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1981年以来,我国每年都发行国债①。那么,持续发行国债会不会使经济运行不太好的状况更雪上加霜呢?或者说会不会加剧现在的通货膨胀呢?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一下国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分析国债的反通货膨胀作用。一、国债发行有可能而非必然引发通货膨胀仅就今年发行的两种国库券来说,其规模是比较庞大的,那么会不会加剧现在的通货膨胀呢?笔者认为,国债与通货膨胀有联系,但是只要用好国债资金,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政策措施洽当、得力,国债还具有反通货膨胀的作用。那么,国债究竟与通货膨胀有些甚么联系?它们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定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然后对国债发行规 模及主要影响变量进行单位根ADF和PP检验与协整关系Johansen检验,建立了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ECM),此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国债发行规模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国债发行规模短期变动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 ,该模型具有很强的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3.
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央政府果断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冲击。而发行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手段之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入2011年以后,我国通胀压力增大,CPI逐月提高,国内有学者认为这与之前的国债发行关系密切。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为研究时间段,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国债发行额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弱相关关系,并且通过协整检验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在对实证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新的财政体制下,弥补财政赤字的唯一途径是发行国债,那么是否可以由此下定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从此再无关系?本文从弥补财政赤字三种方式的比较入手,首先肯定了以发行国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比之其它方式具有更大优越性,但此方式也仍然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笔者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等方面分析论证了这一观点,并明确指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从增加财政收入、控制财政支出和完善国债市场三个方面加强对财政赤字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国债发行规模及相关影响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确定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 ,并应用协整理论对国债发行规模及主要影响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与协整关系检验 ,建立了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 (ECM) ,解释了国债发行规模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国债发行规模短期变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自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后,尤其是1994年财政制度改革以后,国债作为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年国债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挤出效应、可持续性等宏观经济效应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国债发行是国家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结果,也是财政乃至整个经济生活矛盾的综合反映。十年来,国债发行的直接作用表现在:有效地缓解了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弥补了财政赤字;支援了国家急需的能源、交通、通讯、重要原材料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避免了财政赤字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相应提高了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但由于在国债管理上缺乏必要而有力的政策和措施,致使国债规模有些失控,国债结构也显得过于单一,结果使国债发行的积极作用受到一定限制,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中共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中的协整和ECM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和方法,对1979年以来的我国长期宏观经济变量的数据序列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建立了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ECM),依据于此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国债发行规模短期变动的影响因素,同时结果表明该模型也具有很强的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债市场还处在发育阶段,在发行规模和方式、持有者结构和期限结构、国债利率、流通市场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必须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国债市场:适当控制发行规模、实行发行方式的市场化改革、调整和优化国债的所有者结构和期限结构、进行发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丰富国债交易市场格局、加强国债市场的基础设施和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国债市场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通货膨胀问题上,西方金融理论阵营分为为两大派别:一是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主张用通货膨胀办法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增加,即“促进论”;二是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主张稳定货币。我国理论界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将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验证,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债发行规模的研究离不开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笔者以回归分析为枢纽,将经济统计和计量经济相结合,通过分析国债发行与数学的关系,建立了两者间的紧密联系,并指出在国债发行的研究中统计数学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国债是各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虽然其在经济运行中有着诸多负面效应,但是在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定性分析了影响国债发行的多种因素,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定量分析了国债发行规模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居民储蓄和国民生产总值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当通货膨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压力时,积极的财政政策既不利于控制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不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趋势。财政政策必须调整取向,由积极转为稳健。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内涵:一是控制赤字,但继续保持一定财政赤字规模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二是调整结构,把更多的钱用到需要加强的农业、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三是推进改革,不再主要依靠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腾出财力用于体制和制度创新;四是增收节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国债发行规模的研究离不开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笔者以回归分析为枢纽,将经济统计和计量经济相结合,通过分析国债发行与数学的关系,建立了两者间的紧密联系,并指出在国债发行的研究中统计数学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债市场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债规模的扩大受到多种因素的约束。我们认为,我国国债利率的市场化必须遵循审慎的原则在综合的考虑现行经济体制、资金供求、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完善国债市场功能1 完善国债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国债的不同发行方式与偿还条件下,建立了国债若干负担指标与国债要素(发行规模、利率与期限结构)之间的准确的数量关系。由此给出了上述各种情况下国债规模与利率的合理数量界限,这是一个相对于国民收入的数量界限。利用模型并结合国民收入、税收与财政收支总额的历史数据给出了国债若干负担指标1998—2010年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7.
国债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刘用明一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截止到1995年已累计发行国债4200多亿元人民币。1988年,我国开办了国债流通转让业务,到1992年底,国债累计成交额已达1600多亿元。1991年4月,改变了原来采用的行政手段和...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国债政策已成为政府进行需求管理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债务中性理论在中国不成立。因此,要维持国债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使国债发行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只有这样,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才能一直保持正向效应。根据近期中国的系列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无特殊外部因素的扰动下,国债负担率稳定在约25%的水平将使中国国债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铸币税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 ,一般可理解为货币发行成本和货币面值间的差额。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铸币税问题的讨论一般是同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相联系的。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 ,财政赤字经常化。政府可以从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得到多少铸币税收入受制于三个因素 :经济增长对基础货币的需求 ,经济的实际增长率 ,以及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债发行规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了国债的发行。从我国国债发行的基本状况看,1994年、1998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迅速扩大。从国际上衡量国债规模的各项基本指标来分析,我国国债的规模接近国际警戒线。从长期看,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应适度发展,保持与GDP同步增长;从近期看,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还要考虑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做到优化国债结构与调整国债规模相结合,使储蓄有效的转化为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