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文学作品不是物化的、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观念的存在;文学作品不是由作家独立创作完成的,而是在文学活动中,经过文学创作者、文学传播者和文学接受者的共同努力完成的,它经过了文学手稿、文学文本和文本图景等三个基本阶段。文学作品的意义系统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定量,文学手稿的能指、文学文本的能指和文学接受者确认的文本图景等六个因素和变量构成文学作品的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文学理论界对文学虚构很不重视,有关研究停留在皮层的理解和阐释上,或者认为虚构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或者只是文学的审美特征。实际上虚构乃是文学的本体之存在,是文学区别于历史、传记、心理学、语言学等其他意识形态的"核心性质"。虚构表现在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文本言语方面。文学的虚构是通过文学文本言语体现出来的,文学文本言语也是虚构的,文学不是生活事实,而是话语事实,话语事实并不是生活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3.
本雅明提出的纯语言翻译观在形式与内容、原作与译作的关系以及文本的可译性等一些翻译的基本问题上颠覆了传统观念:消解了原作与译作的二元对立关系,打破了“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的壁垒,并提出直译是最好的处理方式。翻译不单是为了传递内容, 而是为了传递真理等思想,这与文学作品语言的无限创造性、文本的高度虚构性以及随后衍生的文本解读的开放性等突出特征共同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4.
夏秀 《东方论坛》2004,(4):39-41
艺术的终结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是真正的终结,一是“边缘化”.但我认为艺术是不会真正终结的,而是走向边缘化,文学的边缘化并不意味着文学的没落而是文学的适得其所,恢复了它清净无为的本来面目.因此,文学的边缘化带给我们的也就不是文学的“黄昏”而是只拥有精品的文学的清晨.  相似文献   

5.
关于读者接受问题,中西文论均有丰富的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文学文本是一个由作者完成的处于潜在状态的深层语义结构系统,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定的富含艺术空白的召唤性结构,必须经过读者的解读,才能实现为文学作品;以作者为中心或无视作者的地位和作用均难以进行准确全面的文学接受;读者具有参与文学作品创造的权利,其能动性的创造性的接受使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得以充分表现。在一些问题上,中国文论显得更为辩证合理  相似文献   

6.
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学文本接受的出发点和基础。它一经形成,就要在阅读和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它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要对原作进行再创造;它不是承认既成事实,而是要对既成事实加以批评和改写。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结合的,技术和艺术是伴生的.他提出科技工作者要有一点文学素养,文学艺术家也要懂一些科学技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都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文理相通、辩证统一的.钱老本人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他是一位科学家,但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对书画、文学作品、音乐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构筑文学本文的媒介和工具是语言,但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已经不是普通的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而是具有着非凡的“陌生化的美”、“蕴藉化的美”和“形象化的美”的语言。这使文学作品的语言生成为一个完满的诗意空间,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9.
“图像介入文学”与“混剪”的发生,是时间轴上物质、技术变量消长所带来的直接艺术后果。“混剪”的出现表明人们已经开始比较普遍地运用图像来实现抒情和叙事。“混剪”一方面高度强调对图像的运用,以图像为基本叙事单元;另一方面高度依赖文学文本,全面依靠文学作品所提供的人物、情节、环境来进行自身架构。图像阐释赋予了文学作品前所未有的确定性,这一进程从影视工业产生即已开始,而“混剪”则在打破影视工业所赋予的确定性的前提下,又给予了文学作品新的和更显破碎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消费社会的发展,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风气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影视改编来了解文学作品.由于文字向影视媒介转换难以完整呈现原著的原貌以及影视改编的主创人员在影视作品中“二度创作”的痕迹,使得影视改编与文本文学呈现出内容上的差异.以李少红新版《红楼梦》为案例,找出电视剧与原著内容的差异,探究文本文学原貌在影视改编中的呈现程度.  相似文献   

11.
文质理论在先秦时期从孔子开始萌芽,由孟子、荀子继承,到两汉由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人推动,在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刘勰以"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表明了其文质历史发展观,以"文附质"与"质待文"体现了其对文质关系的深刻把握,以"衔华而佩实"、"藻耀而高翔"阐释了其心目中的完美作品。  相似文献   

