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家庭教育是苗族社会重要的教育形式,是传承苗族传统文化,推动苗族社会进步发展,培养和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维护苗族地区社会和平安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后,它仍是苗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功能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以湘西苗族为例分析家庭教育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方式,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提出加强家庭教育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彝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性别文化。彝族性别文化以婚姻制度为主要内容,并在财产分配、劳作文化中反映了女性的地位、权利、行为等。长期以来,家庭教育作为彝族女童社会化的主要方式,按照社会规定的传统性别角色来塑造女性。解放后,学校教育才在彝区兴盛起来,而接受完整学校教育的女童一直很少。传统性别文化制约着今天彝族女童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生产技能教育是体现凉山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的经济功能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教育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具体表现。这种技艺传授方式,至今仍为凉山彝族地区乡村农民家庭教育所广泛沿用,成为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是苗族社会化教育方式之一,通过代际传承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得以存续,从而塑造苗族独特的民族气质和性格.但在社会转型期,苗族家庭教育遭遇现代性的严重侵蚀,其功能弱化导致优秀的苗族传统文化快速丧失.本文从社会学视角来探讨苗族家庭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传承困境,从而揭示了苗族家庭教育式微主要缘于其承载的文化价值难以适应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一样,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既有形式结构又有它的内容结构。本文就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的教育形式提出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6.
彝族服饰异彩纷呈,丰富多彩,地域差异性较大,但从历史来看,一些古老的服饰传统还是传承下来。彝族服饰变迁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对生态环境的调适和文化接触的结果。而服饰传统传承因素除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之外,重要的还有彝族文化价值观的相对稳定性,二者促成彝族服饰主要的文化要素传承了下来。  相似文献   

7.
腊罗巴彝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本研究通过对腊罗巴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分析其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起源和传承作用。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腊罗巴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涵,进而提出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持与传承方法。该研究对构建彝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彝族法文化是中国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自然形成和智慧累积的成果,是彝族习惯法观念、习惯法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法规范、习惯法行为和习惯法的实物形态的总和。受彝族社会的封闭性、习惯法不成文特点、强烈的敬老观念和传统教育方式等的影响,彝族法文化主要通过口头和行为两种方式进行传播、继承,具有前塑文化的特点。在彝族法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德古和毕摩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是指彝族地区没有进入社会主义之前,凉山地区则特指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以前的彝族的家庭教育。彝族的家庭教育的产生是彝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彝族社会传统家庭教育具有阶层性,等级性、早期性的显著特点,既注重实践,提倡学以致用,又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0.
彝族音乐历史悠久,彝族音乐文化更独具特色。但是类似彝族音乐等音乐文化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彝族音乐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文化生态是社会存在的历史文化的基础,是一种对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的反思和方法,所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对彝族音乐进行重新的诠释,进一步明确危机,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变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文化的涵义、特点、功能和彝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分析了彝族音乐的文化现状、危机及其原因。最后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彝族传统社会发展的缓慢性和不平衡性势必影响当代彝族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当代彝族社会转型是一种综合的社会文化变迁,它包括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转型,具有缓慢性、二元复合性和前趋性的特征。要充分估量转型过程中的负面效益。要力戒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以“三立足”为基础,即立足于彝族社会,立足于现代化,立足于民族文化土壤,建构一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先进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彝族传统教育具有社会教育、家族教育、家庭教育、毕摩教育等形式,其内容以生产劳动技能、道德伦理、毕摩文化等为 主,具有较强的实用观念、价值观念、重文轻理观念及其教学与实践合一的教育行为和个别教育行为的特点。这些形式与内容 及其特点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凉山彝族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姐妹教育是一种较为独特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丰富了彝族传统家庭的教育内容,弥补了长者教育、父母教育、兄妹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是至今凉山彝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周易》的家庭伦理思想包含《易经》和《易传》的家庭伦理 ,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伦理思想体系 ,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的融合形成了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源头 ,对中国社会的伦理、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民族教育面临坚守文化特色与融入主流社会的两难选择 ,而现代教育多元化改革为实现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的对接提供了新的契机 ,壮族优秀文化需要融入现代壮族教育体系中 ,才能焕发新生活力 ,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方面 ,都具备接受壮族传统文化的广阔路径 ,应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育体制等环节 ,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 ,推动壮族教育与壮族传统文化对接合流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彝族是我国西南的古老民族,拥有丰富的彝文典籍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理念,来源于先民天地人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他们的自然崇拜活动中,不仅体现出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更有着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彝族传统文化同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在彝族的兄弟意识、社会结构、伦理教育与女权现象中.  相似文献   

17.
彝族古籍文献《苏巨黎咪》产生于唐朝初至中叶,记述了从上至君长到下至百姓的各种传统道德观念,蕴含着对秩序观念的建构,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主要内容可归结三个层面:强调君臣关系下的忠臣观念;以君主为主体的尚贤爱民的治理观;孝悌亲友、崇祖敬毕的和谐观及爱美向善的仁义观。该书是作者通过对儒家文化的学习以及有选择性地吸收和融合的产物,体现出作者出于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对稳定社会秩序的追求,把下层和上层、边缘和主流联系了起来,增强了族群凝聚力和认同感,维护了君长统治和社会稳定,推动了当时彝族社会的良性转型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