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彩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信息,人们借用色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丰富自己的语言。中西方在运用色彩表示意义方面也存在差异。每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文化传统的体现。因此在颜色词的使用和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用法。  相似文献   

2.
熟语活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熟语本身就是具有感情表现力色彩的语言单位 ,活用之后 ,语义蕴含量发生变化 ,比原熟语具有更强的感情表现力色彩。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词的褒贬是依附于词的指称义而存在的感情色彩,一般来说它是固定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词,在一定条件下褒贬色彩可以发生变化。弄清制约词语褒贬的各种因素,对于把握词的感情色彩、增强词语表达效果、促进语言规范化都十分重要。本文试从语言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略作窥探。语言内部因素一、语音因素词是语音与词义矛盾的统一体,语音的变化导致词义的改变,而依附于词义的色彩意义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如“好”通常读上声,是襄义。读去声为中性:“虚心好学”、“好为人师”。再如“恶”Q读j和读Wb虽都属贬义,但读e的贬义程…  相似文献   

4.
包立梅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69-170,174
通过汉英词语文化内涵的比较 ,阐述两种不同文化群体赋予词语的伴随意义、联想意义、感情色彩所引起的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及礼貌语运用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这种比较对具有不同母语及文化背景的人们掌握运用该种语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或虽属于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但分属于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同的。因此,使得颜色词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信息。本文旨在探析颜色词在语言运用中的英汉文化差异,力图更好地促进英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一  词是一种符号 ,它代表的是各种各样的事物或现象 ,词义是人们对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认识或反映。这种认识或反映 ,不可避免地会掺进一些主观色彩 ,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 ,这样就使一些词语具有了色彩意义。词的色彩意义是词义内容的一部分 ,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形成三位一体的统一 ,共同构成词义的整体。例如“一尾鱼”中的“尾” ,作为量词 ,其意义是“尾巴” ,“用于鱼” ,所标记的是客观事物的量 ,这是其词汇意义。同时 ,“尾”作为客观事物量的一种名称 ,又归属于“量词”的语法类别 ,这就决定了它在组句时的句…  相似文献   

7.
读《现代汉语词彩学》朱广祁《现代汉语词彩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是汉语词汇研究领域中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词的色彩,早就受到词汇学者的重视。在此之前虽然有不少人对某些色彩类聚(如感情色彩、形象色彩)作过研究,但还没有人从整体上、理论上...  相似文献   

8.
副语言符号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声音的使用,包括音高、语速、节奏、音量、音调及其他声音。副语言符号在交际中不仅具有表达感情色彩、反映社会地位、反映个性等功能,在不同的文化中还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真珠 《兰州学刊》2010,(Z1):152-153
地球上一切的东西都有色彩,其色彩中融入了人们多种多样的感情色彩。而且,因为受到各个民族的思想、价值观、文化、信仰等的影响,所以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性象征意义。文章主要对"红"的相关色彩词在汉韩两种语境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0.
论一词多彩     
<正> 词的意义内容由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部分构成。正如词汇意义有一词多义,色彩意义亦可一词多彩。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谓的一词多彩主要指一义多彩,即针对单义词或多义词中的某个义项而言的,因为一词多义未必就是一词多彩,而一词一义也未必就是一词一彩,同一词中色彩意义的数量不受该词词汇意义数量的制约。色彩意义是由词的诸多感性特点形成的,这是有别于词汇意义的理性特点的。从客观存在本身看,各种事物、现象立体地存在于客观现实之中,由多方面的特点构成,受许多相关因素制约,这多种特点及许多因素都由词汇意义来反映是不可能的。词汇意义仅从中抽取内在本质属性、一般特点,而对事物、现象的非本质属性、具体特点不予承认和接纳,因而客观存在的某些非本质属性、具体特点就要由色彩意义来反映。当然并非所有的非本质属性、具体特点都能转化成色彩意义的内容,而是那些具有鲜明特色的给人印象深刻的非本质属性进入色彩意义。如果这种特色(包括词本身的某些特点)在同种事物、现象中表现为不只一个方面,那么就要由多种色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为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角度。在此将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以幽默类手机短信为语料,分别从词汇、语义、语法和语篇四个层面探究语言模因与其仿体在内容、形式、意义、语法结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的差异而触发的言语幽默的生成,认为语言模因论对言语幽默现象的产生具有较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汉语文化语境中,"奢侈"是一个感情色彩鲜明的贬义词.但近年来,"奢侈"一词在交际或传播场合出现了一些褒义用法,其"变性"是自身词义扩展的结果.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消费心理作用下,"奢侈"的贬义色彩不会消失,而是会成为一个集褒贬两种感情色彩于一身的"两性词".  相似文献   

