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国总理出访邻国时突然宣布辞职,而后不知所踪,他是被扣为人质,还是叛国投敌,抑或有难言之隐?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的辞职、失踪和归国,充满了电影般的魔幻色彩。哈里里辞职背后有"导演"?2017年11月4日,频频爆出大新闻的中东又一次震惊世界:正在沙特阿拉伯访问的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突然通过电视讲话宣布辞职,并猛烈抨击伊朗及其在黎巴嫩的同盟真主党,称其干涉阿拉伯国家内政,在中东地区制造混乱、冲突和破坏。  相似文献   

2.
林丹妮  赖正维 《唐都学刊》2006,22(5):119-122
纳赛尔时代的埃及大约指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至1970年纳赛尔逝世这一阶段的埃及。埃及在纳赛尔领导时期国力比较强大,并以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和领导者自居,展开了与中东地区各阿拉伯国家的一系列交往。在这一时期与埃及有较密切交往的国家主要有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四国,交往的过程既有合作,也包含了冲突。从总体上说,埃及在纳赛尔时代对阿拉伯国家的外交虽然也有一些成果,但挫折和失败更加突出,造成这些挫折与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埃及自身外交指导思想不切实际与政策失当的原因,也有当时的国际环境给埃及造成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正姓名:巴沙尔·阿萨德国家:叙利亚年龄:50普京为什么出兵叙利亚?不惜一切代价要维护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政权?抛开其它什么地缘政治和中东大局的政治目的,还因为他的所有前任,上溯到前苏联领导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都遗留给他这项几乎神圣的责任。也就是说,40年的政治交情,阿萨德父子是俄必保的铁杆盟友。就2015年来说,跟在普京后面的阿萨德表现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4.
正一连串外交破冰之后,饱受战乱折磨的叙利亚人终于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2018年12月28日,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在关闭7年后重新开放,标志着大马士革打破了在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孤立状态。沙特王储萨勒曼此前也表示不再谋求推翻叙利亚现政权,以色列有意承认巴沙尔·阿萨德的地位,约旦随之重开纳西卜过境点,初步与叙实现关系正常化。美国突然宣布从叙撤军,更为大马士革送上了惊喜大礼。  相似文献   

5.
朱伟东 《唐都学刊》2007,23(5):69-72
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是美国在中东外交的一大挫败。美国在这一革命前后所采取的政策充分表明了美国试图控制伊朗局势的努力与伊朗社会现实的不合拍,表明美国行政当局对伊朗社会演变的不了解。而美国外交政策在伊期兰革命前后的摇摆,更表明了美国外交中某些外强中干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正这个从2014年起迅速蹿红的组织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居然能在中东兴风作浪,又在西方国家卷起千堆雪?2006年成立的基地组织分支——"伊拉克伊斯兰国"的3位最高领袖先后死于美军轰炸。美国军方乐观判断:该组织运作松散,缺乏系统,远非"分支"规模,无足轻重。2013年,在动荡不安的中东地区迅速登上历史舞台的"伊斯兰国",成功复活,沿着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和叙利亚边界构建恐怖主义新"乐园"。成千上万的圣战战士,一波又一波涌向中东主战场。  相似文献   

7.
程蒙 《东西南北》2013,(7):18-19
几年前,中东的政治格局大致可以划归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阿拉伯半岛上传统的王族皇室,另一种是以利比亚、埃及、叙利亚这些国家为代表的强人政治。短短几年后的今天,利比亚、埃及、突尼斯、也门等国纷纷易主,卡扎菲、穆巴拉克、本·阿里、萨利赫这些昔日的中东强人也早已下台。唯一尚存的叙利亚阿萨德家族依然在内战中坚守。而这个抵抗到底的政治家族,也在为几年来消散的中东政治门阀留下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背影和注脚。  相似文献   

8.
正中东牌局的“选手”们多数时候靠“秀感情”刺激对手,但关键时候还得靠“博感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一轮“中东权力游戏”同样如此。纷乱的中东从不缺乏戏剧化的场景。2017年10月,长期不睦的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却像度蜜月似地走近,双方达成一系列协议,有不少内容正是极力打压俄罗斯的美国所坚决反对的。考虑到美沙维系几十年的盟友关系,这种变化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老国王的奋力一搏  相似文献   

9.
彭刚虎  许乐  吴向阳 《社科纵横》2011,(11):131-132
中东地区向来关乎美国全球利益的重点。而伊朗政权的变革直接影响了美国该地区的战略。因此对伊朗政变前后美国情报活动进行研究很有价值。本文从情报思维这一概念出发分析这一案例中美国情报与决策思维的特点,我们看到了思维认一知局限给情报和决策带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丝绸之路”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首先 提出的一个专业术语。 它指古代和中世纪连接欧亚主要文化区域(中国、印度、中东、近东和地中海沿岸)的道路交 通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巴达赫尚山区和于阗地区的叶尔 羌河 上游有着丰富的宝石和玉石矿藏,对这些矿藏的采掘,促进了公元前3—2千年欧亚各国之间 的联系,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表明由于这种联系的形成在古代东方存在着一条商路,沿着这条 商路贵重的宝石被从巴达赫尚运往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地区。 早在公元前一千年中期…  相似文献   