12.
三国时期的论说文文论以谋求论说文独立的文学地位为指 向 。批评家们不但树立了“理”的旗帜来对抗“经”的禁锢,而且意识到了文采的价值和作家 独特的修养。晋代论说文文论较前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批评家数量增多,研究方法得到 改进,人们或从“辞”、“理”兼顾的角度,或从形式技巧的角度,肯定了许多风格各异的 作品。同时,汉代以来的旧观念在上述两个时期与新的见解还有所交织。  相似文献   

13.
赋之今昔     
赋是从韵散杂用演化到纯韵文的文类 ,本论文只探讨三个面向 :首先作历史的回顾 ,强调它是历代文学家文学修行的道场 ,赋一直充当“新文学语言研制工厂”的角色 ,与历代文学主流语言紧密结合 ;并考述它的用韵特质。其次 ,则检视白话文学兴起后 ,海峡两岸以赋命题的作品 ,是否合乎历史发展的轨辙 (作品搜集未全 ,敬请提供 ,以便补苴 )。最后 ,商榷现代白话赋的矩度以展望未来 ,效法野人献曝以拙作《台湾九二一地震赋》请教方家 ,并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唐代遭受迁徙、贬谪之苦的众多诗人所创作的“迁谪诗文” ,是唐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的迁谪诗文颇能体现出迁谪文学的本质特点 ,对后世的迁谪文学的发展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辽金元时期,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政权的相继建立,促进了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为汉文创作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同时,北方民族自身所具有的文学传统也为其汉文创作奠定了根基。良好的文化基础使得北方民族文学系统在特定历史时期建构起民间/作家、口传/书面、民族文字/汉文创作这种多元化、立体化的文学模式,它们之间有承继、有交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写作中有时存在一个模糊、任人评说且具吸附力的"黑洞"空间。食指的诗歌是否为"地下诗歌"?他的诗歌是否真正影响到一代诗人?通过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史和个人写作的文学史梳理,笔者发现论述当中对食指诗歌的传播广度,"第一人"之说、"地下诗人"等说法都存有偏颇,有必要置于历史场域考察食指的写作。经过社会调查与分析指出,文学史材料引用与评价中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张承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承志是当代明确对鲁迅表示过尊崇的一位,鲁迅的思想和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无论是从张承志的小说创作还是散文随笔中都能感受到鲁迅的气息。张承志和鲁迅小说文本中的精神联结首先体现为“母亲情结”,但张承志对母爱的情感意识不但满足了他个人生命的需求,而且寄托着作家的个人理想;而鲁迅对母亲的主体意识更趋向一种爱与孝,认同与批判的双重精神世界。张承志由母亲而生发的“人民情愫”,体现了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但他远不如鲁迅的“立人”思想体系完整和深刻。张承志在精神层面上延续着鲁迅的决绝姿态,他“以笔为旗”,而鲁迅是“以笔为枪”。张承志是用笔来寻找文学的存在意义,鲁迅则是托命这支笔来开拓存在意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论注重“载道”,原因在于儒者希望在文论中传递封建社会纲常伦理理念,并且过于看重文艺的政治功用,这即为“载道”观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同时表明儒者看重作品内容的充实性,追求人品和文品的统一,这些合理的内容对应对当前文学界出现的时尚化、商业化和庸俗化危机,引导当代文学朝健康、理性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依照鲁迅先生的说法,中国始于公元3世纪的魏晋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约诞生于公元前9-8世纪.如果荷马史诗是文艺作品的话,那么,为什么西方的"文学自觉时代"比中国早一千余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东西方文明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如此巨大的差异是不可能存在的.从希腊神话中"文艺女神"的所作所为、希腊理论家对"文艺"即摹仿的看法及希腊各类作品的现实作用看,古希腊的"艺术"其实不是现代意义的真正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西王母会君是早期西王母故事的主要故事类型之一,它的文学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先秦至两汉,以史籍和诸子著作中粗陈概要的形式存在;汉末至唐五代,经由仙话小说得到文学化的敷衍,并且成为文人诗文中的常见题材,标志着西王母会君故事的文学化历程得以完成;宋代以后,则罕见于通俗文学作品,在诗词和类书中成为符号化的存在,文学中的西王母会君故事在经历了汉末至唐五代的繁盛期之后转而进入衰落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