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车厘子自由"源于爆款文章《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文章把女生财务自由从低到高分为15个阶段,最基本的是辣条自由,然后是奶茶自由、视频网站会员自由、外卖自由、咖啡自由、车厘子自由、口红自由、衣服自由等。之后网上掀起了晒车厘子价格接力和"朋友圈杯"车厘子摄影大赛;"我终于知道一颗车厘子多少钱了!"成了微博热门话题;"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连车厘子都吃不起!"一语也风行一时。那些嚷着自己没有"车厘子自由"、只有"喝水自由"的网民,很多都是哭穷界  相似文献   

2.
认真对待各种自由--肯定性自由概念和否定性自由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由的各种变体我们试图像奥古斯丁谈论时间那样谈论自由:“假如没有人问我,我还知道。当我试图对它进行说明的时候,我反倒一无所知了。”我们也许可以根据几种独特的方式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存在任何外部限制,那么,我们就是自由的。霍布斯和边沁都曾经把自由当做外部限制的缺席来说明。这是关于自由的否定性观念(negativeconception)。还有一种自由观念,认为自由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的能力。自由是与选择的范围(以及我们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相对称的:我们所拥有的选择越多,我们也就越自由。就财富、声誉和…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正义原则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玲 《学术交流》2006,39(9):15-19
正义对一个社会至关重要。一个社会遵循正义的基本原则,可以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和社会的团结,保证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但是,什么是正义,怎样才能做到正义,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回答。罗尔斯关于正义的两个原则———平等自由原则与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以及关于正义的两个优先原则———自由的优先原则与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原则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正义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正义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帝在并且与我同在是康德终身的信仰,但上帝怎样在、怎样与我同在却是康德“批判哲学”神学观的核心问题。康德指出,上帝应是经验世界的非在,宗教神学本体论、教会神学宇宙论和自然神论证明等关于神的观念偶然随意,并不能证明上帝之在。经验界的上帝死了,道德世界之在、内心希望之在才是上帝的居留之所。人类只有通过对道德的探索才可能确立上帝之在。道德的核心是责任,责任的基础则是人对自由的呼唤和自由的实现。当人向道德的上帝敞开自身,人便开始了一种源于信仰、显于道德行为中的生命直觉:思。“思”使我们走向上帝,“反思”则使上帝接纳了我们。真正的上帝应是人的自由生存的注解  相似文献   

5.
白昊天 《生存》2020,(5):0225-0225
对于喜欢画画的人而言,如果会有梦想,那个梦想会是什么呢?那定然都是美好的东西吧!我的哥哥姐姐已经去实现她的梦想去了,而我还在织梦……  相似文献   

6.
詹彪同志的《评生产条件所有制论及其它》一文①,对理论界关于劳动力生产条件分配(人们一般称为劳动力所有制)的讨论颇不以为然,他主张以自由的联合劳动的讨论代替劳动力所有制的讨论。他说,讨论劳动力所有制“只能使人不去争取做自由的主人,不去实现‘自由的联合劳动的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而去争劳动力个人所有权。……这种理论是不利于提高劳动人民觉悟的。”我们认为,如果说讨论劳动力所有制会导致个人主义,那末讨论物质利益原则和按劳分配是不是会把人们引向福利  相似文献   

7.
自由时间:人是自由的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阐述了自由时间的社会价值、对促进劳动意义变化的影响以及自由时间对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代人类社会在无度的欲望中付出了“异化”自己的代价,不仅加剧了人的自由时间被挤占,而且使人最大限度地远离自由。人的精神家园只能承载着人的当下满足的快感,最终人类在“不经意间”放弃了自由的理性和批判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思想史的重要内容,这一思想是马克思整个学说体系的价值旨归。马克思摒弃了传统哲学对"人"的遮蔽,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在实践中实现人的本质力量,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实现人本。在当下语境中满足人民正当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是人本思想的实践点、落实点,而这一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合理的制度保障。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逻辑体系与核心话语的深刻把握,有助与我们深入理解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罗锋  周玲 《社科纵横》2011,26(7):16-19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根本的着眼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亦即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就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核心指导下,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之间找到了它们的理论契合点,并由此延伸出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证问题,即如何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应有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民主的前途     
为了说明民主的前途,必须首先研究一下人类的未来和前途以及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我认为,整个人类所寻求的目标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述,就是“自由”。自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在理论和行动方面,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在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创造性方面,以及在个人的成长过程和社会、国内和国际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也意味着尽可能实现生命的全部最高价值的才能。在生命的各种价值中,最低价值是在某种程度上只被看作实现其他最高价值的必要条件的物质福利。为了尽力保护每个人的最大自由,整个人类需要组织、协调和秩序。这种自由人的社会,是我们的指导原则和应该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刘明艳 《唐都学刊》2012,28(4):42-47
1840年柏林时代的马克思在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中"读到了从一切中分离、分割的近代原理(chōrismos)",开启了经由某种结合获取个人自由的奋争之旅。循绎着马克思的思想踪迹会发现,当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成为当代人类生存不可超越的一段宿命时,或许我们只有从青年马克思自由哲学所昭示的实践智慧——现实的单个人何以自由、在哪里追寻自由、依凭什么而自由、谁之自由中获取精神滋养,在当下全面物化中继承发展马克思的自由事业。  相似文献   