11.
吴彦 《浙江学刊》2012,(2):126-130
宗教政治运动的多元化与伊斯兰社会的政治现代化,是当代中东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纪之交,觉醒主义运动、伊斯兰一自由主义运动和圣战主义运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沙特民众推进改革和分享权力的政治诉求.沙特统治者构建多种政治对话和政治参与的渠道,家族政治和政府政治均迈出改革的步伐.温和倾向的宗教政治运动和自上而下的政治现代化改革相结合,构成沙特阿拉伯政治发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伊朗和美国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前的1979年2月11日,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取得了胜利,伊朗的君主制被推翻,国王巴列维逃到了国外。同年底,伊朗与美国断交,此后这两个友好国家便开始了长期的敌视和对峙。事隔20年后的今天,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一1942年,由约翰·杰尔坎领导的美国国会中东部拟订了一份专门文件。文中强调伊朗应该成为一个为“小国创造公平条件”的“试验场”,其中还强调“为了美国的利益,任何强国都不能干涉其在伊朗的石油利益。”除此之外,当时的许多文件都证明华盛顿有意在伊朗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政策。其目的只…  相似文献   

13.
如果伊朗战争爆发,中东石油的运输线将遭到切断。富查伊拉——这个微型长国——将会成为全世界的生命线吗?  相似文献   

14.
王寅佳 《东西南北》2013,(13):36-37
他被《福布斯》杂志列为阿拉伯世界最富有的人,全球仅有的几个能轻易开出上亿美元支票的人,他拥有"中东巴菲特"的美誉。他挥金如土,其奢侈品消费令人咋舌,但他同时又是为数不多的、白手起家创业的阿拉伯王室成员。他就是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  相似文献   

15.
面孔     
正加尼姆多年来首谈长子:被洗脑的"好孩子"作为曾经的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在自己母亲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十多年来一直拒绝采访的加尼姆接受了《卫报》的专访。现年75岁的加尼姆出生在叙利亚的一个阿拉维派家庭,是老拉登的第十位妻子,老拉登共有55名子女、至少11位妻子。1957年,加尼姆的长子本·拉登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出生。本·拉登出生3年后,加尼姆与老拉登离婚,后嫁给了本·拉登建筑集团的管理人员阿塔斯。阿塔斯与加尼姆育有4个子女,直到大学毕业,本·拉登一直与母亲和继父一家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6.
封面     
正恐怖组织3.0时代,中国准备好了吗?《看天下》奥巴马曾评价ISIS不过是恐怖主义组织里的"低年级校队"。但如今,挥舞着那面黑色旗帜,ISIS抹煞了中东地区一条已经存在了100年之久、殖民地时期留下来的边境线,控制了伊拉克和叙利亚几百万的人口,超越以前的同伙、最终的对手——基地组织,成了全球最有名的国际性恐怖组织。距离遭受恐怖袭击的巴黎9000多公里,北京仍然感受到了紧张的氛围。2015年11月  相似文献   

17.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于2005年9月和2006年2月就伊朗核问题是否提交安理会审议进行了两次重要的表决。因为不结盟运动在理事会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席位,致使印度备受伊朗和美国的拉拢。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印度支持一方就会得罪另一方,但印度通过平衡外交做到了既同美国签署了《核合作协定》,又维持了同伊朗的能源合作。本文试图通过详细分析印度的外交行为,来探讨印度怎样在复杂的伊朗核问题中获得经济利益,实现印度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没有IS组织的炫耀,或许"格鲁乌"还一直未进入国际视野,"格鲁乌"在叙利亚战场的行动,为俄罗斯空海军确认打击目标,立下了汗马功劳。严格的训练与精良的装备结合,促成了"格鲁乌"在叙利亚一战成名。27岁的费奥多·朱拉夫列夫已经死了四个月了,可究竟在哪死的,一直是个谜。直到前段时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全国人民面前,念到了他妻子的名字。2016年3月17日,克里姆林宫为俄罗斯在叙  相似文献   

19.
据《列宁格勒大学学报(历史、语言、文学类)》1989年第3期报道,第3届国际希腊-阿拉伯学大会于1988年7月17—20日在雅典举行,来自苏联、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埃及、科威特、叙利亚、伊朗等14个国家的学者参加。会议主题是希腊同地中海各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联系。主持会议的是雅典约翰大学学者M.帕帕托莫普洛斯。会上听取报告31篇,内容涉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和东方;中世纪希腊人  相似文献   

20.
谢来 《东西南北》2008,(9):45-45
伸"手"的瞬间,世界看见你的高贵。它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二战士兵,身高1.8米,体重113公斤,力大无穷。它曾在意大利战场协助波兰军队搬运炮弹支援盟军。逝世后,人们为它建造了雕像和铭牌。它就是棕熊"沃尔泰克"。故事要从1942年的中东说起。当年4月,伊朗开放边境,接收了数万名刚刚从西伯利亚的劳工营获释的波兰公民,由于很多人身体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