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商誉作为企业中最具获利潜力的一种无形资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在理论与实务上还存在争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入帐;而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已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识。合并商誉与合并报表中的合并价差项目不同,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自创商誉是合并商誉存在的基础,若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的话,则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方法就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誉的形成源自于外购和自创两方面。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只对企业外购商誉即合并商誉加以确认入账,自行创造的商誉不予入账。根据商誉本质及自创商誉的特点,自创商誉也应加以确认并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3.
并购商誉本质上属于企业资产;并购商誉符合会计确认的4个标准,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对其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并购商誉后续确认和计量的较为科学的方法是,在对所有商誉进行摊销的同时,进行商誉价值的减损评价.  相似文献   

4.
会计上出于稳健的考虑 ,只在企业并购时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 ,而对自创商誉不加以确认。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和会计计量技术的发展 ,将自创商誉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已显得必要和可行。本文就自创商誉的相关会计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商誉若干会计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誉作为一种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有着其特殊性质。商誉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创,只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显然是不尽合理。商誉可以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进行计量。商誉有别于其它资产,即使经过确认、计量、入账,其价值仍不应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6.
商誉会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商誉会计处理是会计学界的研究难题之一。商誉的本质、商誉的确认、商誉的计量等在会计界尚未取得共识。文章通过对学者们有关商誉本质、确认与计量的不同观点的评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现行会计准则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这主要是基于可靠性和稳健性的考虑。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明确规定了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并且对合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也作了规范。但对合并商誉的所得税影响及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如何确认和计量未予明确。文章结合企业合并方式对合并商誉的产生、减值的会计处理,以及所得税影响对合并商誉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应如何确认和计量,以案例方式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会计上出于稳健的考虑,只在企业并购时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加以确认.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和会计计量技术的发展,将自创商誉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已显得必要和可行.本文就自创商誉的相关会计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商誉是一种特殊的不可直接辨认的资产,商誉的本质是超额盈利能力;企业应在持续经营过程中按公允价值确认自创商誉;确认后的商誉不应进行系统地摊销,应定期对商誉进行评估以确定其价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不动产善意取得研究--兼论房屋善意取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登记的权利外观出发,研究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通过探讨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否定说与肯定说,认为善意取得应适用于不动产.不动产善意取得的价值在于保护善意第三人信赖登记的权利外观而与无权让与人交易所享有的利益和维护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进而研究我国房屋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12.
以2014—2016年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超额商誉与自并购时点起三年内商誉减值的总额显著正相关。当作为并购中介的会计师事务所标的资产所在行业具有行业专长时,能够对超额商誉与短期内商誉减值的关系起到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跨行业并购及关联并购中,审计师行业专长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丰富了商誉与并购中介相关研究,为并购方理解超额商誉的经济后果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7—2010年持有商誉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了合并商誉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价的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认的合并商誉资产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价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财务报表披露的合并商誉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决策相关信息,具有较高信息含量,体现了其超额收益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资本市场并购浪潮的兴起,商誉风险激增,减值测试制度下商誉减值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为此,从管理者私利动机、公司经济因素、并购特征等角度对商誉减值文献进行综合回顾,揭示了商誉减值的成因;从管理者、企业和中介机构等主体方面,分析了商誉减值产生的经济后果,并归纳了商誉减值的分类研究方法,梳理了商誉减值中“洗大澡”和规避行为的监督机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度背景,提出了未来可拓展的研究方向,包括:(1)回归到商誉本身的经济价值,探索商誉减值更为科学的分类计量方法;(2)结合股权结构特征,考察控股股东在商誉减值决策中的影响作用;(3)实证分析商誉减值规避等不当行为的不利影响及其作用边界条件;(4)重点关注和探讨商誉减值规避的外部监督机制,以及不同监督机制的相互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商誉能否反映企业超额收益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与 IFRS 实现了实质性趋同。基于此政策研究并购产生的商誉能否反映企业超常收益能力。通过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2年 A 股上市公司样本,分别对商誉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关系和商誉与上市公司并购前后股票市场收益(通过事件研究法计算出 CAR)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中产生的商誉与股票收益绩效和财务市场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合并会计被誉为财务会计的四大难题之一,其中合并商誉及其会计处理问题又是其中的难点和热点。所谓合并商誉,是企业控股合并时,控股公司购买被控股公司的价格与被控股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通常也称为购买商誉。在企业合并中时,合并报表中要反映合并商誉,而对于如何处理合并商誉,各国会计界在理论上有不同的理解,在实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文章从目前存在的合并商誉处理模式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现状,对合理处理合并商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慈善超市在中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存在范畴狭窄、过分依赖政府和模式固化等问题。为促进慈善超市的转型升级及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善意经济”这一重要概念为基础构建善意经济分析框架,根据商品形态和交易形态两个维度可归纳出社群互益、惠民公益、平台联益和网商返益四种不同的善意经济类型。运用可持续性与可复制性这两个关键指标对四种善意经济类型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性进行预见,有助于促进善意经济从个案到集群的转变,形成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分析了商誉作为一种不可辨认资产在核算中存在的诸多特殊问题,发现不同合并理论下,商誉的核算原理、商誉减值、递延所得税、资产重组、非同一控制下多次分步交易实现合并、非货币资产合并成本等在核算理念、认知和方法上均存在重大差异,同时对财务人员实务中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结合税法、会计法、财务核算原理和信息报送等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与国外相比较特殊,合并报表上不确认"商誉",而将"商誉"并入"合并价差"."商誉"和"合并价差"有何关系?我国和国外的合并报表对此问题如何处理?我国是否应该取消"合并价差",单独确认商誉呢?美国已经取消对商誉每年摊销的做法,改用计提损失准备,这种新做法在我国是否适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