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大连市信息中心于1987年3月31日至4月2日联合在大连市召开了“日本经济结构调整与中日经济合作学术讨论会”。50余名日本经济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以下三个问题交换了看法。 一、关于日本经济结构调整的性质、原因及规模  相似文献   

2.
1996年1月13—14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的一场题为“95经济态势回顾暨96经济走向展望”的专家演讲报告会上,来自北京的四位中青年经济学家就目前我国经济运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精采的演讲,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魏杰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伟教授、北京金思达经济策划中心主任钟朋荣研究员和北京思源咨询事务所所长、高级经济师曹思源。四位专家分别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今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思路、珠江三角洲如何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再迈更大步伐,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等问题,作了中肯的分析并与与会者进行了交流。四位专家认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改革走到今天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承包制被实践证明是不尽  相似文献   

3.
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第五届年会于1989年3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120余名会员和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提交学术论文50余篇。 这届年会围绕“面向21世纪的日本经济和中日经济关系展望”这个主题,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日本经济发展前景问题 大部分与会者认为,日本自1987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虽然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从八十年代开始越来越为景气循环的时好时坏而苦恼。从历史上看,美国经济本来并不是通货膨胀型的经济,在本世纪,除了战争时期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以外,物价水平大体以平均2%的年率增长。但是从1975年开始,通货膨胀加速,通货膨胀率1980年为12%强。失业率从7%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通货膨胀问题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目前通货膨胀已达18至19个百分点, 它同居高不下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样,成为经济“过热症”的一大特征,实际上已经阻碍 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在中央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社会各界对此抱以极 大的关注,大家竞相献策。那末,何以才能缚住通货膨胀呢?我们认为:总思路应以治 理经济环境、建立商品经济秩序为导向,在这一大格局要求下进行研讨;具体说,先应 搞清近年通货膨胀的全部成因,在此基础上去探寻方策。 一、成因分析 实证地说,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主要触发基因,同时它反过来成为后者的重…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中通货膨胀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通货膨胀的传统定义的修正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通货膨胀”的传统定义是: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 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这种现象称为通货膨胀。这 个定义的问题是:在纸币与黄金完全脱离关系的现代社会经济中,商品流通中“实际需 要的金属货币量”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概念。既然如此,纸币发行量也就失去了客观依 据,也就谈不到一个时期纸币发行量究竟是不是超过了那个“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假如黄金和白银以自然物形态在商品流通中直接作为货币出现,或者在纸币发行的 条件下单位纸币只作为某一…  相似文献   

7.
一、对美国经济的基本看法不能否认现在美国存在许多经济问题,但不会导致经济危机和长期萧条。美国的经济问题是富裕所致,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从各种指标来看,评论家所说的经济崩溃的可能性很小。经济统计指标和宏观经济理论都说明美国不会出现德国在1923年、阿根廷在最近发生的高通货膨胀。确实,共和党实现了把卡特时代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半(6%)的诺言,但是,却留下了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所害怕的后遣症。由里根总统经济  相似文献   

8.
经历了战后20多年的“顺利”发展,70年代起,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陷入了一个“暗谈”时期,出现了连续的通货膨胀,且经济增长逐步减慢。到了80年代,低增长率、通货膨胀和失业已成了这些国家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有其多种原因,但税收体系的不平等,无效率和过分复杂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一、日本税收改革的背景日本于1987年进行税制改革是在日本经济进入调整时期进行的,与其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转换,这一"转换"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文章首先从国际经济视角分析"转换"的原因、发生的机制;其次,分析国际经济对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是 4个南亚国家 ,本文试图去考察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南亚国家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密切的相互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经济增长来说 ,适度的通货膨胀是有利的 ,然而 ,高速经济增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通货膨胀。因此 ,上述国家将处于两难境地。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领域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然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这场争论起源于 2 0世纪 5 0年代 ,并在结构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 (monetarists)之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结构主义者认为 ,…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引发了全球性深度经济衰退,之后出现了快速的反转,形成了V型经济复苏。日本作为高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国家,其对外经济不仅受到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总体看,日本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变化,既与国际经济的总体变化比较相似,又与新冠冲击和俄乌冲突的经济冲击的特点是相对应的,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对外贸易的V型变化,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及供给约束型通货膨胀。这些变化还深入到贸易结构和供应链调整等方面,这表现了日本对外经济的特点。日本政府在较长时期积极调整对外经济战略与政策,如大力开展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合作、打造坚韧和安全的供应链、深化特定重点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外部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开放路线是成功的不可忽视,从经济上看,目前中国存在着单靠西方理论所无法理解的苦恼。虽然我不认为最近这次运动(指1989年5月—6月间的学潮、动乱、反革命暴乱—译注)是由于改革开放路线的失败而开始的,但对通货膨胀的不满以及对作为通货膨胀对策的紧缩政策的不满存在于市民中间,运动的范围不断扩大,达恐怕是事实。问题是为什么出现了通货膨胀。我认为,并不是改革、开放的路线错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成功了。问题是搞过了头,尤其是在方法上过于重视市场机制了。过份依赖市场机制会走向反面。我认为,欲使市场机制发挥对消费者有利的作用,必先存在供给能力过剩这一前提。然而,中国是苏联式的物资分配型经济,天然地处在供给能力不足的情态下。所以,当从苏式社会主义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换  相似文献   

