文献   

14.
绿建筑蕴含绿色生活新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上到一半,会有萤火虫和白鹭鸶走进来作伴;光影和风恣意在室内流动,土地和自然之间不再有界限,这样的建筑就是环保主义的绿建筑,它是怎样建造的?  相似文献   

15.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绿色建材,在未来建筑产业化发展中具有极大潜力。随着胶合木等生产技术的迅速提升,木材已成为一种大尺度、低质强比的高性能材料。随着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数字木构工艺的创新与提升,现代木结构产业升级已经找到了重要的支撑。数字木构以数字化结构性能找形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机器人精确高效的加工能力,使复杂木构件的大批量定制生产成为可能。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现代木结构主题馆项目将结构找形与机器人建造技术相结合,同时通过结构性能优化以及参数化几何优化技术,实现了从设计、预制到现场监测、快速营造的全新的一体化数字建筑工艺。苏州木结构主题馆是机器人木构产业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建筑以寺院著称,寺院多维地反映着藏族的文化和历史。各个藏区的藏传佛教寺院都有其固有的特色,四川康巴藏区寺院建筑在其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单体造型、建造技术以及色彩装饰等方面就有独到之处。这一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或多或少的体现了汉地传统建筑风格。文章从惠远寺着手探讨如何将汉传佛教寺院建造风格与技术应用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中,以期对研究整个康巴藏区建筑物质形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给排水管道设计与建筑内给排水、城市市政给排水均不同,从设计上分析具有单栋建筑到城镇过渡阶段的特征,是城市给排水和建筑给排水联系的桥梁,有其独特之处,故称为城市与建筑的交界处。本次着重介绍了一般小区室外给排水设计中的流量计算、室外给排水管材选用以及综合管线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木质房屋设计建造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木屋使用纹路美观和色泽柔和的松木等材料建造,其具有冬暖夏凉、抗潮隔热和透气性强等特点。它建设周期短,可进行不同风格的造型设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房屋的所有建筑产品都来自天然木材,环保无污染、结构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达到环  相似文献   

19.
氛围是介于主客体之间的空间感受,人们首先通过氛围来体验建筑。以SANAA建筑中的氛围为研究对象,依据赫尔曼·施密茨新现象学中的氛围研究,借助其中的情景共建、联觉特性,以及运动暗示理论,分别从建筑特征、行为体验、设计意识三个层面,解读SANAA营造氛围的思想,剖析其建筑中氛围的营造取决于活动场景、建造方式,以及空间节奏。探索新现象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方法,进而帮助鲜活的氛围回归到建筑中。  相似文献   

20.
设计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设计团队的的形式来完成设计项目是必然趋势。优秀的设计成果需要设计团队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并将其投向市场,而优秀的设计团队需要良好的管理模式。因此,针对当今企业设计团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权变管理模式进行探析,以促进设计团队管理与实践工作,形成一个高绩效设计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