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知识经济与我国石油企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知识经济及其特点探讨石油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我国石油企业不仅在公司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与国外大石油公司存在差距,而且在技术开发和创新、信息化程度、人才素质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石油企业应采取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人才开发和管理创新四大战略,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石油企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比中外石油公司的基本类型、主要生产经营现状及经营业绩 ,总结出了国内外大石油公司的经营战略及特征。结合中国石油工业现状 ,说明中国石油公司正处于资本集约经营代替粗放经营阶段 ,并将进入术集约经营代替资本集约经营阶段。为了实现中国石油公司在未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必须学习和引进国外石油公司的先进经营战略 ,制定有效的管理经营策略 ,完善上下游一体化过程 ,发展为适应未来国际化资本经营的跨国大石油公司。  相似文献   

3.
国外大石油公司上游投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油价发生戏剧性变化,国际投资环境也瞬息万变,石油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分析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BP、雪佛龙、道达尔和康菲六家国外大石油公司1998-2008年的上游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和投资地区分布情况,发现大石油公司的上游投资特点为:一方面通过勘探和收购获得新增储量,同时适时提高产量,以协调公司的长远利益与短期效益.另一方面,国外大石油公司注重风险控制,促进资产多样化,为公司的长远战略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的石油公司应根据其优劣,注重勘探和资产收购相结合,确保储量的增长;重视上游资产收购的风险控制;调整投资地区分布结构,增强在全球的地位和国际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国际大石油公司投资状况分析及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大石油公司多年来在世界石油工业的起伏波动中稳步发展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做法和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对国外大石油公司的投资结构现状、投资战略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归纳出各大石油公司调整投资的策略及趋势。以此为借鉴 ,提高我国石油工业的投资决策水平 ,优化投资结构 ,加快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外大石油公司的战略成本管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市场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成本的竞争。近年来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逐渐被国外大石油公司所采纳。我国石油公司应全面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 ,应用价值链分析拓宽成本管理的范围 ,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没有—个行业比石油行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理解更深刻,而石油行业里也没有一个公司具有比壳牌石油更长远的眼光。” 至今为止,在石油行业一百年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石油价格一直像运行中的过山车,如果谁能够预测到一个较长时间内的价格走向,谁就是胜者。而壳牌石油如今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与对上世纪70、80年代分别出现的两次石油行业危机作出的成功预判,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中国石油企业在营销力方面与国际石油公司存在的差距,采用秩和比方法并借助Excel统计软件对九大石油公司的营销力作了评价。通过分析得出九大石油公司RSR值差别较大,营销力水平成等级排列。在九大石油公司中,Exxon-Mobil和Shell处于第一等级。CNPC分值仅列第七,虽与TOTAL、BP、Texaco、Chevron、ENI一起被列入第二等级,但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相比还存在差距。研究结果对提高中国石化企业竞争力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陇东油区土壤石油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陇东油区当前土壤石油污染的危害及其现状,介绍了主要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适用范围。同时指出在陇东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过程中,要加大石油污染发生规律、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固定、转化行为研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强化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时要加大土壤石油污染的生态效应与食物安全研究,注意耕作处理等传统方法与生物修复方法的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国际石油价格趋势与中国石油市场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今年乃至未来石油高价位运行已成必然之势。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逐年增加,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石油市场,我们应构建现代石油市场体系;设立政府能源管理机构;加强石油外交活动;出台燃油税收政策;加快石油储备库建设;强化企业跨国经营。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加强对金融企业的危机管理和处置事关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平稳运转。目前我国现行的金融企业危机处置法律制度在配套机制建设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配套机制中比较重要的,当属风险预警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对中小金融企业的保护机制等。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国外成熟金融企业危机处置的立法实践,对我国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单打独斗、竞争过度现象严重,损害了自身和国家的利益。基于博弈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竞合动力模型说明,中国石油企业实施合作竞争策略最有利于其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石油企业应当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以开拓海外市场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为落脚点,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联合组织,自我约束和外部约束相结合,开展合作性竞争;政府要发挥相关机构、组织、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企业决策的辅助支持,推进其更好地实施竞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政治风险与法律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企业的跨国经营不但要经受石油生产国的控制和进口国的竞争,也要面临地缘政治的冲击和第三国的干预,而且往往会突破东道国政府与跨国公司双方博弈的边界,扩大到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与国际竞争中。面对国际能源战略所面临的多种政治风险,中国必须通过宏观法律环境的塑造和微观法律环境的完善,在加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同时,通过构筑和参与区域乃至全球法律机制,结成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探索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协同开展继续教育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石油行业目前人才培养的急迫形势,继续教育已成为石油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利用各自优势联合开展继续教育则可充分发挥双方资源及能力优势的合力,这符合中国石油行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切合实际、高效可行的教育模式.因此,亟须探索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协同开展继续教育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发挥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的"协同优势"效应;构建良好的继续教育机制,提高人才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石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样,已成为中国民族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织部分,对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当前,石油精神是石油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是石油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助力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现的重要精神养分。石油精神在石油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具体内容包括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文化、忘我拼搏的行为文化、艰苦创业的环境文化、科学求实的学术文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文化。在新时代,石油精神可通过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搭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注重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三个有效途径来推动石油高校文化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俄石油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久未妥善解决的问题。国家的能源架构、所有制形式、外贸政策是其国际石油合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俄罗斯石油改革历程的阐述,剖析了中俄漫长多变的国际石油合作进程,提出了加强中俄石油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及买方市场的出现,给小企业挑战大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只有结合自己的特点,采用差异性战略、集中资源占领市场战略、低成本的生产战略和以技术综合作为小企业的主要技术创新方式才是战胜大企业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7.
18.
石油精神是新中国石油工业战线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核包含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等要素。石油高校应将石油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石油精神助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石油行业的长远发展。在将石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当前仍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挑战。为了将石油精神进一步有效融入到石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石油高校在立足内容丰富和形式创新相统一的基础上,必须做到: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认知;建构“行业”+“文化”的石油文化教学体系,增进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认同;完善“线上”+“线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