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矛盾,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化解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要始终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我国发展中的矛盾,准确把握其同一性和斗争性,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把握社会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致力发展,统筹兼顾,扩大民主,调节利益,扩张矛盾的同一性,缩小矛盾的差异性,削除矛盾的对抗性,增强矛盾的和谐性,正确把握、协调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持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思想,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断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致的,同时也是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廷建 《理论界》2007,1(7):4-6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新论断的立论依据及理论与实践意义,认为该论断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及矛盾特殊性认识的深化逐步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本质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因此,该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即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5.
丁剑 《江汉论坛》2007,1(10):14-16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持续过程.我们要立足国情,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积极主动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是社会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实现这个总要求,就得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放到最核心、最基础的地位.人与人要实现和谐,就要促进人的能力自由全面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平等,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内在规定.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公平和谐”的有机统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无序失范也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和谐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之为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从而初步廓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把社会公平和谐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更加明确、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新论断在理论上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内容上首次将社会和谐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体系;在认识思路上,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在实践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的新概括。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即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