12.
人永远是哲学关注的中心,而自由恰恰是人的内在本性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哲学史就是有限的人不断追求无限、追求自由的历史。康德在人是目的的理论中,耗尽毕生精力致力于探索实现人的自由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马克思更是早在学生时代就确立了实现人类自由的理想。马克思与康德一样,将追求人的自由作为哲学的最高价值指向,将实践作为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将自由王国的实现看作是历史的过程。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哲学的出发点上,将哲学的阿基米德点从天国拉回尘世,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理解人,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在实践内涵上,将康德割断的生产实践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实现了从道德实践到社会实践的扩展;在哲学的价值指向上,实现了从道德目的王国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的转变,使哲学不再追求彼岸世界的乌托邦,而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将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连接了起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找到了现实途径。通过这种转变,马克思完成了从康德开始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5,(2):87-89
自由是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的另一个支柱,还有一个支柱就是自我意识。这两个概念都是解读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关键概念。自由处于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即:从反思到绝对意志阶段。显然,谢林关于自由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但是,谢林在自由与绝对意志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注意人本身潜在能力开发的思想依然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个性"是马克思用来表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境界和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的概念.在马克思那里,"自由个性"既不同于"个性自由",也不同于人的自由发展或人的全面发展,但它们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其中,"个性自由"是"自由个性"实现的基本前提,人的自由发展是"自由个性"实现的基本途径,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自由个性"实现的最切近的基础.作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境界和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自由个性"应该被完整地理解为在个性自由的基础上而达到的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机制与生存历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斯贝尔斯认为交往是实现人自由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历史性的内在机制。非生存交往只是达到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它是人实现超越的前提;只有生存交往才能实现"生存"。生存本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非对象性,是趋向于"超越存在"的意向性,它始终是敞开的和不确定的。因此,就它要超出生存界限的意义而言,就是对作为统一完满的总体性追求,这种超越活动本身就是自由,是与人的生存本性相一致的真正的内在自由。一个领悟自己自由的人就是超越这个人的界限而与"上帝"融和在了一起,自觉地做出选择和行动。而生存的自由与超越和对作为总体目标的信仰就是真正生存历史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自由问题是西方哲学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自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哲学命题,都离不开对自由的界定和探讨。任何与人相关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由问题。文章探讨弗洛姆自由理论的特点,阐明弗洛姆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的性格结构中的自由动力,揭示人渴望自由与逃避自由的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文本给人留下了这样的一种印象:自由是马克思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一种价值,马克思的著作都是围绕自由展开的。哈灵顿和布伦克特等人甚至由此认为,自由是马克思追求的道德价值,马克思以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并构想共产主义,但这一观点受到了伍德的有力质疑。通过辨析其中的理论得失,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要历史地、具体地辨析马克思关于自由的思想;第二,注意区分马克思自身持有的自由与马克思分析、批判的自由;第三,在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要避免把阅读主体的感受不加辨析地赋予马克思;第四,进入马克思文本的一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马克思是"如何"批判资本主义的,而不是"以何"批判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8.
郭大俊  余彬梓 《创新》2015,(4):33-38
实践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的需要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实践又是满足和实现人的需要的基本方式,是促进人的需要发展的助推器。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生成与发展的,是实现人的能力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深刻基础,同时人的能力的发展对社会实践发展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必须以自由的获得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的问题上的根本变革在于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人学,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与超越者--论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自由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梦海 《浙江学刊》2001,(5):17-22
自由是雅斯贝尔斯哲学的核心内容.人是自由抉择的主体,但人只有在与超越者的关系中才能保持作为独立生存的自由.自由与超越者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对超越者的确信就没有自由的实现,没有自由的实现也就没有对超越者的经验.本文围绕自由与意志、自由与责任等问题,探讨了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自由概念,并由此进一步界入了自由与超越者的关系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0.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事业中最关键、最深沉、最艰难的工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诸多思想家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积极因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其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思想.毛泽东对“人”的重视是其形成人的现代化思想的逻辑起点,对人的非现代性批判是其探索人的现代化的动力.他认为,人的现代化基本内涵应包括追求个性自由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激发人的主体性等方面.毛泽东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推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