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继承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将批判的视角由生产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提出异化消费理论。异化消费理论为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种不当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群体消费的特征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向度的追求,热衷于超前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受资本驱使沉溺于网络消费陷阱等消费现象和趋势,具有典型的追求虚假需求的满足、消费行为受资本和消费文化的操纵、通过消费和对商品的占有取代对本真生存意义的追求等异化消费的特征。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异化消费现象是当代生态危机、人性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的重要表征,具有极强的社会危害性。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历史责任,因此,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所在高校和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不当消费观的严重后果以及应对大学生不当消费的紧迫性,及时采取必要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2.
布迪厄提出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文化处于一个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得以发展。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不仅不同于其他群体,而且消费文化的再生产又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因而,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再生产问题进行探讨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再生产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的符号化消费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符号化消费是指人们的消费行为大大逸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成为对商品符号及其象征意义的操纵和消费,本文从消费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的影响、大学生标示社会差异以及增强自我认同意识等方面来探析这一趋势的多重动因。  相似文献   

4.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消费行为文化发生很大变化,内蒙古的蒙语授课大学生在消费偏好、消费重点、消费水平等方面,表现出与其生活状况、文化特质、民族习俗等高度相关。深入了解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文化并且透视其社会成因,对于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养成良好消费习惯,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不合理性、不正当性和不均衡性等伦理缺失,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不良习气的冲击、父母不正确养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学生消费教育的缺位以及学生个人消费心理的冲突,要通过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学会做人,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校园消费文化建设,把消费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才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描述了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分析了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提出净化社会消费观念,倡导积极正确的消费观;构建健康、适度的家庭消费环境和学校消费教育体系等引导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行为。研究结果对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生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965份调查问卷的分析,考察了大学生的消费经济来源及其经济来源的承受能力,指出当代大学生必须端正消费心理,以消费行为检验、规范、发育自己的人格,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能够认清实际及自己家庭经济现实,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指出大学生消费文化生活对其人格与精神生态的影响,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消费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人格与精神生态和谐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消费社会是后工业社会的重要表现,后现代社会理论因对消费社会的批判而风靡学界。虽然当代中国社会主要表现出生产社会的特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消费社会的端倪。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弊端在我国亦开始显现,表现为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对人的个性发展的不利及文化的媚俗等。在这种背景下,从后现代理论视角对消费社会进行分析,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研究——以吉首大学学生消费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集中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趋向。通过对吉首大学学生消费心理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的大学生消费水平与其家庭经济条件有直接关系,家庭经济水平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相应高。大学生消费基本集中在饮食消费、学习消费、通讯消费和娱乐消费等方面。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基本特点呈现经济来源的多样性和多渠道化,消费方式的现代化与电子化,消费水平的多层次性和差异化,消费结构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因此,要树立大学生正确而理性的消费观念,加强大学生消费心理及其行为研究,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社会和家庭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重点关注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生存消费。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不平等一般理解为人们在拥有和使用物质资源上的不平等,本文则从"消费文化"的维度分析消费不平等,即不同社会经济群体在消费文化中所处地位的不平等,并强调这种不平等更多地来自社会的建构,后果可能强化社会不平等和社会隔离。基于12所高校大学生的影视剧欣赏和手机消费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从文化品味、物质文化和消费倾向三个维度,推翻了一些不平等的消费文化设定。研究发现:1)是否喜欢看韩剧同高等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不显著;2)不同成长出身的大学生在物质欲望的程度上差异不显著,背景较优越的大学生总体上更依赖物质;3)同成长出身较弱势的大学生相比,背景较优越的大学生总体上更倾向"面子消费"。政策制定者应当反思不平等的消费文化地位被建构的机制和因素,推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7.
现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控辩双方享有质证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抗,在对抗中澄清争议,发现案件真相,使庭审不走过场。然而,审判实践中质证大都以书面形式出现,往往流于形式,与立法初衷相去甚远。其症结在于:我国缺失有关质证权实现的保障措施。该保障措施来源于:交叉询问规则之完善和相关配套措施之构建。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先进性内容包括阶级基础的先进性与群众基础的广泛性、理论的科学性与纲领的正确性、组织的有效性与作风的务实性、历史前进的导向性与社会影响的积极性等。它不仅是对党的先进性进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也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