13.
日本和世界经济——从现实提出问题第二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经济取得了远比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大得多的成就.去年,在没有付出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的代价下,克服了通货膨胀.欧美各国正在探索日本高生产率的秘密,向日本学习的呼声颇高.日本经济为什么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就呢?今后日本能继续不沾染"发达国家病"吗?里根政府的新经济政策能使美国经济东山再起吗?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本文的直接课题,但如果对这些当代的问题缺乏强烈的关心,学习宏观经济学是没有意义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对经济进行宏  相似文献   

1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抑制通货膨胀张永丽我国学术界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的认识,尚不一致,存在着较大差异。下面谈点我的认识。一、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越南经济动荡的一年。通货膨胀和贸易赤字激增,随后发生逆转;经济增长放缓,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缓和,2010年将开始回升。预计这两年通货膨胀将相对较低,经常账户赤字预计在2009年有所扩大而在2010年将缩小。主要的短期挑战来自于限制经济增长减缓的同时,保持财政和经常账户赤字处于可控之中。从中期来看,政府需在加速推动增长同时又不能引发通货膨胀和使经常账户赤字扩大。  相似文献   

16.
五月二十二日,《学习与探索》杂志社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了北京地区中青年作者座谈会。首都各界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六十五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者中有《光明日报》、《文摘报》、《文汇报》、《理论信息报》、《世界经济导报》、《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经济研究》、《读书》等报刊的编辑、记者。这次会议是在“双百”方针提出三十周年的前夕,在思想理论界开始形成比较宽松、比较和谐融洽的环境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气氛活跃,与会者畅所欲言。大家对在思想理论界如何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了热烈讨论;对《学习与探索》的办刊方针和几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办好《学习与探索》提出了极其宝贵的意见。一、为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推进理论研究的深入,使理论研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必须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当前经济形势与下一步经济改革陈东琪一、关于经济形势与对策的争论与分析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理论界就这两个问题争论激烈。我想从以下四个基本关系入手谈些个人看法。1.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当前经济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物...  相似文献   

18.
1979年英国保守党上台执政的时候,西方各国通货膨胀情况严重。很明显,至少货币主义者认为,改革世界经济,制止通货膨胀的过程将带来很大痛苦,而且大约要费很长的时间。英国问题和世界情况相似,不过程度更严重一些,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1.政府膨胀得比其他西方国家更快一些,官僚体制侵入了工商业活动的广大领域。逐渐加强的政府管制已经渗透到健康保险、学校以及家庭等方面。2.国家要求掌握日益增加的民间财富以供上述健康保险等各种活动之需,于是通过捐税、通货膨胀和巨额借款等办法,占有越来越多份额的人民的劳动和储蓄。边际税率上升,有时甚至超过100%。  相似文献   

19.
自1972年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经济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1978年以后,由下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和搞活的经济政策,中日经济合作又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势头。15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比较顺利,成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现在谈论西方经济学的危机已经不是时髦话题了。无疑经济学正经历一个发展中的“非常时期”。70年代以来,大量失业和加速度的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两难局面,使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以及它们的“综合”——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深刻的危机。早在60年代,主流经济学就已经受到来自左的(新剑桥学派)和右的(货币主义)的强大攻势,但是,在这场激烈的混战中没有一个派别可以稳操胜券。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使得制度学派迅速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