13.
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科学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理解文明的科学含义?物质和物质文明、精神和精神文明有什么区别?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淡自己一些粗浅见解。文明这个词,早在历史上就有了。但是,几千年来,人们对它的解释确实是不同的。中国两千年前,西周《易经》这本书中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说。这里,“文明”一词在说明社会问题时,显然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在资产阶级的理论中,关于文明就有几十种解释和定义。尽管他们彼此有不同之处,但往往是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  相似文献   

14.
试谈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义词是词汇系统中某个词汇意义相同语法功能一致而在语音或词素构成的形式上呈现出差异的一组词。色彩意义的同异对同义词的确定不起决定作用,但有些同义词仅仅靠色彩意义的不同而显示出自身存在的价值。本文介绍的同义词限定在普通话系统之内。现代汉语同义词首先根据词语的运用情况即语境分成静态同义词和动态同义词两大类。 一、静态同义词 静态同义词是指语言状态下,即不依赖于语境而存在的同义词,它指词典中具有同义功能和价值的同义词聚以及相关论著中的同义词。静态同义词根据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又可以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词的固定组合形式,是语言的精华。无论是俄语成语,还是汉语成语,它们的数量都极为丰富,而其中含有生肖动物名称的成语是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部分。这些成语源于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在形式、语源和象征意义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差异,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和理解两民族语言中这些成语所蕴含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语词意义的本质和逻辑结构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词的意义 (“词义”)是语词符号所承载的语言共同体关于对象的观念信息 ,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物性词义和物性照应性词义。语词 ,既有客观意义又有主观意义 ,既有形式意义又有内容意义 ;本质上 ,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西方语言哲学关于词义本质的理解往往失之片面。词义由概念义、意象义、色彩义三部分构成。概念义不等于“科学概念”或所谓的“概念 (词项 )的内涵”。意象义是一种基本义、理性义。在语用世界 ,概念义、意象义、色彩义在整个词义结构中的地位 (比重 )会因语词使用者、解释者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 生活的绚丽色彩和繁杂声音,给作家提供了创造语言艺术美的广阔天地。茅盾同志是语言艺术大师。他在《子夜》(以下简称《子》)中成功地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词和摹声词,勾勒出我国三十年代社会生活的一幅幅真实图画和一个个人物形象,令人称绝,给人以美的享受。认真学习和研究茅盾运用色彩词和摹声词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创造语言艺术美,增强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色彩意义演变发展的语言诱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振兰 《文史哲》2003,(5):109-113
色彩意义是包含了诸多色彩类聚的词义内容 ,致使其演变发展的语言内部原因也因此呈现复杂化、多元性特点。语言系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词义系统的发展、不同色彩意义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造词法、构词法、构形法的逐渐丰富等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语言要素都程度不同地构成色彩意义历史发展的致变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以下简称党的基本路线)的产生,标志着党对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达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水平。那么,这条路线是怎样形成的?它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什么样的启迪?在这条路线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弄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对于这条路线的贯彻执行和继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主语承前省略,是语言运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语可以承前什么样的语言片段省略?可以承前语言片段的什么结构成分省略?这是值得(?)论的问题。(一) 主语可以承前什么样的语言片段省略呢?一般地说,承前分句、句子、段落的有关成分都可以省略。具体说来,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