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俊国 《科学咨询》2003,(16):19-20
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一本书上的几种效应所吸引,也许是职业的敏感,我马上从几种效应联想到了教书育人.不想则罢,一想则茅塞顿开,让我意外惊喜,猛然发现其中大量蕴涵着宝贵教学哲理.  相似文献   

2.
开学不久,重庆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历史教研员老师让我准备一节区级公开课,10天后在全区展示,内容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川教版),课题自选,3天后见方案.笔者深知,对于刚从教几年的年轻教师来说,这次公开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我非常珍惜这一次在全区公开亮相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铁血宰相     
“当我在议会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我还要听那些稚气和激昂的政客们说一些很奇异的傻话,这个机会给了我几分钟的却并非我所愿的闲暇……当我当大使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位官员,但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上等人;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人们普遍认为生意难做,商机难抓.然而,有一位"老板"却不这样认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机会对于那些有心人是机会,无心人往往看不到,我只想做一个能够把握机会的有心人."这位"有心人"就是北京军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军.  相似文献   

5.
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瞥见一本《领导科学》杂志,便好奇地随便翻了翻,没想到一下子就被有关文章所吸引,于是就从组织部借来十几本新老《领导科学》杂志,接连看了几天,感到大饱眼福,获益匪浅.从此,我便迷上了这位新"朋友".  相似文献   

6.
在宋庆龄生命最后的几年里,我作为宋庆龄身边的管理工作人员,有机会经手了宋庆龄的三笔钱。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我们急于与之合作的一个公司的名誉董事长邀请我去认识他的高级雇员们,我当然求之不得。到一家主要客户去观察它的内部工作状况,这种“专业旅游”的机会并不是每天都有。 我得到的第一课是对现任总裁及组成总裁办公室的五位  相似文献   

8.
某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约我,他要给我一次非常好的发财机会。我问他具体是做什么?他只说到时就知道了。到了约定时间,我见到他,我再三问他,他都很神秘。他同时还约了另外几个人,有的是机关干部,有的是司机,有的是医生,也有大学老师,我们一起随他到了楼上的某传销公司。这时我明白了,他要带我搞传销。  相似文献   

9.
我想对姜大为董事长提几点建议,看看有没有机会帮助他扭转僵局:针对眼前的紧急局面,应尽可能挽留欲离职人员,以避  相似文献   

10.
走还是留?     
《经理人》2005,(7):108-109
我是一名IT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因为一个很好的机会,进入了电子政务领域,我认为是非常好的机会。刚起步几个月,成绩虽然不明显,但已经有起色,目前有把握的单子已经有近200万。完成好的话,除去所有成本,当年能赢利100~200万,而且即便今年无法赢利.但从规划能看到后期发力会很猛烈。但是这时候.老总(非老板)对这个方向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11.
我最发愁的事莫过于写创作谈,这次觉得更难,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为非文学类刊物写东西,且面对的是一个高层次的读者群,心里有更大的惶恐,但我要感谢<领导科学>杂志给我一个发言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2002年6月初,我有机会随团考察了法、德等欧洲国家,特别是专门考察访问了法国国家行政学院.  相似文献   

13.
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之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教师资格认证的发展成为美国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分析了美国NBPTS优秀教师资格认证及其支持培训项目为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从而探讨教师资格认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并从中得出对我过教师资格认证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偶然的机会,我读到重庆教研网上的<中小学生异地求学现象调查>,更加触发了我的同感:异地求学,是一个现今中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些学生中,差生增多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人常在困难中找到机会,失败的人常在机会中找到困难。人生总有几次,机会会来敲你的门,重点是看你自己怎么把握。  相似文献   

16.
这周星期天下午,我从老家坐出租车回学校上班. 在车上,挺年青、阳光的的哥突然问我,你是XX学校的XX老师吧?我说是呀.我颇感惊奇:他怎么认识我? 因为我这人向来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也不善于交际.我总认为,我只是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校的小老师,整天在学校里呆着,整天所接触的都是一些少不更事的十二三岁的学生娃,整天只知道把书教好就行了,就尽到了当老师的本分.因此,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很少,认识我的人当然也就不多.  相似文献   

17.
巴黎同事安吉拉听说我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的,就马上邀请我周末到家里吃饭,因为她的大儿子明年要申请大学,伦敦政经是目标学校之一,她不放过任何为儿子提供留学建议的机会.你看,并不是只有中国的“虎妈”、狼爸”才那么关切子女前程.  相似文献   

18.
我爸感叹说,世博会给了上海人为自己正名的机会. 我爸有位老友,携老伴带孙子来看世博,下了火车死活要订宾馆不肯来我们家住.幸好我爸老当益壮,一手拖人一手拉行李把他们请了回来.  相似文献   

19.
金融改革何处去?汉元集团董事局主席黄悦在出席2012(第六届)中国CEO年会期间,接受《经理人》采访时坦言:"我始终没有方向上的感觉。因为体制的问题,金融没办法彻底放开和市场化。在金融领域,有些东西看起来是机会,但其实是陷阱。比如小额贷款,前些年我跃跃欲试,但做了几年后,发现乱象丛生。这种状  相似文献   

20.
<正>弯有些人遇到了一个新的机会,却因为太累而决定放弃这个机会。"那是什么烂机会!"他们心里一定在骂。然而我就在想,或许,好机会,总是累。为什么?因为:一、新的东西,你一定是不熟的。二、你本来就在转业,所以更不熟。三、这机会本来就不是你现在的水平能够得到的,所以才叫作好机会。四、刚进去的员工一定会被训斥,所以会累。我想起一句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在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