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巨大。人是环境的产物.其必然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大学生主要受到校园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必然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健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程度不高,学校要更加重视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培养.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受到个体、学校和社会支持三方面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培养的主要手段其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班级建设、“两课”、小团体效应及校园文化的手段建立和增强大学生校园归属感.  相似文献   

3.
杜健  马向平 《人才瞭望》2005,(12):16-17
微软原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一直通过网络、报告等多种形式与中国大学生交流,其内容涉及教育观、人才观等各个方面。事实上,李博士对大学生如何成长为卓越领导者也极为关注,这可以从其言行中得以印证。他认为:“一个人的领导素质对于他将来的治学、经商或从政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里,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在与创业学生童之磊的对话中,他也曾提到”成长为一个非常强的领导者对于保证公司、团队能有一个长期的凝聚力,能长期维持发展下去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概览李博士的领导人才观,从领导特质的视角具体探讨大学生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卓越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4.
“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而人才的成长既有个人的主观努力也有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是人才成才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也是影响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才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人才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个体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家庭“生态论”、“系统论”观点出发。认为影响人才成长的家庭环境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人才创造力发展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属 性,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 步的无穷动力。一个没有创造力而只会循 规蹈矩的人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人才,创造 力是人才成长的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在 工作中敢于批判和冒险、敢于标新立异、不 迷信权威、不守常规、自信和富有激情等。 创造力的大小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 响,如性格、气质类型等,而且更受文化环 境的影响,包括家庭、社会与学校中的各种 文化现象。文化是人创造的,但同时也影响 着处于其中的人,影响着人的思维观念、价 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等。在一个人从幼儿成 长为青年的过程中,他所经历…  相似文献   

6.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要求以及高校科学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放置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总体布局中,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协同共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且具有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大思政”与“大党建”协同教育格局,以推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7.
校园流行文化影响着每一个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同时,大学生也是作为校园流行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对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着双向导向作用。要想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进行正确的引导,就需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强化大学生个人精神上的追求,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大学生流行时尚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道德价值评判和道德价值选取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也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道德环境至关重要,这也是建设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必须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必要电子工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网络,相对于校园来说,就像是一个复杂的虚拟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触摸的。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大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所以,搞笑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紧紧抓住大学生趋于网络生活这个典型的心理特点。引导并帮助学生将网络作为精神观念培养的基地,并且规避其受到网络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此外,这也是在尝试将网络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基地。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中国人才市场20年的发展历程,不能不对20年来大学生的就业走势进行系统分析。从当初几乎没有选择余地的计划分配到如今百分之百地走向市场,“天之骄子”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了时代的重音,以知识、智慧和勇气鸣奏着领先潮流的主旋律。寒来暑往,在一幕幕人才流动的大场景中,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人才群体始终令人关注。忆往昔: 好男儿落地生根2003年12月12日,新浪网完成了共有6070人参加的一项调查:“刚走出校园的你,在找工作时首选什么?”结果有3590人首选“公司、企业”,占59.14%;选“政府部门、国家机关”的有1591人,占26.21%;“无所谓’…  相似文献   

11.
陈永清 《人才瞭望》2017,(16):112-11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将“立德树人”当作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从而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立德树人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不仅关系高校教学质量,同时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新时期下,信息技术对社会各界带来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成长可以说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信息化观念很强,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管理,不仅要树立良好的立德树人观念,同时还应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征,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以此促进大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有机成长”是保罗·托马斯在《成长力》这本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成长:一种是无机的方式,即通过并购使企业壮大;一种是有机的方式,即通过内在提高,使企业逐渐发展。移栽的花草你会很担心它能否和新的环境融合,而自己从小养大的花就没有这个问题。至少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喜欢看到企业的有机成长。华硕就在校园建立了三个人才培养组织,通过滚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着人才的有机成长。每个人工作,都是为了两个目的:一是薪水,用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二是理想。我从来不用猎头招聘员工,因为猎来的…  相似文献   

13.
青年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自我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他们成长的重要基础,考察和评估他们成长的文化环境,其中,宗教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宗教信仰逐年增多,大学校园中部分教师也存在宗教信仰,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当代宗教升温的现象日趋显现,处于象牙塔里的青年学生必然会受到社会“宗教热”的影响,因而,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引起高校的高度关注,成为高校宗教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化形态,它映射着整个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水平和文化发展样式,其构造和设计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追求与审美意象。校园物质文化是隐性育人方略所依托的重要载体,是理应尽快发掘的重要育人资源。当下,洞察校园物质文化的特点,明析它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探寻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校园物质文化的路径,对新阶段学校教育响应“以人为本”理念,观照学生全面发展,打造最佳育人环境,保障学校育人整体成效,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注“90后”大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最基本应该关注他们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着他们的对生活和自我价值的追求,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90后”大学生进行人生实践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自身需求、职业和生活关系时的必要途径。在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本文基于“90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提出的新要求,研究该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现状,讨论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的方法,对于今后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走进人才市场择业时,许多人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也有些人却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其中不乏有许多高材生。其原因何在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除了受市场上供需矛盾等外界因素制约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身存在着一些主观障碍。 自命不凡。有的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是跃过了“龙门”,学历高等于身价高,就应该得到“黄金屋”、“铁交椅”  相似文献   

17.
人际交往是评定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更突出表现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上,设想如果在一个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宿舍,那一定能够会感觉很压抑,甚至感觉宁可一个晚上呆在外面也比回宿舍强,大学四年下来,任凭你是一个再外向、开朗的人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反之,如果是一个原本比较内向的人,学习生活在一个和睦、温馨的宿舍,也会逐渐变得开朗、大方。宿舍、同学关系的融洽与否,不仅关系着四年的学习生涯中能否留下一段非常美好而不遗憾的回忆,更关系着一个人在此期间心智的成熟与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管理实务4则     
《人才瞭望》2004,(12):43-44
什么是“ERG”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ERG”理论认为:因教育的水平、家庭背景、价值观、个性特征、年龄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某种需要对某个特定的人的重要程度或产生的驱动力是不同的。同时,需要本身就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需要,也就没有什么动力与活力。反之,一个人只要有需要,就表示存在着激励因素。因此,作为一名高层管理者,应从调查研究入手,了解和满足下属的需要。作为…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大学生也逐渐变为“00后”,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具有理想信念淡薄、政治意识薄弱、心理脆弱、依赖网络、学习生活碎片化、注重个人导向、缺乏知行合一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独特的思想行为,要适时地改变教育引导策略,从实际出发,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网络思政教育载体,注重社会实践,树立榜样典型等方法,积极探索教育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独立性作为一种个性品质,相对于依赖性而言.独立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大学生未来发展的的高度与深度,决定着大学生对社会贡献的多少.大学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场所,应充分利用大学环境,鼓励大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努力进行社会实践以及与同伴的交往中不断发展自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