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在部分国家或地区及特定经济发展时期,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要受到国民经济的制约,同时它的发展又能促进或制约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稳定增长。因而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业与三次产业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众多产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来计算我国房地产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业与三次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沿着第三、第二、第一产业依次递减.以房地产业为龙头引领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仍将是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应加强房地产业的宏观监管和调控,避免因房地产业的剧烈波动对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静 《江苏统计》2003,(10):7-8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要受到国民经济的制约,同时它的发展又能促进或制约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稳定增长。因而房地产景气监测体系被看作是国家宏观经济景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完善对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房地产市场监测指标体系、景气指标的选择方法以及景气指标体系三方面来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八五”期间,我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房地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制约因素,如价格偏高、开发结构不合理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房地产具有收入弹性高、产业关联性大的特点,能够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本文即对目前制约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一些经济分析,并提出把房地产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政策措施。一、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但还有很多因囊制约着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八五”期间,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是历史上少有的。五年内共完成房地产…  相似文献   

5.
魏峰  武晓明 《统计与决策》2017,(18):144-147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明确了与房地产业相互关联的产业类型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实际地位.得出房地产业并不是对全部的产业部门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并且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推动作用均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杨太康 《统计与决策》2004,(11):107-108
近几年来,房地产业被视为启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导向型产业和新一轮经济周期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整个经济运行基础的变革和入世,房地产业的发展动力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市场化竞争和信用竞争取代垄断竞争和无序竞争.本文围绕房地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发展问题,对信用和市场化竞争在促进房地产业增长和发展的地位、作用进行分析,并对整合我国房地产业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房地产业的生产组织功能被建筑业等行业替代,基本上不能发挥其市场功能。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山东省房地产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舞台,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拟就所取得的资料对2000年度山东省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综述,展示山东省房地产业发展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及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市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促进了城市建设,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但是,由于我市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市场监管相对滞后,房地产业市场还存在着乱开发、乱销售、售价高、科技含金量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正以其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势,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国家各项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我国房地产业开始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处于这种趋势下的陕西房地产业也经历着迅速的变化,并成为促进陕西省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考虑到全省房地产业实际的运作情况和整体的发展水平,陕西房地产业仍面临着不同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全省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科学分析现阶段陕西房地产业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房地产业的发展之路。是陕西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陕西省经济强省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周鸿德 《四川省情》2006,(10):33-34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的支柱产业,成都房地产业必将为成都市的发展贡献更大的产业力量。  相似文献   

11.
数字     
四川房地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近日,四川省统计局通过对四川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依存关系及带动效应进行客观分析,对促进四川房地产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及时调控房地产市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为房地产业从初级发展阶段过渡到高级发展阶段创造条件;二是选择合理的房地产业发展目标和模式,更大限度发挥房地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三是重视房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和中介服务。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加快,房地产业的带动效应已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尚未进行专门、系统和量化研究。运用投入产出平衡关系分析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总产出和就业带动效应,以及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带动效应。发现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主要影响原材料消耗型、物质资本型产业,而对服务型产业的影响较少,这说明我国的房地产业还处于物质资本消耗的数量扩张阶段,有待产业升级和服务化。  相似文献   

13.
顾定贤 《浙江统计》1999,(10):12-13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区房地产业发展迅速,1979年至1998年市区新建房屋3868.32万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2034.4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4.07平方米增加到1998年的9.6平方米。昔日古老破旧的矮房已基本上被整齐高大的楼房所代替,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迅速提高广大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城市面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业已成为杭州市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房地产业发展概况1.房地产企业发展迅速。杭州市区房地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后续发展很快,市区房…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0引言近几年来,在居民消费平淡,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我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拉动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很多城市的支柱性产业。然而,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房价上涨过快等现象也在全国  相似文献   

15.
对信息产业统计界定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宽  杨小刚 《统计研究》2001,18(11):3-6
当今世界 ,信息技术革命飞速发展。随着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信息产业 ,努力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化 ,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目标。实现加速发展我国信息产业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 ,对于统计工作者来说 ,首先要解决对信息产业的界定 ,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量化的描述。发展信息产业是全球性的趋势。但遗憾的是 ,不论…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大规模的住房建设又拉动着经济的增长,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盘点天津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探究天津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科学预测房地产业未来变化趋势,对于天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业是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改革开放使房地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本市第三产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它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新经济增长点已显露出强劲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关。可以说,房地产市场发展已成为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与金融安全的睛雨表。  相似文献   

19.
李元浩 《统计研究》1999,16(1):34-37
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已被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实践所证明。房地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提供完整准确的房地产业的统计数据,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房地产业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本市房地产获得到了快速发展,1995年6月末全市房地产企业已发展到1573家,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改变整个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为更好发挥两级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为正确指导产业发展作出政策导向,市区两级领导对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